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历史部编版
必修2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新型航海图
航海图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备工具。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欧洲的航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指南针和其他相关仪器,不仅容易测定船只方位,而且能制作出新型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呈现海岸海域地貌,布满航海用的放射状罗盘方位线。图为现存最古老的新型航海图。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
① 14_15 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②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
另外,③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当时西欧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④《马可●波罗行纪》记叙了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激起一些西欧人对东方的向往。
社会原因
社会文化
思想
史料阅读
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
⑤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
⑥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⑦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
⑧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
经济原因社会生活
经济原因直接原因
思想
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与此同时,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理论基础地理知识
科技
理论基础
指南针(星盘)的使用。
科技
王室支持: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这是一个中国明朝时期的罗盘(compass)。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是利用指南针定位原理来测量方位的工具。指南针的前身叫“司南”,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书上,用于辨识方向,以后逐渐用于航海。
到南宋时,制成了用指南针指明磁子午线方向的仪器,被称为“罗盘”,已普遍应用于中国的航海。一般认为,指南针是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经过欧洲人的改造,罗盘被广泛应用于欧洲的航海事业。
这是一个14世纪的星盘(astrolabe)。星盘是古代天文学家、占星师和航海家用来进行天文测量的一种重要的天文仪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定位和预测太阳、月亮、金星、火星等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测量天体高度,通过测量太阳或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来确定纬度等。
在航海中,它能用于导航,如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在远航中都用它来导航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新航路的开辟
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他们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1487年,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航行中因遭遇大风而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497-- 1498年, 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从此,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亚洲
非洲
欧洲
葡萄牙
里斯本
1487年,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航行中因遭遇大风而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葡萄牙
里斯本
1497-- 1498年, 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从此,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南美洲
非洲
北美洲
哥伦布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熟悉《马可●波罗行纪》,一直想寻找通往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航路。他相信“地圆说”,设想由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就可到达中国。
1492年, 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此后,他又三次进行横渡大西洋的往返远航。尽管哥伦布一直没有到达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史料阅读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多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堑译《航海日记》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出航
1522 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介入当地人的冲突中被杀,他的同伴们驾驶“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 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学思之窗
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联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联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联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从上述材科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在麦哲伦航行之前,西班牙国王就已经授予他在即将发现的岛屿和大陆上的各种权利。这成为麦哲伦远航探险的直接动力。
这是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的想象图。“维多利亚号”帆船是麦哲伦于1519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进行航海探险的5艘大船之一,据说载重85吨。在麦哲伦船队的航行中,只有该船在西班牙人埃尔卡诺指挥下,带着其他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返回了西班牙,成为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一条船。从图上可以看到,该船是一条多桅大帆船,桅杆上挂了多面三角帆,船上有扬帆的水手,还载满了货物。大船在航行中,天空乌云密布,海中还有大浪、礁石、鲸等,表现了环球航行的一路艰辛。
2010年,西班牙的一艘专为上海世博会建造的、以“维多利亚号”为原型的仿古帆船“安达卢西亚号”,作为上海世博会安达卢西亚大区的展品展出,以纪念曾到过中国的“维多利亚号”。
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
历史纵横
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
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但是,这些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
背景
纽芬兰岛
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
“马修号”复原船(模型)
为纪念卡伯特到达北美500周年,“马修号”复原船沿着当年卡伯特的航海路线,于1997年6月24日驶入纽芬兰的博纳维斯塔港。
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巴伦支
卡蒂埃
哈得逊
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 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
1642- -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合恩角
塔斯曼
德雷克
从中国明朝社会的相对稳定和宣扬明朝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寻找建文帝下落等方面考虑,郑和航海并无长远目的;欧洲人的航海则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对金银财富、市场、土地、传教等的不断追求考虑,使其航海探险具有持久性。
郑和航海开辟的一些航线,对后来欧洲人从非洲东海岸航行到中国是有帮助的。
其一,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指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横向发展指人类历史从原始的、相对孤立与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辅相成,前者推动后者发展,后者的发展对前者也具有反作用。
其二,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即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是一个重要节点。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发展,越来越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人们越来越从全球的视角而不是以某个地区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历史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世界历史。因此,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存在的,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
其三,要注意的是,世界历史包括中国历史,只是我们为了讲授的需要,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分开讲授。
其四,这里关于“世界历史”的概念,不是以往教科书所呈现的“世界史”就是“外国史”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哲学的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它是有难度的,这里并不需要学生完全理解,但是希望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1、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引发“寻金热”,欧洲社会渴求金银财富及新市场
(3)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对外传播基督教
(4)政治: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5)技术条件:航海和造船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地理、航海知识的增长
(6)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时间 支持国家 探险家 航线
四条主要航线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西欧—好望角
1492~1498年 西班牙 哥伦布 西欧—美洲
1497年 葡萄牙 达伽马 西欧—好望角—印度
1519~15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环球航行
其它航路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16世纪 荷兰 巴伦支
17世纪初 荷兰 英国人哈得逊
17世纪 俄罗斯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发现纽芬兰岛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探索经北冰洋通往亚洲的航路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地区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1)对不同地区:
对欧洲:欧洲开始对外殖民扩张;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转型)。
对非洲: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被中断,对非洲的殖民掠夺导致非洲的落后。
对美洲:美洲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美洲地区客观上得到开发。
对亚洲:亚洲古老帝国受到冲击,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部分地区开始受到侵略。
(2)对世界:
引发了全球性的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和病毒传播,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大大增强,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东西方差距逐渐拉开,世界格局发生演变,逐渐形成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