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6 21: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它左方有较大的光屏P,线光源S可沿玻璃砖圆弧移动,它发出的光束总是射向圆心O。若S从图中A向B处移动,在P上先看到七色光带,以后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是( )
A.红光→紫光,红光 B.紫光→红光,红光
C.红光→紫光,紫光 D.紫光→红光,紫光
2.医院给病人做肠镜、胃镜、喉镜等检查时都要用到内窥镜,内窥镜应用到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衍射 C.干涉 D.全反射
3.水的折射率为4/3,在水面下有一点光源,在水面上能看到一个圆形透光面,若看到透光面圆心位置不变而半径不断减小,则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光源上浮 B.光源下沉 C.光源静止 D.以上都不对
4.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半圆,一束平行单色光线垂直于半圆的直径射入透明介质,如图所示,在半圆弧上恰好有一半的弧长有光透出。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
A.3 B.2 C. D.
5.图示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为直径。一束复色光沿方向从真空射入玻璃,光线分别从、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的频率
B.光线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C.光线在玻璃中传播时间
D.增大复色光入射角,光线将会在半圆面上发生全反射
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i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D.当入射角tani = 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垂直
7.某科技馆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透明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为估测该透明体材料的折射率,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用激光笔从右侧沿垂直于直径AB方向朝透明体射入,保持入射方向不变,入射点由圆心O处缓慢向A处移动,观察到从圆弧面上射出的光逐渐减弱。当入射点到达C处时,恰好看不到光从圆弧面上D处射出,测得OC=0.6R。由此,可求出透明体材料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8.一潜水员在水深为h的地方向水面观察时,发现整个天空及远处地面的景物均呈现在水面处的一圆形区域内。已知水的折射率为n,则圆形区域的半径为 (  )
A.nh B. C. h D.
9.在空气中,一条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平行玻璃板的上表面ab上,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可能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而不能进入玻璃板
B.光线肯定能从ab面进入玻璃板且折射角为30°
C.光线可能在cd面上发生全反射而不能射出玻璃板
D.光线肯定能从cd面射出玻璃板且折射角为30°
10.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圆环的柱形容器由折射率为n的玻璃制成,其外径为R1,内径为R2,MN为一条直径。有两束光线,其中光线A在纸平面内传播,从P点射向容器,经一次折射后,恰好与容器内壁相切,另一束光线B平行于MN射向容器,经过一次折射后,恰好在容器内壁发生全反射,则(  )
A.光线A入射角的正弦值
B.光线A射入柱形容器后折射出去的时间为
C.光线B的入射角的正弦值
D.光线B到MN的距离等于R2
11.abc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面反射的光线),则(   )
A.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
B.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紫光将首先射出
C.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红光将首先射出ab面
D.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紫光将首先射出ab面
12.如图所示,由不同频率的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MO方向以入射角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其出射光束OP中只有a光,且出射光束的出射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ab两种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率之比为4:5
C.ON光束中只有b光
D.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为0.75
二、多选题
13.关于下列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两人合作绘制振动图像,女同学的笔尖做曲线运动
B.如图乙,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值
C.如图丙,绳子中传播的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是纵波
D.如图丁,蜂鸣器在头顶快速转动,几米外的观察者会观测到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E.如图戊,实用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1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底面镀有反光膜CD,反光膜厚度不计,一束光线以45°的入射角由A点入射,经底面反光膜反射后,从顶面B点射出(B点图中未画出).已知该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c,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 )
A.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B.入射点A与出射点B之间的距离为
C.平行玻璃砖的全反射临界角为30°
D.为了使从A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CD长度至少2d
15.如图所示,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放置半圆形玻璃砖、足够长的竖立的长方体玻璃砖和光屏,BC、MN、PQ三个表面相互平行。一点光源可沿着圆弧BAC移动,从点光源发出的一束白光始终正对圆心O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经过长方体玻璃砖后,打在光屏上。已知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1.532,若不考虑光在各个界面的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光源从B点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光屏上总有彩色光斑
B.点光源从B点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光屏上的红色光斑的移动范围比紫色光斑的大
C.点光源在A点时,光屏上的红色光斑在紫色光斑的上方
D.点光源在A点时,若撤去长方体玻璃砖,光屏上的红色光斑将向上移动
三、填空题
16.当光由___________射入___________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线将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光的全反射。
17.我们常说的“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______原理。
18.光导纤维的用途很大,医学上将其制成______,用来检查人体内脏的内部;
实际的内窥镜装有两组光纤,一组______,另一组______;
光导纤维的用途很大,通过它可以实现______;
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一路光纤的传输能力理论值为______,______;
虽然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只有20多年的,但是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
19.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
(1)求介质的折射率______;
(2)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若平行入射光线的方向可调,则当入射光线与AO边的夹角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则越容易使折射光线在弧面AMB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四、解答题
20.如图所示,两束不同单色光P和Q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入射角分别为45°和30°,它们的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点沿OF方向,OF与界面的夹角为30°,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求:
(1)两束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差;
(2)将P光线绕O点旋转,使其刚好发生全反射,则其旋转的角度为多少?
21.有人在河面上游泳,头部露出水面,见河底有一物体,与他的眼睛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他缓慢地再前进4m到达A点时,物体忽然不见了,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不计眼睛与河面间的高度(结果可以保留根式或分数),求:
①物体距河面的距离
②从物体发出的光传播到A点所用的时间.
22.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光线从P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时,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2)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
(3)OP之间的距离为 ?
23.如图所示,截面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一束单色平行光向右垂直直面射向玻璃砖,在玻璃砖右侧可看到圆弧面上有三分之一的区域被照亮。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1)该玻璃砖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
(2)自不同点入射的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不同,计算得出最短传播时间(不考虑光在玻璃砖内的多次反射)。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在O点发生折射,紫光折射率最大,偏折程度最大,故光屏最上方的是紫光,最下方的是红光,由
可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最先发生全反射而从光屏上消失,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医用纤维式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折射进入空气中且折射角等于90°时对应的半径最大,即恰好发生全反射时,透光水面对应的半径最大.
由于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故对应的入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根据相似三角形知:透光面的半径R减小时,光源S到水面的距离减小,故光源在上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对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键要运用作图法分析光源的运动情况.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入透明介质后,从圆弧面射出时,有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因在面上恰好有一半的弧长透光,则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对应的入射角为,公式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从B点射出的光线在O点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偏折大,说明玻璃对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折射率大,频率高,即,,故A错误;
B.由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公式,,所以有,故B错误;
C.设光在O点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i,r,根据折射定律有
又根据几何关系,光从O到射出玻璃的光程
则折射光在玻璃中传播时间
可见时间与折射光线方向无关,故C正确。
D.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所以光线不会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A.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表面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当入射角是90°时,根据折射定律
解得r=45°,所以无论入射角i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欲使折射角r=30°,根据折射定律
解得i=45°,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有,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
解得sinr=cosi,所以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连接OD,设∠ODC=θ,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由题意,当入射点到达C处时,恰好看不到光从圆弧面上D处射出,是因C处发出的光线,在D点恰好发生了全反射, 则θ等于临界角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分析】
当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范围即为圆形区域范围。
【详解】
如图,根据全反射定律
结合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解:AB.光从空气射到平行玻璃板上表面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一定能从ab面进入玻璃板.由
得折射角为r=30°,故A错误,B正确;
CD.由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射到cd面上入射角等于30°,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判断可知,光线在cd面上不可能发生全反射,肯定能从cd面射出玻璃板且折射角为60°,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A.光线与容器内壁相切,光路图如图1所示,设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iA,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
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故A错误;
B.光线A在柱形容器中通过的距离为
光线A在柱形容器中传播速度为
则光线A射入柱形容器后折射出去的时间为
故B错误;
C.平行于MN的光线射向容器,在容器外壁的入射角为iB,折射角为r′,如图2所示,由折射定律得
光线恰好在容器内壁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光路图如图所示,则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解得

故C错误;
D.设光线B到MN的距离为d,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d=R1siniB=R2
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B.入射光线顺时针偏转时,经ac面的折射,光线以小于45°角射到ab面上。开始时,偏转角越大,ab面上光线的入射角就越小,当偏转到某一角度时,光线将垂直入射到ab面,入射角为0°;在此之后,光线的入射角将变大。按题目所给的条件,开始时ab面上没有光线射出,即棱镜的临界角小于或等于45°,因此在顺时针偏转过程中,当偏转到一定的程度时,光线对ab面的入射角会小于临界角,此时有光线穿出ab面。进一步考虑哪一种光线先射出ab面。在组成白光的七种色光中,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经ac面后的方向改变最小,对ab面的入射角改变最大,即红光在几种色光中入射角最小。从折射率最小还可得出的另一结论,即光的全反射角最大。将这两点结合起来,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红光的全反射角最大而入射角最小,因此将最先射出。故A正确,B错误;
CD.入射光线逆时针偏转时,这时将发现偏转后光线对ab面的入射角增大了,根本不可能射出ab面,故CD错误。
故选A。
12.A
【解析】
【详解】
A.由于出射光束OP中只有a光,所以b光发生了全反射,则有
根据公式
可知
即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A正确;
B.根据折射率公式
可得
B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特性可知,ON光束中即有a光,又有b光,C错误;
D.根据折射率公式得
D错误。
故选A。
13.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图甲,两人合作绘制振动图像,女同学的笔尖做往返的直线运动,由于纸带的匀速运动,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是正弦曲线。故A错误;
B.如图乙,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值,发生共振。故B正确;
C.如图丙,绳子中传播的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是横波。故C错误;
D.如图丁,蜂鸣器在头顶快速转动,声源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几米外的观察者会观测到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
E.如图戊,实用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故E正确。
故选BDE。
14.ABD
【解析】
【详解】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故A正确;
B.由折射定律得
可得
因此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为
故B正确;
C.设临界角为,则有
可得
故C错误;
D.为了使从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反射光线不能在顶面发生全反射,则底面反光膜至少为
故D正确;
故选ABD。
15.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线靠近玻璃砖的直边时,会发生全反射,没有光斑,且当入射光与BC垂直时,光线不发生偏折,在光屏上没有彩色光斑,故A错误;
C.由于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的折射率小,红光通过半圆形玻璃砖后的折射角比紫光的小,则点光源在A点时,光屏上的红色光斑在紫色光斑的上方,故C正确;
B.由光的折射、全反射规律及几何关系分析可知,点光源从B点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光屏上红色光斑的移动范围比紫色光斑的大,故B正确;
D.点光源在A点时,光线通过长方体玻璃砖后会向上发生移动,若撤去长方体玻璃砖,光屏上的红色光斑将向下移动,故D错误。
故选BC。
16. 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线将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
17.全反射
【解析】
【详解】
我们常说的“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18. 内窥镜 把光传送到人体内部进行照明 把体内的图像传出供医生观察 光纤通讯 容量大 衰减小 抗干扰能量强 二十亿路电话 一千万路电视
【解析】
【分析】
【详解】

19. 不能 越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作出光路图
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角i=60°,折射角r=30°,根据折射定律得
(2)[2]
如图由几何关系可得,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由临界角的关系式可得
则,所以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
[3]折射光线在弧面AMB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则需要入射角增大,所以入射光线与AO边的夹角越大则越容易使折射光线在弧面AMB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20.(1)(2)
【解析】
【详解】
(1)光束P的入射角为450,折射角为600,因此玻璃对P光束的折射率为:
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
玻璃对Q光束的折射率为:
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
两束光穿过玻璃的时间差为:
(2)P光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C满足:
因此要使光线刚好发生全反射,可以逆时针旋转角度:
或顺时针旋转角度:
21.①②
【解析】
【详解】
①设水深为h,前进R=4m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物体发出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全反射,则此时人看不到物体了,根据几何知识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②由,,解得;
【点睛】解决光学问题的关键要掌握全反射的条件、折射定律、临界角公式、光速公式,运用几何知识结合解决这类问题.
22.(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1)(2)(3)作出两种情况下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在A处发生全反射故有
由于出射光平行可知,在B处射出,故
由于
联立可得
23.(1)2;(2)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设光射到P点处恰好发生全反射,临界角为C
由几何分析可得此单色光在玻璃砖中全反射的临界角,又有
可得该玻璃砖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
(2)光在玻璃砖中的最短传播距离
又有
可得最短传播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