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6 12: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0课
01
02
03
04
村落的产生
学习聚焦: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集镇的出现
学习聚焦: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集镇逐渐形成,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城市的产生
学习聚焦: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世界各地的民居
学习聚焦: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目录
CONTENTS
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01
8000多年前·兴隆洼遗址
清·
《武昌汉口鸟瞰图》
3000多年前·郑州商城遗址
村落
集镇
城市
穴居
半穴居
地面建筑
巢居
干栏式建筑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房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系辞下 》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古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 辞过》
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1
北方
南方
上: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
下: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局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孟子·滕文公下》
为了防寒暑、防风雨雪、防疾病、防野兽,人类筑屋宇居住;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建筑风格各地有别。
从村落到集镇
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
2
伊拉克·基尔库克耶莫遗址
华夏第一村: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思考1:目前已知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还有哪些地区存有大量原始村落遗址呢?在分布上有何共性?
思考2:结合教材与图片信息分析古代原始村落基本构成与作用?
半坡遗址: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
思考3:为何这些遗址是村落而非集镇,你如何判断呢?
从村落到集镇
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
2
集镇: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材料1: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
——《新唐书·兵志》
材料2: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宋· 高承《事物纪原》
村落
村落
村落
村落
村落
村落
村落
村落→集市→集镇
自然集聚→有目的的集聚
边陲军事重镇
商业墟市集市
运河沿岸集镇
专业分工集镇
交换的需要
农业与手工业分离
影响集镇产生的因素: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地理位置(战略要地或是交通枢纽)等
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
江西景德镇(瓷器)
湖北汉口镇(手工业、商业中心)
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成药)
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
2
温故知新:明清时期四大名镇
浙江崇德石门镇
浙江嘉善干家窑镇
江苏吴江盛泽镇
何为“城市”?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
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
2
从集镇到城市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材料:城市就其职能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政治统治中心并具有防卫意义的城市;一类是既具有前一类职能,兼具有作为贸易市场或手工业汇聚之地的经济意义的城市;一类是纯经济意义的城市。就城市起源来说,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当属第一类。第二类城市是第一类城市的发展,出现较晚,恐怕晚至战国时期才可能出现。第三类城市的出现则要更晚,唐宋之际由墟市发展起来的城市当属此类。
——于德源《中国城市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
2
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
“中华第一城”良渚遗址符合城市的要素吗?
城墙:军事防御
宫殿:政治权力
手工作坊:经济功能
墓葬:祭祀功能
湖北天门的石家河城遗址
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
2
从集镇到城市
早在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诞生了人类最早的城市。该泥板绘制的大约是BC1500年两河流域的城市。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发现距今4000多年前的城市。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
3
中国城市布局的特点
P56学思之窗: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摘自《周礼·考工记》
上诉材料对城市布局有何规定?
规模方九里,平面呈方正的形态
城的四方各开三座大门
划分不同功能区;干道宽九轨
左宗庙、右社稷;前朝后市(地位前后)
市场大小如一夫之地(管控限制)
唐·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中轴对称,体现王权尊卑,礼乐制度
4
西方城市布局的特点
突出公共设施和宗教建筑,民主平等的意识
广场和公共建筑为中心
布局自然成型,不求对称方正
居住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
宗教祭祀
集合了政治、经济等多项功能
地上供水系统
地下排水系统
城市的产生,人口大量聚居在一个地方,从事多样的职业。
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的集中,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古代的城市一般都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城市庇护了各种各样的非农业专业人士(包括文化精英),促进了文化、技术的发展。
城市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
1
3
2
4
城市产生的影响
5
P56思考点: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世界各地的民居
02
特点:类型多样
古埃及民居
古代两河流域民居
思考1:同为干燥少雨的地方,古代两河流域与古埃及民居的相似之处?
思考2:学习希腊成就罗马,结合教材资料谈谈古罗马建筑对古希腊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
古罗马中庭楼房与高层住宅
印第安人的帐篷
世界各地的民居
1
探究:影响各地民居特点不同的因素?
古希腊传统民居
中国各地的民居
2
探究:影响各地民居特点不同的因素?
1.居住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2.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3.与当地文化习俗相关
不同的国家由于相似的因素会造就相似的民居;
同一个国家由于差异的因素形成类型多样的民居。
材料:建筑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中西方建筑截然不同布局的方式呼应着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对比其差异有如下分析:①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关系,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深宫大院,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发的,是依据某种简洁的规律设计而成。②欧洲人的建筑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最主要的公共建筑展开来,比如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广场宫殿,这些建筑都是西方在各个时期最主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大斗兽场作为公共建筑展示了古罗马是公民的罗马。 ——黄李涛《从〈华夏意匠〉看中西方建筑》
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根源?
3
思想文化观念的差异
本课小结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