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21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21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7 12:01:0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
晚 春
韩愈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喜爱春天,他们用自己的才华把春天写进了诗里,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经写过一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你会背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不仅写过“早春”,他还写过“晚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晚春》。
导入新课
韩愈 (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作者介绍
有关资料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2、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视频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晚春:暮春。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
1、解诗题:
解题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今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百花争奇斗艳,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
简评: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不久归:将结束。
2、读古诗赏佳句
竞争,比赛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今译: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简评: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榆荚杨花虽缺乏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自卑,而是为晚春竭尽所能的添景,展示自己独特之美。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全诗借景抒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杨花:指柳絮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e):知道。
2、读古诗赏佳句
赏析诗歌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两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两句的画面。
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
明确:草木留春,万紫千红的特点。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哪些字用得好 请赏析。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暮春时绚丽的景色,又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
明确: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1、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
明确:此诗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明确: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合作探究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主题归纳
1.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写作借鉴
2.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3.熔景于理 努力进取。
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用“惟解”一词来揭示杨花的心态,揶揄之中含有怜惜之意,诙谐的调侃之中不乏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年近半百的诗人回首自己的人生旅程,感慨时光流逝之无情,自勉要惜时勤学,更具有催人奋进的强劲力量。
小结: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
1.理解型默写
⑴韩愈《晚春》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韩愈《晚春》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⑴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⑵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阅读韩愈《晚春》简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