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14:0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历史部编版
必修2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3——15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世俗活动和个人发展受到重视,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文艺复兴概念
一次新兴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和要求自我意识的运动。提倡人性至上,否定神性至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符合资本主义的需要。
文艺复兴的实质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政治:中世纪教会专制黑暗
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其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内容)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方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14世纪,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文学三杰”。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但丁《神曲》采用梦幻文学形式,描写但丁本人在梦境中游历三界,遇到各类古今人物的过程。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彼特拉克( 1304——1374)雕像
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撰写的抒情诗集《歌集》中,最早提出“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十日谈》。全书共包括100个故事,描写了佛罗伦萨的10名贵族青年男女因躲避黑死病到乡间别墅居住的10内所讲的故事。
故事中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他们的卑鄙、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
15世纪,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美术三杰”。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拉斐尔圣母像
中世纪圣母像
比较中世纪的画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像有什么不同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的画像僵硬呆板,突出神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像展现人物内心,突出人性。
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塑
《夜》
学思之窗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你如何理解达技话
恩格斯对但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精辟概括。但丁作为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人物,给后世留下了精神和文学财富。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新航路的开辟
科学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思考点: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际上,文艺复兴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古典希腊、罗马文化,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1517年,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背景
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改革教义
改革教义
改革教会
结果
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旗手。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体现了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
继德意志之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加尔文教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新贵族的支持下于1533年宣布,英国教会不再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他又促使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而以英国国王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同时将英国圣公会立为国教。
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16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天主教
新教
路德教
4世纪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世纪第一次东西教会大分裂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代科学的兴起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一17 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哥白尼(1473- -1543) (绘画作品)
哥白尼是著名天文学家,也是近代科学兴起进程中早期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日心说”极大地冲击了陈腐的教会说教,不仅推动了科学进步,也推动了社会变革。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意义
历史纵横
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
近代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冲击了天主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引起教廷的敌视。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
启蒙运动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背景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内容实质
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发展人文主义,以理性为核心,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8 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18 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也存在差异。例如,尽管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但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伏尔泰( 1694- -1778X 绘画作品)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他曾因反抗专制制度两次被囚禁。
欧洲其他国家也涌现出一批启蒙思想家。英国的洛克、休谟和亚当·斯密等具有重要影响。
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意义
史料阅读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所谓“理性”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也体现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进步性。
一、文艺复兴
1.概念: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名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2.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3.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知识归纳
4.内容
(1)核心: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2)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5.代表:“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6.扩展: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7.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1.宗教改革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内容
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3.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4.宗教改革的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时间:16—17世纪。
2.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3.成就
(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意义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启蒙运动
1.背景: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内容:是一次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历程: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4.核心:“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思想家 观点 共性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亚当·斯密 康德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都反对君主专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