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2021_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A.Fe3+、Mg2+、Cl-、 B.K+、Na+、、
C.Na+、Cu2+、、Cl- D.H+、Cl-、K+、
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碱:烧碱、生石灰、消石灰 B.混合物:空气、粗盐、海水
C.合金:生铁、黄铜、赤铁矿 D.盐:纯碱、酒精、硫酸铜
3.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 B.氢氧化钠固体放空气中变潮湿
C.蚊子被电蚊拍击中有烧焦羽毛味 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
4.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将废旧电池填埋在土壤中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
5.以下是根据一些事实推理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快、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B.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6.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O2性质验证 B.CO2性质验证
C.用玻璃刀裁划玻璃 D. 灭火器原理
7.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将红墨水注入水中 B.白磷燃烧
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D.镁条燃烧
8.用图象表示化学变化能提升思维方式,以下四个图象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
C.向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D.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
9.下列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会变为红色
B.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液体会变成紫红色
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会变为蓝色
D.铁钉投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变为浅绿色
10.下列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石 B.氢氧化镁 C.氯化钠 D.生石灰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作霓虹灯电光源 D.工业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2.走进“碳村庄”,“碳村庄”的格局如图1
(1)“碳村庄”的居民中,属于单质的是___。CaCO3是___ 的主要成分。
(2)“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将CO转化为CO2和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成员——蔗糖(C12H22O11),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______,B中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3.用下列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进行填空(每空只需填一个序号)
①熟石灰 ②食醋 ③小苏打 ④氯化钠 ⑤活性碳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2)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盐是________;
(3)家庭用于除去热水瓶内水垢的是________;
(4)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14.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代号填入空格中:
A.干冰 B.氢气 C.石墨 D.大理石
(1)最理想的燃料的是______;。
(2)可用作电极是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4)可用作装饰材料的是______。
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的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可以表示为[Cux(OH)2CO3],则x=____15____;氢化钙(Ca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氢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16___。
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生活中常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2)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______。
(4)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近年来,果农在农技部门指导帮助下,在葡萄架下种植比较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___。
(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___利用率。
(3)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K2SO4 ②CO(NH2)2 ③NH4HCO3
三、推断题
19.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成功地探究出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和程度(包括“没有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请回答问题:
(1)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2)能确定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甲同学说,若步骤Ⅲ的现象是溶液C呈无色,则说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是______(填“没有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4)乙同学说,该方案的开放度大,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其原因是______。
20.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_。
(2)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所以稀盐酸常用来_______。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_。
21.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uSO4、Na2CO3、Na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
(2)向白色固体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
22.物质 A~X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他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 A→X 能依次发生转化才可进行传递(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发生反应)。其 中 A、X 是黑色固体,B、G 常温是气体,F 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 C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 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E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2)B 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
(3)F→G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4)A~X 物质中氧化物有______种;
(5)A 和 X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
四、计算题
23.利用沉淀法可测定某粗盐样品的纯度(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每次取100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样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32 64 82 90
沉淀质量/g 2.32 4.64 5.8 5.8
(1)通过数据可知第______次测定的MgCl2已完全反应。
(2)求粗盐的纯度(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中画出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_______。
24.工业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样12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乙装置,实验测得乙装置增加的质量为4.4g。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
(2)此方法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与工业纯碱的不一样,原因是______。
25.取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10g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时CaCl2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______g。
(2)请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3)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B
6.C
7.B
8.D
9.B
10.D
11.D
12.(1) C60 大理石(或石灰石)
(2) ;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1)③
(2)④
(3)②
(4)⑤
(5)①
14.(1)B
(2)C
(3)A
(4)D
15.2
16.
17.(1)乳化
(2)
复分解反应
(3)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二氧化碳逸出
(4)
18.(1)群落
(2)能量
(3)①
19.(1)CaCl2(或BaCl2或Ca(NO3)2或Ba(NO3)2)
(2)步骤Ⅱ生成白色沉淀,步骤Ⅲ溶液C呈红色
(3)完全变质
(4) 不同意 若D为气体,则甲为过量的酸溶液,干扰Ⅲ的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变质
20.(1)紫色石蕊溶液
(2) 铁##Fe
(3)
复分解反应 做除锈剂
(4)有白色沉淀产生
21.(1)CuSO4##硫酸铜
(2) Na2CO3、BaCl2 Na2SO4##硫酸钠
22.(1)Ca(OH)2
(2)灭火、人工降雨等
(3)分解
(4)四
(5)或
23.(1)三、四
(2)解:设粗盐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
x=9.5g
y=80g
NaCl的质量为:100g﹣9.5g=90.5g,
NaCl的质量分数为
答:粗盐的纯度是90.5%;
(3)
24.(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10.6g。
(2)乙装置中氢氧化钠会吸收来自于甲装置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增加质量偏大,导致测量误差。
25.(1)5
(2)解: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有
解得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3)由上题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 ,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5.85g,则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为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时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