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21:46:37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是25g。若温度不变,将32g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m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并有胆矾晶体析出时,则m的取值范围是
A.18g≤m≤128g B.36g<m<180g C.18g<m<128g D.36g≤m≤128g
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C
B.欲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C.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
D.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
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 ℃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 ℃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20 ℃时,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4.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盐水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5.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璧上有小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糖里的鱼浮出水面
7.20℃时,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液的质量增加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8.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9.t℃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Sg,则bgM物质在t℃时,可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A.b(100+S)/S g B.(100+S+b) g C.S(100+b)/b g D.100b/S g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B.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内的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液面a降b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食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
13.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5%的稀硫酸(密度为1.1g/cm3)混合,配制59%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4g/cm3),取浓、稀硫酸的体积比最接近的值是
A.1∶2 B.2∶1 C.3∶2 D.2∶3
二、简答题
14.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将注射器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如果锥形瓶中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你推测注射器中的物质可能是______。装置中气球鼓起的原因是______。
(2)请你写出能使气球鼓起来的另一组药品______。
15.食醋的主要成分醋酸(CH3COOH)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剂,请计算:
(1)食醋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化简到最简整数比);
(2)若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醋酸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醋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1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
(5)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12%(填>或<或=)。
1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由此得出结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_________而增强。
五、计算题
19.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2g贝壳逐渐加入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贝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至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0.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34.0g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假定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产生的氧气全部逸出,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请分析并计算:(提示:本题溶质质量分数指的是过氧化氢占过氧化氢溶液的百分比)
(1)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若测得上述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质量为34.6g,根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知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应为多少g?
21.电解法是工业上制钢的主要方法:控制一定条件,电解硫酸钢溶液,析出的钢附着在阴极板上,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钢溶液,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条件进行电解,当析出6.4gCu时,剩余质量为192g含有硫酸铜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注:本题中不考虑气体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
(2)求原硫酸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D 6.C 7.D 8.D 9.A 10.D 11.B 12.D 13.D
14.(1)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瓶内气压减小
(2)水和硝酸铵(合理即可)
15.(1)1︰8(2)25g
16. H2O2 NaOH或CaO E溶于水放热
17.(1)玻璃棒
(2)图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
(3)100
(4)(4)(2)(1)(5)(3)
(5)>
18.(1)减小
(2)吸收
(3)降低
19.(1)HCl、CaCl2
(2)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20.(1)
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34.0g×5%=1.7g
设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生成氧气质量为x
x=0.8g
(2)
反应后剩余水的质量为:34g-0.8g=33.2g
所以加入二氧化锰质量为:34.6g-33.2g=1.4g。
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0.8g,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应为1.4g
21.(1)设参加反应CuSO4的质量为x,电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x=16g,
y=1.6g;
(2)17.6%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