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估计》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估计》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07: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数的估计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学校种小菜地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超声问题冲突,从而产生估计青豆总数的需要。 2.通过让同桌两人合作,先想一想,再动手画一画,分一分,数一数,算一算,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经历探索估数方法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估数的过程,知道估数的方法。 难点:探索估数的方法。
学 习 过 程
教学内容 环节目标 学生活动及预设 教师关注点
一 情境引入 1.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你们开心吗? 2.你们今年还想种小菜地吗? 今年咱班要种青豆,后勤张老师对咱班的菜地进行了测量,大约可以800颗种子。那老师家里就有一些青豆,想把它种在咱班的菜地里,看这些青豆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3.这瓶青豆到底大约有多少颗,为了方便你们估计,我把倒出来,铺平, 然后拍成照片,放在学习单上。 通过观看收获节视频,激发学生种植的兴趣。借助菜地种青豆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产生估计青豆数量的问题。 观看视频 生:去年收获节。开心。 生1:这够不够咱班种呀,够不够800颗种子。 生2:大约一共有多少颗青豆呢? 1.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借助张老师对实际菜地的测量,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估计青豆数量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提合作要求 1.请同桌两人合作共用一张学习单,,先想一想,再动手画一画,分一分,数一数,算一算,这些青豆大约有多少颗?完成之后,在4人小组中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青豆颗数。 (二)同桌解决,四人交流 (三)全班展示 师:谁也是圈一圈的方法,哦,你是5个5个圈的。不管是几个几个地圈,总感觉怎么样? 师:圈一圈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一直坚持下去,总是会出结果,但是就是有点慢。 1.师:想法特好,用每列的数乘一共有多少列,只不过不好圈出有多少列,也不好算出总数。 师:这一部分是200个,这些怎么就是800个了?谁听明白了? 师:通过平均分把大数分成了4部分,其中一份是200,有这样的4分,就能估出总数。嗯, 平均分是个不错的方法。 师:谁看懂了,这份是100,总数怎么就是800了? 师:你是根据其中一小份是100,有这样的8份,估出总数,这个方法真好。 师:这样想下去,还能分成多少份? 师:不管是分成多少份,份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数量就怎么样? 师:瞧,这是其他班的一个同学,他是这么做的,你看懂了吗,先同桌之间说一说。 师:谁看懂了,跟大家说一说。 师:谁来补充? 师:在刚才平均分的基础上,这位同学把其中一份又进行了平均分,得到一小份,数起来更方便。通过1小份算出一大份,估出总数。这个方法好!谁听明白了,再完整说说。 (四)观察比较 1.师:孩子们你们真善于思考,一道题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回顾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这些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①师:是呀,把难数的大数通过平均分的方法,把大数化小,平均分的作用可真大。(平均分) ②师:平均分成几份,根据其中一份,估出总数,那我们就把这样的一份称为标准。看看有几个标准,就能估出总数。 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 万以内数的估计。(出示课题) 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感知大数的难数。 通过一行一行地数,或者一列一列地数,感知大数的难数,不容易出结果。 通过把青豆平均分成4份,初步体会估计大数的方法。把大数平均分成几份,数出其中一份有多少,就能估出总数。 通过把青豆平均分成8份,数出其中的一份,再估出总数,感知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数量越少。 通过不断地分下去,感受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数量越小。 通过生4的方法,完整地出来估计大数的方法,先把总数平均分,然后数出一份的数,再估计出总数。 生1:圈一圈的方法。 ①我是10个一圈,10个一圈的,但是我没有数出总数。 ②生生:你为什么要10个一圈?要是1个1个地数,有点慢,所以就10个10个地圈。 生:有点不好数。 生2:一列一列地数。 ①我是一列一列地数,一列有20个,但是我没有数完。 ②生生:你为什么要一列一列地数? 我想得是如果数出一列有多少,然后知道有多少列,这样就能知道总数了。 生4:4份。 ①我是把它平均分成4份,我想数出其中一份,就能知道总数。这一份,有196,每一份大约有200,所以大约一共有800颗青豆。 ②生问:你为什么要分成4份?把它分成4份,1份就更小,就好数些。 ③生问:你怎么就把这一份198看成200了? 问题是大约,也就是估计,看成200更好算。 1份是200,4个200就是800. 生5:8份 ①我们把它平均分成了8分,我数出这一份,有98个,我就把它当成了100个,所以8个100,就是800. ②你为什么要分成8份? 每份的数量,更小。 ③把这个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一份是100,8份就是800. 生;16份,20份。 生:一份变得更小,更好数。 生: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数量越小。 生7: ①他是把青豆先平均那个了4份,其中的一份,数量还是不好数。就又把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了10份。 ②我来补充,数一数其中一小份大约有20个,所以这一大份有10个20,200个,一共大约就有800个。 ③先把这些青豆平均分成了4份,再把4份中的1份分成了10小份,1小份有20,这一部分大约有200个,然后4个200就大约有800个。 生1:都是先把青豆先平均分。 生2:根据其中的一份,然后估出总数。 1.生认真倾听师提出的学习要求。 1.生生之间的互动,感知大数的难数。 1.生生之间的互动,感知大数的难数。 1.生生互动为什么平均分成4份,. 2.其中一份怎么就是200 3.感知估数方法:把大数平均分成4份,数出其中一份的数量,就能估计出总数。 1.生生互动,为什么平均分成8份 2.这一部分是100,总数800由来。 估计大数的方法。把大数平均分成几份,数出其中一份有多少,把它估成整百数,就能估出总数。 1.生生互动,为什么平均分成10份 2.这一部分是80,总数800由来。 估计大数的方法。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越小。 1.同桌之间先说说。 2.生生之间的补充交流 3.完整地再说说这个方法。 1.都是先把青豆进行平均分。 2.找标准 3.估总数
三 实践活动中巩固估计的方法 活动一:猜红豆 1.师:这是二1班的地,后勤张老师说他们要种红豆?它们班大约能种多少颗呢? 2.别着急,后勤的张老师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红豆数,这些是300颗,根据这个标准,你们猜猜这一瓶大约有多少个?(600) 师:哪个组到前面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估的。 师:看来,标准的作用可真大,找到标准,我们就能快速估计出这么大的总数。 活动二:猜花生米 1.咱们学校种植的种类可多呢!三年级还种花生呢。老师告诉你们这一大瓶有400粒,这次少的这瓶你们能猜猜大约有多少吗? 师:哪个组到前面给大家说说。 2.师:看来这个标准,既可以是小数为标准,往大了估,也可以大数为标准,往小了估。标准确实很重要。 活动三、估纸张 刚才咱们表现都帮!老师奖励给你们一个游戏好吗? 师:老师这里有一包A4纸有500张,要去印大约200张的卷子,一张一张地数太麻烦,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就会获得这枚小快手。 师:哪个组到前面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拿的。 生1:用手比划的 生2:用尺子量的。 生3:用眼睛看的。 生:这么高有400,我看这瓶的高度是它的一半,所以大约应该有200颗花生。 生:一包纸有500张,200张纸应该是比一半少点。 用标准300来估,看有几个300,就能快速估计出总数。 生活中的应用。
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咱们学校不仅校园里面有小菜地,校外也有蔬菜基地,这么大的一块菜地,大约可以种多少颗小白菜呢? 2.学校的食堂不仅准备了给大家准备了新鲜的蔬菜,还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后勤张老师,要去给大家采购水果,看着这么多的水果,够不够小饭桌的同学吃呢? 3.咱们吃得这么好,更得重视体育锻炼,这样我们身体才会棒棒哒!。学校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机会。这是08年咱们的区级运动会,这一部分的场景,来年需要咱们三小布置,你们帮这算算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参加? 生:应该200多一部分。
四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咱们今天学习了万以内数的估计,我们以后还会学习更大的数的估计。 生:我学会了估大数的方法,先平均分,找标准,再估大数。 生:我还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大的数。
板书 设计 数的估计 平均分---找标准---算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