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编号 观察结果
1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凹陷
3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灯
有
间期
看
有无中
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
心体倍增
无
高等植物细胞
高等植
前期
纺锤
自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看
物细胞
体来源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动物细胞或低
等植物细胞
末期
细胞质
细胞板分割→植物细胞
三看
分裂方式
细胞质膜缢裂→动物细胞
洋葱根尖
→3~5mm
清水
解离液
苯酚品红
清水
临时装片
①
②
3
④
⑤
a
8
压片
⑥
⑦
8
步骤
方法
目的
培养
根尖
将洋葱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获得洋葱根尖
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解离
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混合液(体积之比为1:1)
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解离根尖3~5min
洗去解离液,防止解
离过度,便于碱性染
漂洗
放入清水中漂洗10min
料染色
放入盛有苯酚品红溶液的
使染色体着色,
染色
培养皿中染色3~5min
便于显微镜观察
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的水
滴中央,用镊子尖弄碎根尖,
制片
盖上盖玻片,覆盖一张滤纸
使细胞分散,有利于
片后,加盖一片载玻片,用
观察和识别分裂时期
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找到分生区细胞:
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
正方形,排列紧密
找到处于分裂中期、前期、
绘图
再用高倍镜观察
后期、末期、间期的细胞
无丝分裂
间期:发生复制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动、植物
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有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
丝分裂的
区别
末期:形成子代细胞的方式不同
实验原理
观察植物
实验流程
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
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
图像的识别
星射线
擴
细胞板
中心体
A
B
C
D
O
4
①
3
G
2
5
B
甲
乙
有丝分裂各时期
1
3
5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或
甲
乙
丙
数量(个)
数量(个)
数量(个)
4NF
4N
人
4N
DNA
2N-
2N
2NH
姐妹染色单体
A
染色体
a b c
a
a b c
甲
乙
丙
①
3
4
数量(个)
A数量(个)
数量(个)
a b c
0
a b c
O
a b c
甲
乙
丙
DNA含量
染色体数
4C
b
C
4N
h i
a
2N
f
2
d
e
g j k
间
前中后末
时期
O
间
前中后未
时期
期期期期
期期期期期
甲
乙(共64张PPT)
特点
特点理解
①普遍性
a.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
②持久性
b.一般来说,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
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③稳定性
c.多细胞生物普遍具有
④不可逆性
d.遗传物质不变
①
细胞b(叶肉组织)
细胞a
细胞c(表皮组织)
a
乙
甲
丙
戊
有丝
分裂
继续
分裂
分化
分化
各个细胞
细胞中基因
出现形态、结构和生理
受精卵
彼此相同
的表达情况
功能上的不同(染色体
不同
数、核内的DNA仍相同)
持久性
概念
概念
不可逆性
条件
离体:一定的外界条件
特点
普遍性
细全
植物细胞
胞能
整体具有全能性
细胞功能
意义
分化
的性
差异
动物
专门化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细胞
遗传信息
植物组织培养
实质
应用
表达不同
动物克隆
5个方面:主要特征
细胞自噬
细
细胞分
自由基学说
细胞
原
化、衰老
死亡
细胞坏死
端粒学说
胞衰老
和死亡
细胞凋亡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共42张PPT)
灯
甲
乙
螺旋化,
着丝粒分裂
1条染色质
1条染色质
1条染色体
染色体1条→2条
1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无姐妹染色
2条姐妹染色2条姐妹染色
姐妹染色单体
单体质
单质
单体
2条→0条
染色质:丝状
染色体:柱状
细胞的增殖
细胞增殖
DNA分子的复制,有关蛋
分裂间期
细胞周期
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
前期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变
成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有丝分裂
中期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
晰,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
后期
数目加倍,平均分配并移
向两极
末期
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
成染色质丝,纺锤体消失
纺锤丝
X
1
2
3
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