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16:4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1页例6。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个例题。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法减法解答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减法的含义,又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材的编排就遵循了这项要求,在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基础上,例6突出了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从而逐步实现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标要求。例6是用减法解决“比多少”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又一次提供了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这些具体方法和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例6的编排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来解决,既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方法,又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那么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又有哪些基础呢?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一定的从情境中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从已知整体与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法的现实意义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请你画圆和三角形同样多,怎样画能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圆和三角形同样多呢?(一一对应)像这样4个圆分别对应4个三角形,我们就可以说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画圆比三角形多2个,谁来说一说你在画这些圆的时候先画了几个,再画了几个?那么,也就是说这些圆可以分成几部分?从哪分 为什么要从这儿分
当5和7两个数比多少时,可以把大数7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小数5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数5多的部分。(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本环节回顾比较多少的一一对应的经验,通过动手画一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两种数量同样多的基础上理解把对比中多的数量可以分成两部分,激活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又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
1. 观察例6情景图,理解题意。
出示例6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道题是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谁和谁比?谁多?谁少? 这样的问题怎样解答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请同学们在你的作业纸上,动手画圆表示小华的数量,想一想先画几个,再画几个。
生:先画7个圆,再画5个圆。
刚才复习题中的大数7分成了这样的两部分,那这里的大数12是不是也可以分成两部分呢?从哪分?左边的部分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那右边呢 谁再来说一说大数分成了哪两部分。
那么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是问的两部分中的哪一部分呢?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做?从大数12中去掉与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就得到了比小数多出的部分, 12表示? 7表示?
②这道题目中,小华与小雪同样多的部分是7,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列式为12-7=5,那如果小华与小雪同样多的部分是10,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应该怎样列式?(12-10=2)那么如果小华有小雪同样多的部分是4时呢?应该怎样列式呢?(12-4=8)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解答的办法都是从大数中去掉与小数同样的部分就得到了多出的部分。
(可以摆一摆、画一画,把想法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操作或者是画图,借此帮助学生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沟通“比多少”问题与原来所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③请你在图中找到小雪比小华少套中的部分,你有什么发现?(发现小雪比小华少的部分和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相同)那么要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的部分应该怎样列算式呢?(12-7=5)
小华和小雪套中的相差几个?又该如何理解,怎样列式呢?比较这三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再来看看复习中的第二题,圆比三角形多几个?
7-5=2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含义。
师生小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其实就是求两个数相差是几,都是从大数中去掉与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就能求出多的部分,或者是少的部分。
(引导学生观察图,根据摆或画的结果把“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这个问题与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联系起来,找出相同的部分,从而解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的问题。小雪和小华套中的相差多少?怎么列算式?学生会发现”多几个”和“少几个”“相差几个”算式是一样的,那同一幅图,三种不同的问法,为什么算式却相同?多出的5个和少的5个是同一部分,也就是说“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和“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意思是一样的,师适时小结求多多少,少多少,也就是在求相差多少,可以用同一个减法算式来解答。这样在解题时用换一种说法的方式进行转化,也就是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加以解决,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并体现转化思想的价值。)
【课堂作业】
1.摆一摆,算一算。(投影出示问题)摆10个△和7个○,△比○多几个?
学生摆后回答:△和○比,△多○少。△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部分是7个,另一部分是比△多的部分是3个。从10个△里去掉和○同样多的7个,就求出△比○多几个。10-7=3(个)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5题和7题。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2)独立解答。(3)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6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都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
板书设计: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
1.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算式:12-7=5(个)
2.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算式:12-7=5(个)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