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13 17: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捕捉校园生活中带戏剧性的故事,并运用所学的戏剧文学知识,把它编成校园剧,或将故事性强,冲突较激烈的课文改编成剧本,排练演出,以在学生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展示才能,激发创造力, 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培养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回顾戏剧相关知识,回忆优秀小品或戏剧,分析其成功之处,让学生明确戏剧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用课件展示)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文学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其特点是:
(1)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剧本应该集中在几个场景中突出刻画主要任务,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因而剧作家在考虑篇幅,人物,故事,场景时应尽可能做到集中,凝练,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过多,故事应单纯,生动,场景不宜变换频繁.
(2)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在特定情境下由人物意志支配的动作所体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人物性格冲突.把戏剧冲突理解为主要是人物的\'性格冲突\',是要求剧作家在创作时把人物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结合起来,着力塑造好人物性格,使冲突双方都具备生动,丰富的个性,并通过他们之间的冲突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
(3)台词的动作性,个性化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没有动作,就没有戏剧.尤其是话剧,是语言的艺术,其中,人物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戏剧艺术对动作的重视决定戏剧语言必须具有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一方面是指要通过它激起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另一方面是指要能通过人物的外在动作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性格特征.
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三,活动过程
(一)学生通过讨论,选取校园生活中学生感兴趣,带有戏剧性,具有一定意义的题材.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生活,铸就慧眼.题材可以是许多个,让不同组分别编写.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戏剧题材所在皆是.如\'同学打架风波\'(同学之间因小事而争执,冲动而动手,家长与老师,学校的交涉和各方态度,上医院,事后学生的认识与和解.突出学生,老师,家长的性格,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考试前后\'(围绕考试前后老师学生在教师,寝室的态度和活动编写,意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对考试的正确态度)等.
(二)编写阶段(老师指导:注意营造激烈的戏剧冲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动作化;要有人物表,舞台说明;要注意场景分幕和设置戏剧的情境,以适合舞台演出)
1.学生自由组合.以十人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个组,各组在选定的题材范围内选取其中一个编写剧本,定时完成.
2.各组自行研讨修改.
3.各组互相交流剧本,发现亮点,提出修改意见,进行第二次修改.
4.交流讨论各组剧本,确定用于排练演出的一个或多个剧本.
(三)排练阶段(老师指导: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停顿及人物神态和动作,最大程度地突显人物性格;指导负责布景,道具,化妆,配乐的同学如何搭配场景,妆饰演员,营造氛围)
1.由学生自己报名,老师协调,确定导演,角色和各类工作人员.可分成若干个表演小组,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实践,甚或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2.分到角色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研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师生共同研究剧情,精心设计动作,不断完善剧本.
3.负责布景,道具,化妆,配乐的同学搭配场景,为演员化妆,营造氛围.
4.多次排练,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和得失,不断提高和完善.
5.设计制作海报和节目单,做好宣传工作.
6.汇报演出或小组竞赛.请专家,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观摩,并拍摄照片或录像存念.
(四)评议阶段
1.全体同学邀请观摩者交流,座谈,评议得失,指出优点和不足,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2.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演员,最佳化妆以及最有合作精神,工作最投入等同学,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课外延伸
写一篇戏剧评论:《我最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字数500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