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填空题。
1、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已知的有10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
上有( )对足。常见的昆虫有( )、( )等。
2、科学家发现并且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250万种,这说明生物具有( )性。
3、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作( )_;动物、植物的
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作( )。
4、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年代、( )和( )
5、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 )来了解恐龙。
6、( )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7、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 )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我们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对校
园生物数量进行调查。
8、、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
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作( )。
9、遗传是( )现象变异是( )现象。(填“普遍”或“少见”)
10、蚕宝宝在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情况下也能自己哇丝织茧,这来自( )的遗传。
二、选择题
( )11、在进行生物研究时,分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
A.章鱼、甲鱼、墨鱼分为一类,属于鱼类
B.桃树、梨树、柳树分为一类,属于木本植物
C.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是昆虫
( )12、植物按生长环境分类有陆生植物和(▲)。
A.乔木 B.水生植物 C.草本植物
( )13、右图是一种动物的脚,小新、小芳和小红看了图片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下列看法最合理的是(▲)。
A.小芳:这种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
B.小红:这种动物能够生活在水中
C,小新:这种动物是一种水生鸟类
( )14、地球环境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A.沙漠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 )15、如图,这是一种叫蜱虫的动物图片,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蜱虫属于昆虫 B.蜱虫不属于昆虫
C.蜱虫属于爬行类动物
( )16、把动物分成天上飞的、地上跑(跳)的、水中游的,其分类标准是(▲)。
A.运动方式 B.繁殖方式 C.食物
( )17、根据我们的经验,下列环境中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黑乎乎的洞穴 B.温暖、湿润的地方
C.干燥、裸露的地方
( )1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A.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B.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19、下列选项中,(▲)属于恐龙化石。
( )20、人参价值珍贵,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
A.药用价值 B.观赏价值 C.调节气候的价值
(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种灭绝以后,基本不能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威胁
C.与人类没有关系的生物物种,可以不进行保护
( )22、关于化石最主要的作用,下列描述相对科学的是(▲)。
A.化石可以冶炼金属,用作生产生活
B.化石可以做成装饰物,用作美化生活
C.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 )23、关于人的相貌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无耳垂、前额发际、直发卷发、手指是否有毛,这些都是人的相貌特征
B.人的相貌体现在多种性状上,每种性状有多个特征,通过组合会有无数种
相貌
C.人的相貌特征来自父母的遗传,因此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是由父母决定的,
不会发生变化
( )24、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
了海洋生物化石。下列解释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外星人把海洋生物带到了喜马拉雅山,后来变成了化石
B.海洋生物化石被人类遗弃在喜马拉雅山
C.在远古时代现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
( )25、下列谚语不属于遗传的是(▲)。
A.虎父无犬子
B.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 )26、若每种相貌特征有2种表现形式(如单眼皮和双眼皮),则3种不同相貌特征
能组合(▲)。种相貌不同的人。
A.4 B.6 C.8
( )27、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通常不会用到(▲)。
( )28、以下植物属于木质茎的是(▲)。
乐小新吃过很多种大小、口味不一的芒果。这些芒果都是育种人员通过长时间杂
交、选育得到的。目前全世界的芒果栽培品种有1000多个。
( )29、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芒果,都有该品种芒果特有的香甜风味,而不会有其他
品种芒果的味道。这来源于芒果亲代对后代的(▲)。
A.遗传 B变异 C.遗传和变异
古小勇对古生物非常感兴趣。今天爸爸妈妈带他到博物馆参观了古生物化石展。
( )30、古小勇发现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与现在的任何生
物都不像。比如右图的三叶虫化石。对于这些古生物,科学
家找不到它们的现代近亲,于是推断它们已经(▲)。
A.繁殖 B.灭绝 C.变异 D.消失
三、连线题
31、下列动物各属于哪类动物 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蝙蝠 鱼类 天牛
麻雀 昆虫 鲸鱼
企鹅 鸟类 鲨鱼
蝴蝶 哺乳动物 泥鳅
四、实验探究题
32、校园生物大搜索。某小组对他们校园进行了生物大搜查,记录了10种生物。
(16分)
分类依据参考:
A.是否有木质茎 B.是否有脊柱 C.是否产卵
D.是否开花 E.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1)该小组同学对这10种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第①次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第②次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第③次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其中苔藓、荷花、金鱼藻(填“有或“无”)木质茎。
(2)以上10种生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调查校园生物的分布时,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下来
B.只记录地面看得见的动植物
C.用编号的方法记录生物分布的位置
33、材料分析题
濒危植物指种群的数量极少,处于灭绝危险中的植物,如银杉、水杉、珙桐、银杏等。2021年9月7日颁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
导致植物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生物因素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较大幅度的环境因素变化或灾害性环境改变。超出物种适应限度的环境改变,会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的局限,是灭绝的前奏。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草原沙漠化,大气和水污染等,都会导致植物种类的灭绝。保护濒危植物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及保护基因不丧失。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濒危植物就是已经灭绝的植物
B.世界上有几十万种植物,没必要保护濒危植物
C.银杏是濒危植物
(2)导致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弱
B.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性环境改变
C.和其他植物生存竞争的结果
(3)保护演危植物的意义通常不包括( )。
A.濒危植物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B.保护濒危植物的基因不丧失
C.濒危植物的食用价值
34、6、古小美家的狗生下了一窝可爱的小狗崽,她开心地蹲在狗窝旁边观察它们。
(1)古小美注意到每只小狗的毛色都不一样,也都跟狗妈妈不一样。古小美猜测,狗爸
爸的毛色是( )。
A.黑色 B.棕色 C.白色 D.都有可能
(2)一窝生的小狗毛色各异,但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这属于( )现象。
A.遗传 B偶然 C.变异 D.复制
(3)古小美预测,除了毛色以外,这一窝小狗可能还会有( )、( )、
( )等不同。(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古小美上网搜集资料,发现宠物狗、狼、狐狸等动物都属于犬科大家庭。它们由共同
的祖先演化而来。为什么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三、蚂蚁、蝴蝶(答案不唯一) 2、多样3、遗传、变异 4、环境、气候变化 5、 化石 6、孟德尔7、区域8、二歧分类法9、普遍、普遍10、行为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1 12 13 14 15
A B B C B
16 17 18 19 20
A B C B A
21 22 23 24 25
C C C C B
26 27 28 29 30
C A D A B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8分)
31、下列动物各属于哪类动物 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共37分)
32、(每空2分,共16分)
(1)E、B、A、无
(2)家蚕、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
(3)荷花、金鱼藻
(4)B
33、(每空2分,共6分)
(1)C
(2)B
(3)C
34、(共15分1+2+6+6)
(1)D
(2)A
(3)声音、性格、行为习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①遗传过程出现了变异;②动物们迁徙到不同环境根据环境产生了变异;③人
类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动物选育。(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家蚕、蜗牛、榕树、玉兰、苔藓、猫、月季、金鱼藻、乌龟、荷花
①
榕树、荷花、玉兰、苔藓、月季、金鱼藻
家蚕、蜗牛、猫、乌龟
③
②
苔藓、荷花、金鱼藻
榕树、玉兰、月季
猫、乌龟
家蚕、蜗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