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巩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D.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做干燥剂
2.学习化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使面包松软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3.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加入石灰水浸泡
C.加入食醋浸泡 D.通入石蕊试液中
4.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肥皂水pH=10.2 牙膏pH=8.5 西瓜汁pH=5.8 食醋pH=2.4
A.牙膏显碱性 B.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C.西瓜汁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5.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B液面降低了一些,A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烧碱 B.硝酸铵 C.食盐 D.生石灰
6.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B.金属的化学性质
C.物质的酸碱度 D.含钙物质的转化
7.下列实验方案可达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观察颜色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比较铁、铜、银的活动性强弱 分别将打磨光亮的铁片和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D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物质除杂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物质 除杂方法
A KCl KClO3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加热
B CO2 CO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 CO2 H2 将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
D CaO CaCO3 加入足量的水后过滤
A.A B.B C.C D.D
9.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实验室中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二、简答题
10.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干冰不是冰
B 某物质燃烧只生成CO2,则该物质一定是碳单质
C 在一定条件下,CO2、CO可以互相转化
D 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
(3)变质的 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除去其中杂质的方法是_____;
1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1)请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段时间后( 假设溶剂不蒸发)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如何变化 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露置在空气中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____________。
1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图1是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 。
(2)图2是用试纸测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再滴小苏打溶液,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3是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体积相同并充满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能说明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三、推断题
13.A~H内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红色固体,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反应④_____,其中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是反应;
(4)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D_____G(填“>”或“<”)。
14.建立几种物质之间的联系。X、Y、Z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游戏规则是:下面物质可以转化成相邻的上面物质。
(1)上述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2)X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则X为___________。
(3)若向Y里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4)Z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若在O2和HCl之间再放一块积木W,规则是W与其左右两块积木都能发生反应,则W可以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Cu B H2 C Fe D CO
15.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若B+E+F→C,则C是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6.已知A、B、C、D、E、F、G、H、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C是一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X、F是一种黑色固体。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2)写出H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______;
③______。
四、实验题
17.2004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用序号表示);
A 漏斗 B 烧杯 C 玻璃棒 D 铁架台 E 酒精灯
(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
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
18.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装置气密性良好)。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Ⅰ:点燃蜡烛,立即伸入瓶中并塞进瓶塞。
步骤Ⅱ:一段时间后,待蜡烛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到铝盒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Ⅰ中蜡烛点燃前后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
(2)步骤Ⅱ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填序号)。
A 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蜡烛熄灭
B 蜡烛燃烧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但氧气浓度过低导致蜡烛熄灭
C 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提供热量,并利用生成物吸收二氧化碳
19.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填“A”、“B”或“C”)。
(3)装置D可以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4)收集CO2时,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是利用CO2______的化学性质。
(5)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______作干燥剂(填“浓硫酸”或“生石灰”)。
五、计算题
20.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洁厕灵”是家庭除垢的好帮手,其成分中含有盐酸.小明想测定“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取“洁厕灵”样品20g,在实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假设其他物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请计算“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0 8
样品的pH 1 7
22.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B
6.C
7.B
8.C
9.B
10.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C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1.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小变成0,碳酸钠质量分数由0开始逐渐增大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往上层清液里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该溶液变红,则该溶液部分变质,反之则完全变质。
12. 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或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等合理表述) 偏小 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倒入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等合理表述
13. CaCO3 用作建筑材料、保护树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任选一,合理均可) 置换 >
14. CO2 H2O CaCl2、H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C
15.(1)##碳酸氢钙
(2)(或 )
16.(1) CaCO3 H2O2
(2)灭火
(3) 分解反应
17. E 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水样显酸性 ② 会产生二次污染
18. 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O22P2O5 BC
19.(1) 集气瓶 量筒
(2) A
(3)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浓硫酸
20.5%
21.3.65%
22.(1)20%
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2)10%
解:设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有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
(3)10.4%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4%;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