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赢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四 生物与环境
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大鱼→小鱼→虾 B. 草→羊→狼 C. 阳光→草→兔 D. 昆虫→青蛙→蛇
2、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小麦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C.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D.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3、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一个岛屿上的全部植物
C. 地球上所有的羊 D. 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
4、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河流中所有的鱼 B.公园里的所有植物 C. 校园内种植的花圃 D. 森林里所有的蘑菇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6、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曲线Y代表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7、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草”这一食物链中,大鱼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8、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甲 乙 丙 丁
有机农药浓度 0.05 7 0.51 68
A.丁一丙、乙一甲 B.甲、丙、乙一丁 C.丁、乙一丙一甲 D.甲一乙一丙、丁
9、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 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生态系统无法稳定 D.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0、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土壤
1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猫和老鼠 B.蚜虫和七星瓢虫 C.小麦和杂草 D.蚁穴中的许多蚂蚁
12、有的人喜欢在农田中大量捕食青蛙,这样会造成( )
A.庄稼生长正常 B.庄稼生长旺盛 C.庄稼生长迟缓 D.虫害加剧,庄稼受害
13、如图表示的是人们将废旧电池丢弃于山沟,污染环境后,重金属迁移富集,通过饮水和食物最终进入人体的过程,方框中字母表示植物、土壤、地下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B分别是地下水和土壤
B. 图中的C→动物→人体可表示食物网
C. 从影响生物环境因素分析A、C属于非生物因素
D.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14、某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分别用a、b、c、d 表示,并构成一条食物链,一年内输入这4种生物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应该是 ( )
生物种类 a b c d
能量(焦) 141.1×105 15.91×105 0.88×105 871.27×105
A.a B.b C.c D.d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 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16、狼在美国西部原来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后来由于农场主为了安全而大量捕杀,于20世纪初灭绝。后来美国从欧洲重新引进狼,并放生于荒野。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草原鼠害 B.捕食哪些对农业有害的动物
C.使本地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D.发展观光旅游业
17、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示还缺少 ;
(2)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3)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和鼠、蛇等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
(2)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
(3)若能量转化率为15%,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______;
(4)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______;
(5)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6)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______联系;
(7)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了______;
(8)鼠和草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19、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在桑树种植过程中,为使桑树分枝多,可采取的方法是 ;
(2)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
(3)在利用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4)你认为“桑基鱼塘”这种生态农业的优点是: _、 (至少答出两条)。
21清风明月(共25张PPT)
[2022 赢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四
生物与环境
易错点突破四
〇易错点一 种群与群落
⊙典例剖析
鲫鱼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成一个 ;如图是生活在池塘中的A、B、C三个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数量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知某段时间内C数量增多时B数量会减少,其中A是自然生物,那么A、B、C三种生物的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 ;如果B生物被大量捕杀,A在短时期内将会 。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易错点突破四
忽略所有生物的前提,而错答成池塘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A是自然生物属于生产者,短期内B减少,A会增加,如果食物链中的C被大量捕杀,则B的数量增加,若前一个营养级是浪费者,则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
理解食物链的特点是防错关键,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特点:单向的、递减的,一般情况下,生物数量也沿着食物链减少 。在食物链中消费者的数量减少时,若前一个营养级若是生产者,则短期内生物者数量增加,若前一个营养级是消费者,则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
生物群落;A→B→C;增加
⊙易错突破
易错点突破四
1、因地球气候变化,某地区的环境条件恶化,那么有关该地区的生物种群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迁入,出生率增加
B.种群迁出,出生率减小
C.种群的数量会增加,死亡率减少
D.种群的数量减小,只是因为死亡率小于出生率
B
易错点突破四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 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 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 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D
易错点突破四
3、如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 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 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 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D
〇易错点二 食物链
⊙典例剖析
易错点突破四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 有着吃与被 吃的关系。那么下列食物链关系正确的是( )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易错点突破四
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毒物质含量越少,表中有毒物质由少到多依次是C、E、B、A、D,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是C→E→B→A→D。最容易错选的答案是C,即误将生物体内能量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依次递减特点当作有毒物质的含量特点而出错。
有毒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过程中有“富集作用”,即食物链中越往后的营养级的生物中有毒物质含量越高。理解食物链中物质、能量流动特点 是防错关键。
D
⊙易错突破
易错点突破四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D
2、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座山上的全部鸟
B.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
C.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
D.一个湖中的全部生物
D
易错点突破四
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态良好,生物各类繁多。
(1) 公园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
(2)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工作人员对各类动物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写出野猫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3) 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 (选填“会增强”、“会减弱”或“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植物→蝗虫→蛙→野猫
分解者
会减弱
易错点突破四
易错点突破四
〇易错点三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典例剖析
在生态系统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请分析:
(1)写出该图中的食物链: ;
易错点突破四
(2)图中进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是 ;
(3)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二氧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实现碳循环的主要的生理过程是 ;
(4)分析图中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分析一条食物链不会太长的原因: 。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易错点突破四
很容易将进入食物链的总能量 误认为是太阳能,其实进入食物链的总能量只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为载体的,既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有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疏忽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吸收,导致错误答案“(2)太阳能、(3)呼吸作用”的出现。
理解食物链中能量的吸收与传递的特点,理解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氧循环的途径是防错的关键 。
(1)草→兔子→狐狸 (2)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易错点突破四
⊙易错突破
1、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
易错点突破四
2、下面对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不变的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坏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一不可
B
易错点突破四
3、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红萍适合生于阴暗环境,可用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C.生物群落仅由水稻、红萍和鸭子组成
D.稻-鸭-萍之间既存在能量流动,也存在信息传递
C
易错点突破四
〇易错点四 生物与环境
⊙典例剖析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携带着生物科普试验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密封的生物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种子、油菜种子、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热控模块(控制温度)等。1月15日棉花种子成功发芽。请回答:
(1)密封的生物试验载荷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 (选填“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酵母菌在这个罐内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2)棉花种子能成功发芽,说明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还含有的物质是 ;
(3)若将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的6种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棉花种子、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另一类是酵母菌,请说出分类依据:
。
易错点突破四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易错点突破四
错误答案主要有(1)生物群落(3)是否属于微生物。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只要含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即可组成生态系统。密封的载荷内含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生物分类标准中若按是否微生物分类,应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类,而题中分类依据为是否属于多细胞生物。不理解生物的分类本质而致错误答案出现。
合理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寻找不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分类标准的确立需要抓准本质区别。
(1)生态系统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水和氧气(空气)
(3)细胞数量(是否多细胞生物、是多细胞生物还是单细胞生物)
易错点突破四
⊙易错突破
1、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D
2、某公园的郁金香开花了,一时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关于郁金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公园所有的郁金香属于一种种群
B.该公园的郁金香和游客构成了个群落
C.郁金香能在该公园开花,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D.郁金香这一特种能存活到现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易错点突破四
3、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叶片大都细小,因为叶片细小可以( )
A.减少风的阻力
B.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便于吸收二氧化碳
D.减少水分的散失
易错点突破四
D
4、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鼠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以蛇、鼠、鸟为食;②昆虫、鸟及鼠以草为食;③蟾蜍和鸟以昆虫为食;④蛇以蟾蜍、鼠为食。请分析:
(1)此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
;除题中所示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 。
(2)上述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其中通过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最多的是 。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4)由于某种原因,该草原上昆虫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将 ,原因是 。
5
易错点突破四
昆虫与鸟
蛇与猫头鹰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草
样方法
基本不变
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着其他的食物链传递至猫头鹰所在的营养级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赢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四 生物与环境
〇易错点一 种群与群落
⊙典例剖析
鲫鱼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成一个 ;如图是生活在池塘中的A、B、C三个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数量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知某段时间内C数量增多时B数量会减少,其中A是自然生物,那么A、B、C三种生物的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 ;如果B生物被大量捕杀,A在短时期内将会 。
[易错剖析] 忽略所有生物的前提,而错答成池塘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A是自然生物属于生产者,短期内B减少,A会增加,如果食物链中的C被大量捕杀,则B的数量增加,若前一个营养级是浪费者,则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
[易错防范] 理解食物链的特点是防错关键,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特点:单向的、递减的,一般情况下,生物数量也沿着食物链减少 。在食物链中消费者的数量减少时,若前一个营养级若是生产者,则短期内生物者数量增加,若前一个营养级是消费者,则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
[正确答案] 生物群落;A→B→C;增加
⊙易错突破
1、因地球气候变化,某地区的环境条件恶化,那么有关该地区的生物种群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迁入,出生率增加 B.种群迁出,出生率减小
C.种群的数量会增加,死亡率减少 D.种群的数量减小,只是因为死亡率小于出生率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 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 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 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 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 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 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〇易错点二 食物链
⊙典例剖析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 有着吃与被 吃的关系。那么下列食物链关系正确的是( )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易错剖析] 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毒物质含量越少,表中有毒物质由少到多依次是C、E、B、A、D,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是C→E→B→A→D。最容易错选的答案是C,即误将生物体内能量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依次递减特点当作有毒物质的含量特点而出错。
[易错防范] 有毒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过程中有“富集作用”,即食物链中越往后的营养级的生物中有毒物质含量越高。理解食物链中物质、能量流动特点 是防错关键。
[正确答案] D
⊙易错突破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2、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座山上的全部鸟 B.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
C.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 D.一个湖中的全部生物
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态良好,生物各类繁多。
(1) 公园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
(2)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工作人员对各类动物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写出野猫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3) 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 (选填“会增强”、“会减弱”或“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〇易错点三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典例剖析
在生态系统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请分析:
(1)写出该图中的食物链: ;
(2)图中进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是 ;
(3)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二氧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实现碳循环的主要的生理过程是 ;
(4)分析图中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分析一条食物链不会太长的原因: 。
[易错剖析] 很容易将进入食物链的总能量 误认为是太阳能,其实进入食物链的总能量只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以二氧化碳为载体的,既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有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疏忽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吸收,导致错误答案“(2)太阳能、(3)呼吸作用”的出现。
[易错防范] 理解食物链中能量吸收与传递特点,理解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氧循环的途径是防错关键 。
[正确答案] (1)草→兔子→狐狸 (2)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易错突破
1、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下面对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不变的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坏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一不可
3、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红萍适合生于阴暗环境,可用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C.生物群落仅由水稻、红萍和鸭子组成 D.稻-鸭-萍之间既存在能量流动,也存在信息传递
〇易错点四 生物与环境
⊙典例剖析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携带着生物科普试验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密封的生物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种子、油菜种子、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热控模块(控制温度)等。1月15日棉花种子成功发芽。请回答:
(1)密封的生物试验载荷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 (选填“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酵母菌在这个罐内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2)棉花种子能成功发芽,说明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还含有的物质是 ;
(3)若将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的6种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棉花种子、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另一类是酵母菌,请说出分类依据: 。
[易错剖析] 错误答案主要有(1)生物群落(3)是否属于微生物。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只要含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即可组成生态系统。密封的载荷内含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生物分类标准中若按是否微生物分类,应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类,而题中分类依据为是否属于多细胞生物。不理解生物的分类本质而致错误答案出现。
[易错防范] 合理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寻找不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分类标准的确立需要抓准本质区别。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水和氧气(空气) (3)细胞数量(是否多细胞生物、是多细胞生物还是单细胞生物)
⊙易错突破
1、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2、某公园的郁金香开花了,一时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关于郁金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公园所有的郁金香属于一种种群
B.该公园的郁金香和游客构成了个群落
C.郁金香能在该公园开花,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D.郁金香这一特种能存活到现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叶片大都细小,因为叶片细小可以( )
A.减少风的阻力 B.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便于吸收二氧化碳 D.减少水分的散失
4、某温带草原里有鸟、 昆虫、猫头鹰、蟾蜍、鼠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以蛇、鼠、鸟为食;②昆虫、鸟及鼠以草为食;③蟾蜍和鸟以昆虫为食;④蛇以蟾蜍、鼠为食。请分析:
(1)此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 ;除题中所示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 。
(2)上述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其中通过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最多的是 。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4)由于某种原因,该草原上昆虫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将 ,原因是 。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赢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四 生物与环境
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大鱼→小鱼→虾 B. 草→羊→狼 C. 阳光→草→兔 D. 昆虫→青蛙→蛇
[解析]大鱼是动物不是生产者,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A错误;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的关系,B正确;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
[答案]D
2、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小麦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C.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D.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解析] 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小麦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为多个种群,群落还应包括细菌、真菌等,B错误;C、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为一个生物群落,C正确;D、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为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答案]C
3、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一个岛屿上的全部植物
C. 地球上所有的羊 D. 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
[解析] A.池塘中的一群鱼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B.一个岛屿上的全部植物,可能含有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C.地球上的羊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C错误;D.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符合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
[答案]D
4、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河流中所有的鱼 B.公园里的所有植物
C. 校园内种植的花圃 D. 森林里所有的蘑菇
[解析] A、河流中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公园里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校园内种植的花圃,既包括了花圃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正确;D、森林里所有的蘑菇,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微生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
[答案]C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植物,属于生产者,缺少其它成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平衡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D
6、面的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曲线Y代表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解析] 据图分析:戊为生产者,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为不同种群,故A错。戊为植物,调查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庚是动物,调查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故B错。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食物丰富,生存空间等因素较好,故数量增长较快,故C正确。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1时刻,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故可以适当捕获,故D错。
[答案]C
7、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草”这一食物链中,大鱼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解析]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大多数的动物属于消费者,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的微生物和部分动物属于分解者.
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藻”这一食物链中,大鱼属于消费者。
[答案]B
8、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甲 乙 丙 丁
有机农药浓度 0.05 7 0.51 68
A.丁一丙、乙一甲 B.甲、丙、乙一丁
C.丁、乙一丙一甲 D.甲一乙一丙、丁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甲0.05、丙0.51、乙7、丁68.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
[答案]B
9、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 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生态系统无法稳定 D.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使一些草原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牧草受到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故选D。
[答案]D
10、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土壤
[解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落叶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红松林适于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冷杉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地区,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布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落叶阔叶林、红松林、冷山林。
[答案]C
1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猫和老鼠 B.蚜虫和七星瓢虫
C.小麦和杂草 D.蚁穴中的许多蚂蚁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鸡群雏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为了争夺食物而产和的种内竞争关系;小麦与杂草间关系是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空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猫和老鼠,猫吃老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蚜虫与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吃蚜虫 属于捕食关系,蚁穴中的许多蚂蚁,个体之间有分工、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确生存属于合作关系。
[答案]C
12、有的人喜欢在农田中大量捕食青蛙,这样会造成( )
A.庄稼生长正常 B.庄稼生长旺盛
C.庄稼生长迟缓 D.虫害加剧,庄稼受害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越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变不稳定,题干的生态系统中农田庄稼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地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庄稼→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农田里的害虫大量繁殖,破坏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数量增加,庄稼减产。
[答案]D
13、如图表示的是人们将废旧电池丢弃于山沟,污染环境后,重金属迁移富集,通过饮水和食物最终进入人体的过程,方框中字母表示植物、土壤、地下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B分别是地下水和土壤
B. 图中的C→动物→人体可表示食物网
C. 从影响生物环境因素分析A、C属于非生物因素
D.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解析] A上图方框中字母各代表植物、土壤、地下水三者之一,分析图形可知,图形上部分表示电池中的有害物质通过A土壤进入C植物体内,在通过取食进入到人体内.所以,图中A代表土壤、B代表地下水、C代表植物.A不正确;B.由A分析可知图中的C→动物→人体可表示食物链,B不正确;C.A土壤是非生物因素,C代表植物属于生物因素.C不正确;D.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生物因素和分生物因素两类,A土壤和B地下水属于其中的非生物因素.C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人和动物属于消费者.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D正确。
[答案]D
14、某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分别用a、b、c、d 表示,并构成一条食物链,一年内输入这4种生物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应该是 ( )
生物种类 a b c d
能量(焦) 141.1×105 15.91×105 0.88×105 871.27×105
A.a B.b C.c D.d
[解析] 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食物链前端的生产者物质和能量最多,越往后物质和能量越少,根据能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d→a→b→c,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应该是C。
[答案]C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 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解析] 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A正确;B.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B不正确;C.鹰捕食蛇,鹰和蛇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鹰和蛇之间又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D.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的最终能量来源,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D正确。
[答案] B
16、狼在美国西部原来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后来由于农场主为了安全而大量捕杀,于20世纪初灭绝。后来美国从欧洲重新引进狼,并放生于荒野。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草原鼠害 B.捕食哪些对农业有害的动物
C.使本地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D.发展观光旅游业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些因素如人为的、自然的因素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由于农场主为了完全而大量捕杀,美国从欧洲重新引进狼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答案]C
17、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示还缺少 ;
(2)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3)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解析]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鹰。
[答案] (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5;草→鼠→蛇→鹰;(3)鹰
18、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和鼠、蛇等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
(2)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
(3)若能量转化率为15%,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______;
(4)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______;
(5)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6)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______联系;
(7)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了______;
(8)鼠和草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解析] (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昆虫→鸟→猫头鹰;草→鸟→猫头鹰,共5条食物链;(2)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位于不同的食物链中,且营养级别不同.如:在食物链“草→昆虫→鸟→猫头鹰”中鸟是第三营养级,而在食物“:草→鸟→猫头鹰”中鸟是第二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中蛇是第四营养级,而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中蛇是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五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鼠→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鸟→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鸟→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三营养级.因此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有鸟、蛇、猫头鹰;(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在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最长的那条食物链,即: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草,草位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因此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草;(5)蛇和猫头鹰之间,猫头鹰吃蛇,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同时蛇和猫头鹰都吃鼠,相互争夺食物,又属于竞争关系.因此,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6)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食物联系;(7)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或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着其他食物链传递至猫头鹰所在的营养级);(8)鼠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因此,鼠和草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区别是鼠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答案] (1)5 (2)鸟、蛇、猫头鹰 (3)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4)草
(5)捕食和竞争 (6)食物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或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着其他食物链传递至猫头鹰所在的营养级) (8)鼠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19、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在桑树种植过程中,为使桑树分枝多,可采取的方法是 ;
(2)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
(3)在利用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4)你认为“桑基鱼塘”这种生态农业的优点是: _、 (至少答出两条)。
[解析] (1)打顶的原理是去掉茎的生长点,抑制生长素分泌,目的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植物多开花结果,所以在桑树种植过程中,为使桑树分枝多,可采取的方法是适时剪去顶芽;(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部分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在这种农业模式中,生产者是果、菜,消费者是鱼、鸭、猪,非生物成分是阳光、温度、水;(3)猪的粪尿中的有机物,需要经过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才能被农作物利用。(4)建立这种模式,可以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答案] )(1)适时剪去顶芽(2)蚕、鱼、猪(3)细菌和真菌(4)物质充分利用,节约了资源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