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2022年同步练习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A.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 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 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 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弹簧对手的拉力
C.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估计被测物块的重力小于牛,在以下几个测力计中应选用的是
A. 量程为牛,最小分度值为牛
B. 量程为牛,最小分度值为牛
C. 量程为牛,最小分度值为牛
D. 量程为牛,最小分度值为牛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绳子的拉力、桌面茶杯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都属于弹力
B.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 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 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
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弦被手拉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______;手拉弯了弦的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如图所示,体育课上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属于______力;手握的力越大,握力计的形变就越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 。
弹簧在受到的拉力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______ ,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器材:弹簧、的钩码若干、
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拉力
弹簧长度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
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次实验。
实验次数
拉力钩码总量
弹簧伸长量
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
故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本题考查弹性形变的知识,明确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
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属于易错题目。
3.【答案】
【解析】解:重力为,显然不符合要求;、、都可以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分度值为的弹簧测力计较合适。
故选:。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重力的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及分度值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在选取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不能超出量程;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物理中接触到的测量仪器之一,在测量前要弄清楚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4.【答案】
【解析】解:、绳子的拉力、桌面茶杯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都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所以属于弹力,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弹簧的伸长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而不是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所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弹力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弹力与形变的关系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基础性题目。
5.【答案】
【解析】解:由于拉力能大小不变的被固体传递到每一匝弹簧上,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应该是均匀拉伸,图中只有图是均匀拉伸的。
故选:。
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这一原理制成的,这种变化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弹簧就无法恢复原状,而且不同的弹簧,弹性限度也不同,所受拉力相同,伸长也会不同。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设计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弹簧发生形变后是均匀拉伸的。
6.【答案】形变 相互
【解析】解: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拉弓弦,弦被拉弯,这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手拉弦,手对弦施加力的同时,弦也对手有力的作用,人觉得弦勒疼了手,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形变;相互。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个方面,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同学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多加思考,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7.【答案】弹 大
【解析】解:当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时,手对握力计施加一个向里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握力计给手一个向外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握力越大,握力计的弹力就越大,即弹性形变就越大。
故答案为:弹;大。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弹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本题考查了弹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弹力越大,其弹性形变就越大。
8.【答案】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析】解:分析图像可知,当弹簧不受拉力时,长度为,即弹簧原长为;
当弹簧受拉力为时,弹簧长度为,减去原长,则弹簧伸长;
根据图像中弹簧伸长的长度随所受拉力的变化规律可知,图像是一条正比例函数,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分析图像从中找出弹簧在受到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
分析图像可知,当弹簧受拉力为时,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即可;
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
9.【答案】;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析】解:由表格中数据知,当拉力为时,弹簧的长度为,所以弹簧的原长为;
由数据知,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大,且拉力分别为、、、、时,弹簧的伸长分别为、、、、,可知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由数据知,当拉力大于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所以测力计的量程为。
故答案为:;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当拉力等于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
分析拉力的变化,及弹簧长度的变化,得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可判断出拉力的最大值即测力计的量程。
此题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10.【答案】刻度尺;如图所示
;正确;
用钩码更好;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宜确定
【解析】解: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除第次实验数据外,其余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下:
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因此小刚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中,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尽管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但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难以确定,因此还是用钩码好些。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是中考中常见实验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