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巩固-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巩固-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20: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 巩固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
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中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C.“添得醋来风韵美”中的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D.“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点燃酒精灯,再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
B.检验氨气时,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检验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D.测定某溶液的pH,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3.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青铜 B.溶液;蒸馏水 C.氧化物:酒精 D.混合物:铁水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电极 B.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C.铜为紫红色固体,用于制作导线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于清洗油污
5.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碳酸钙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用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6.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放出大量热,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熟石灰能与酸反应,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气有强还原性,氢气能在常温下冶炼金属
D.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能与盐酸或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B.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时,金属一定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C.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不一定会产生气泡
D.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时,不一定要控制变量
8.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 案
A 鉴别NaOH、Ca(OH)2、稀H2SO4三种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Na2CO3溶液
B 除去Na2SO4中的 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D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9.某同学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 b 滤液中一定含有 Cu2+ c 滤液中一定含有Fe2+d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 e 所得滤液质量一定比原溶液质量小
A.ad B.be C.abe D.acd
二、简答题
10.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碘单质(I2)而泛黄变质。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碘化钾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1.实际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试用化学原理解答下列问题。
(1)烧开水时,水没有开但壶内却有气泡出现是什么原因?
(2)解释打开汽水瓶盖时,出现汽水冒出的原因?
(3)作门窗的镁铝合金应具备的性质?(答一点)
12.小景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滴加了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三、推断题
13.有A,B,C,D四种可溶性的物质,每种由以下两组中的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
阳离子
阴离子
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有如下现象:
(1)A+B→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B+D→蓝色沉淀。
(3)C+B→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溶解并生成C。
由此可推知:A为_____,B为_____,C为_____,D为_____。(写化学式)
14.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A不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 Mg b Fe c Ag d 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C为碳酸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5.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C在常温下是气体。他们之间的部分反应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连接的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转化。A俗称纯碱,D与F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E与F阳离子相同。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B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D与F的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16.复习时,小东用水、硝酸钡溶液等物质玩起了化学游戏一“连连看”(如下图所示),其中A、B、C、D、E、F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氧化钙、稀盐酸中的一种。游戏规则要求相连接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且D与E物质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请你和小东一起完成游戏,并回答下列问题:
(1)C、E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能用装置C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 ;
(2)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写出该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 ___ 。
18.在做铁锈蚀的实验过程中,老师将实验装置提前两周放在班上,请同学们注意观 察现象,装置如下:
在试管①中加入稀硫酸,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在试管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半浸没在溶液中;在试管③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使铁钉一半浸没在蒸馏水中;在试管④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在试管⑤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燥棉花,将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 橡皮塞。两周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现象,请你来回答。
(1)实验①②③中铁钉表面有_________出现,实验____________铁钉表面中无明显现象。 你认为铁锈蚀的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②中铁钉锈蚀的比实验③中更加严重,那么 加速铁制品锈蚀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或________溶液。
(3)第④支试管中为什么要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 ____________
(4)小毅在电视上看到自来水厂即使夜间不供水,也要将管道(钢管)中注满水,请你说出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19.某实验小组拟利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同种酸溶液与金属反应来探究“金属活动性与反应放出热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完成后,根据传感器探头测量的从反应开始到反应停止时的数值绘制的曲线图如图2;实验所用酸与金属粉末的种类和质量如下表。请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计算。
实验编组 等质量稀疏酸 金属粉末质量/种类 对应曲线
① 含H2SO49.8g 6.5g/镁 a
② 含H2SO49.8g 6.5g/锌 b
③ 含H2SO49.8g 6.5g/铁 c(待绘制)
(1)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对比曲线a、b,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在图2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图。
20.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可生成一种化合物(Fe2O3·nH2O),同时放出热量。因此,铁粉常用作食品脱氧保鲜剂,也常用作“暖宝宝”中的发热剂。
(1)当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锥形瓶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水柱变化是:上升→_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请设计实验证明这种脱氧保鲜剂已完全失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五、计算题
21.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分三次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计算。
所取药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黄铜样品质量(g) 12 10 10
稀盐酸质量(g) 100 100 150
生成气体质量(g) 0.2 0.2 0.2
(1)第___________次实验中,药品成分恰好完全反应;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2.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图所示:[反应原理为]。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1)最多可溶解的锌的质量为多少?
(2)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B
6.B
7.C
8.A
9.A
10. Ca(OH)2+ CO2 =CaCO3↓ + H2O 4KI+2CO2+O2=2K2CO3+2I2
11.(1)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溶解度减小而逸出
(2)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而逸出导致汽水冒出
(3)不易锈蚀
12.方法一: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氢氧化钠过量;如果变红,则盐酸过量;不变色,刚好完全反应;
方法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粒,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则酸过量;否则氢氧化钠过量或是刚好完全反应。向溶液中加硫酸铜溶液,如果有沉淀产生,则氢氧化钠过量;否则刚好完全反应。
13. Na2SO4 Ba(OH)2 Mg(NO3)2 CuCl2
14. c Fe2O3+6HCl=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15.(1) Na2CO3 CO2
(2)
(3)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减少或消失
16.(1) 硝酸银##AgNO3
氢氧化钡##Ba(OH)2
(2)有白色沉淀生成
(3)
(4)
17. CaCO3+2HCl=CaCl2+H2O+CO2↑ 或Zn+H2SO4=ZnSO4+H2↑ 一定具有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18. 铁锈 ④⑤ 与氧气接触和与水接触 酸性物质 盐 排出试管内空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再次溶解在水中 注满水可排尽钢管中的空气,防止钢管生锈
19.(1)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越活泼,反应放出热量越多
(2)
20.(1) 下降 上升
(2)取少许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说明该脱氧保鲜剂已完全失效
21.(1)二;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7.3%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2.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
x=4g
×100%=8%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23.(1)解:设最多可溶解的锌的质量为x
x=6.5g
答:最多可溶解的锌的质量为6.5g
(2)解:设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y=0.2g
答: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3)解: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z
z=16.1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