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 课时作业
一、填空题
1.反义词。
充足——( ) 稠——( ) 松劲——( )
稀奇——( ) 敦厚——( ) 压抑——( )
截然不同——( ) 随心所欲——( )
2.生字扩词。
贩:( )( ) 彼:( )( )
贺:( )( ) 轿:( )( )
骆:( )( ) 驼:( )( )
恰:( )( )
3.巧填关联词。
1.矿物资源(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医生说,( )上帝( )能救他。
3.( )你对别人说了,您( )会变成一块倒硬的石头。
4.肖飞( )想着,( )推车紧走,后边这俩家伙就紧跟,眼看来到了城东门下。
5.( )考试得零分,我( )决不作弊。
二、信息匹配
4.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搪瓷(táng tǎng) 弓缴(zhuó jiǎo) 蜇疼(zhē zhè)
野蛮(mái mán) 炫目(xuán xuàn) 侯爵(hóu hòu)
三、语言表达
5.看图说一说。
(1)图上有几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上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玩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里的景色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北京的春节(节选)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6.文中“彩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7.“过小年重要的习俗是____________,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_的习俗是_________,寓意是_________许多古诗也写到传统节日,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文段略写了哪些天?详写了哪一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9.习作。
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养过的或你熟悉的动物朋友,题目自拟,结合我们学过的方法,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动物朋友的真情实感。
习作要求: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清楚,标点正确,字迹工整,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字数在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短缺 稀 鼓励 平常 奸诈 放纵 一模一样 循规蹈矩
【解析】
略
2. 小贩 贩卖 彼此 此起彼伏 贺年 祝贺 轿车 轿子 骆驼 骆驼绒 骆驼 驼峰 恰好 恰如其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组词的能力,本题是一字组多词的练习,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然后根据组词语境进行组词。如“彼”指那,那个;他,对方。可组词“彼此”“此起彼伏”等。
3. 不是 而是 只有 才 如果 就 一面 一面 就算 也
【解析】
略
4.táng zhuó zhē
mán xuàn hóu
【解析】
【详解】
本题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拼读时,要注意音节、声调、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5. (1)2个。 (2)小鸟,风筝。 (3)树、草、花。 (4)放风筝。 (5)放风筝 (6)美丽
【解析】
【详解】
略
6. 预演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
7. 祭灶王 中秋 吃月饼 团团圆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8.略写了腊八之后至腊月二十三之前,详写了腊月二十三日。
好处: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更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
【解析】
【分析】
6.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彩排: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本文指“小年”是过年的预演,春节要“彩排”,说明了春节对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
7.
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及文化常识。
从句子“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可知过小年重要的习俗是祭灶王;
清明要扫墓祭祖。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中秋要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
本题考查文章写法。
本选段略写了腊八之后至腊月二十三之前,详写了腊月二十三日。
详略得当的好处: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9.范文:
我的动物朋友
我家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名字叫可乐,是妈妈一位同事送给我们的,来到我家时还不到一岁大。可乐是一只小母狗,样子十分可爱,黑鼻子,小嘴巴,全身毛茸茸的,巴蕉扇般似的耳朵,两颗明亮的黑眼珠在夜里就像一对蓝宝石一样会发光,再配上圆圆的小脑袋和小短腿,样子十分憨厚,特别是想爬上沙发却怎么也跳不上去的样子,让人看着就想笑。而且它还有一项绝技,就是能够抬起前肢用后肢走路,只见它慢慢把身体立起来,脚上像穿了高跟鞋,小心翼翼,生怕摔跤了,然后开始转圈。每当看到这个画面,我就会打心眼里喜欢它,这就是我家小狗的特点。
要说平时可乐老实吧,的确很老实,我发出“握手”的号令,它就会将前肢主动伸出来,搭在我的手上;我说趴下,它就会立即弯起腿趴在我跟前。就是吃饭的时候会让我生气,因为它总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没等我发号施令,就开始大口大口的用餐了。为此,我没少训它,但它就是屡教不改,真拿它没办法。
可乐平时比较活泼好动,每天都需要带它出去溜达一会儿,不然它就会不高兴行,不停地乱叫。特别是看到你将要出门的时候,它就会兴奋地咬住你的裤角使劲往外拽,还不停地挠门,眼睛直盯盯地望着你,感觉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这时怕是再狠心的人也会带上它,凡正我每次都会缴枪投降,不得不抱起它出门,这时,它就会拱在你怀里,还用舌头舔舔你的脸,仿佛在感谢你,真是惹人喜爱!但你也不要被它可怜可爱的样子迷惑了,其实它也有凶的一面。记得有一次它跳上床想睡觉,我不让它上床,可乐就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好像在说:“这里舒服,本小姐就要睡这里!”如果这时靠近它就十分危险,很可能被它咬上一口,我的爸爸、妈妈都曾经吃过苦头被它咬过,而且咬了之后很危险,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需要到防疫站打狂犬疫苗。
后来,因为我们没有精力照顾它,爸妈只好将它送给一位朋友养了,为此,我伤心得哭了一整天,并且好几天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话。
这就是我的动物朋友可乐,一只平凡的小狗,却给我带来了无限快乐,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真的很想念它,不知道它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否也很想念我?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根据题干的要求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朋友,首先明确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然后根据小动物的特点进行辨析和理解。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自己要描写的小动物是什么,简单介绍小动物的外貌特点。
过程: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出小动物的主要特点,加入相应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点明我对小动物的感情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