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2.1 城乡空间结构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和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结合典型区域,解释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通过时空综合分析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探究城乡功能分区的布局特征以及相对位置关系。
掌握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01
城乡土地利用
02
城乡空间结构
03
城乡区位分析
NASA-全球灯光地图
长江三角洲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美加五大湖城市群
美国东部城市群
英国南部城市群
欧洲西部城市群
观察世界六大城市群的分布,总结分布特点?
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
一 城乡区位分析
1 . 什么是区位?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 . 为什么在河流干流和支流交汇处,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3 .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什么地区?
4 . 在我国南方山区,为什么多数村庄的规模较小
阅读:教材P33到P35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名词概念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1)绝对区位:该事物本身的地理位置(位于哪里)
(2)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影响区位的因素或区位条件)。
军事
地形
气候
河流
经济
科技
宗教
政治
环境
旅游
资源
交通
城市区位影响因素
(一)城乡区位分析
②山区城市一般 分布。
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
沿河谷或低地
(一)自然区位因素
① 地形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平原
④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 地形。
③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 地区。
河谷
高原
地形
世界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
60°N以南的西欧地区
日本-韩国-中国的东南沿海
从图中你能看出城市的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中低纬度 沿海地区
气温适宜
降水适宜
气候适宜
有利于生产生活
(一)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
岷江
嘉 陵 江
汉 水
赣 江
宜宾
重庆
武汉
赣州
上海
【思考】长江流域大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南京
1.河流的交汇处
如:武汉、重庆和宜宾
2.河流的入海口处 如:上海
3.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如:江西省的赣州市
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
4.过河点
如:南京
河流的作用:供水、航运、防卫、旅游
(一)自然区位因素
河流
1.长江上游金沙江为什么大城市数目比较少?
2019中图版
合作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河流上游一般河道狭窄,多急流、险滩、瀑布、峡谷;航运价值小。
2019中图版
合作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2.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
简析河口处不能形成城市的原因
1、黄河
①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航运价值小;②河口处泥沙大量淤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差;③历史上下游洪水泛滥成灾,多次改道。
2、台湾岛、本州岛、马达加斯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①落差大,水流急②河流短促,通航里程短,航运价值小。
3、亚马孙河、刚果河
气候湿热,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客货流量小,航运价值小。刚果河河口落差大,水流急,无河口三角洲分布。
4、鄂毕河、叶尼塞河、勒那河
①纬度高,气温低,人口密度小,河流为南北流向,货物流向为东西方向,客货流量小; ② 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航运价值小。
考点拓展
1.地形
中低纬度
3.河流
①世界上的城市大多位于平原地区
②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2.气候
沿海地区
气温适宜
降水适宜
气候适宜
有利于生产生活
③山区、高寒地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
城市区位分析
①河流入海口;②干支流交汇处;③通航河段的起止点;④过河点。
知识小结
①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山东招远、约翰内斯堡等(南非)。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资源
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
石家庄、株洲、怀化、宝鸡
铁路枢纽城市或 “火车拉来的城市”
宜宾、重庆、武汉
干支流交汇的港口城市
扬州、济宁
京杭运河沿线的港口城市
总体呈现: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的特点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交通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科技
筑波
硅谷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政策
改革开发的政策支持;
临近港、澳、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土地租金低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政治中心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二)政治经济区位因素
军事
宗教
新加坡
圣地亚哥
拉萨布达拉宫
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和军港;
宗教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耶路撒冷、拉萨等。
影响因素 优势 举例
资源 矿产的开发带动采矿业、制造业、商业等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 石油——大庆等
交通 城市向交通便利之地集中,沿江、沿海、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分布 如石家庄、株洲、郑州、蚌埠、宝鸡等
政治 政治 中心 政治中心有利于城市发育 首都、省会
政策 国家特殊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发展 深圳
宗教 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耶路撒冷、拉萨
教育、科技 促进城市发展,形成新兴城市 美国硅谷
旅游 黄山市、张家界
小结:影响城镇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
效率指向
滨水指向
避灾指向
文化指向
环境指向
交通指向
地形指向
社会公平指向
城镇空间布局的指向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城镇区位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影响城镇区位的主要因素发展变化
知识点三:城乡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湿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的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谷地、湟水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纽约、东京、上海等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如南京、重庆等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宜宾
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导学案P26
(2)经济因素
因素 评价(对区位的影响) 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典型事例
经济水平 水平越高,城市数目越多、规模越大 推进或制约城市发展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多,中西部城市较少
资源(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产生新兴城市 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或某种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受影响 ①英国阿伯丁(石油),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中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铁矿),中国大庆、玉门、东营(石油),中国大同、抚顺、开滦(煤炭);②德国鲁尔区20世纪50~70年代城市的衰落与世界煤炭地位下降有关;③我国的矿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前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交通 交通便利与否: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线形成城市轴线 ①不同时代的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影响不同;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城市产生影响 ①车船时代大多在河流交汇、大道会合处出现城市,现代交通时代在交通枢纽和沿线出现城市;②依据铁路枢纽发展起来的城市有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等;③以扬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市在古代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运、铁路的开通,发展速度放缓
(3)政治文化因素
因素 评价(对区位的影响) 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典型事例
政治、宗教、历史、军事 ①政治中心使得首都成为大城市;②因宗教兴起城市;③军事要塞兴起城市 政治中心变化会影响城市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影响城市发展;当前宗教、军事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力日益下降 ①许多国家的首都为大城市,有些国家把新建城市作为首都,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②我国的城镇化战略促进了城镇的兴起和发展;③麦加、麦地那、拉萨的兴起都是因为宗教
科技与旅游 ①因科技而兴起科学城;②因旅游而兴起旅游城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旅游成为新兴城市的区位影响因素 日本的筑波、中国台湾的新竹;中国安徽的黄山、广西的桂林
3.试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分析杭州市发展的条件?
城市区位分析
2019中图版
自主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工农业发展。
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河流:地处钱塘江入海口,水源充足,航运便利。
经济社会因素
交通:水陆、航空交通发达。
科技: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丰富。
旅游:有西湖等风景名胜区,吸引大量游客。
政治: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2019中图版
自主探究
城乡区位分析
自然条件概况 地势地貌条件 气候条件
自然条件好的地方 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 平原盆地乡村 聚落多、规模大 湿润温暖的地方
乡村聚落多、规模大
自然条件差的地方 乡村聚落少或者规模小 山地高原乡村 聚落少、规模小 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
乡村聚落少、规模小
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亲水型指向
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亲水型指向,多靠近水源丰富、水运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
交通型指向
乡村聚落趋向于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较大的村落往往靠近交通要道,聚落发展与商贸活动互为促进
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1. 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原、滨河平原、
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2. 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读图 2-13,
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活动:教材P35
1. 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原、滨河平原、
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所以城市相对密集。
2. 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读图 2-13,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地处温带,气候宜人;地形平坦;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交通方式多元,交通便利。
3.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原为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读图2-14、图2-15,想一想,深圳的崛起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深圳与香港两个城市应当怎样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
深圳崛起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政策支持。香港和深圳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利用港珠澳大桥实现更为便利的交流和沟通。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和湿润
C.地理位置优越
D.商业贸易发达
C
练习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
2.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
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A.城市高级住宅区 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城市核心功能区 D.城市生态功能区
D
练习
读图 “中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影响图中所示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水源 B.地形、土壤
C.地形、水源 D.气候、土壤
4 .近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这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气温升高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土壤肥力提升 D.河流水位下降
C
D
练习
如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②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④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练习
6.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①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②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③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④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练习
下图为我国岭南某村落示意图,该村落在选址时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在一块平整的空地上按照“梳式布局”(形似梳子的布局方式)进行建造,一般建筑面积较小,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南北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1.2至2.0m,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7.影响该村落选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人口
8.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最主要反映了当地( )
A.人多地少 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 D.船多车少
B
A
练习
Nothing to 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