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用双缝干涉仪测量光的波长-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用双缝干涉仪测量光的波长-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6 21: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用双缝干涉仪测量光的波长
一、选择题(共14题)
1.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单缝、滤光片、双缝
B.测量时测量头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应与条纹的中心对齐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测量过程中误将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波长测量值偏大
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选用缝间距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  )
A.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 B.滤光片、双缝片、单缝片
C.偏振片、单缝片、双缝片 D.双缝片、偏振片、单缝片
3.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A.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B.减小光源到双缝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4.如图甲所示,是一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在空气里完成该实验得到如图乙的实验现象,在不调整实验装置的情况下,仅把该装置放在另一种透明介质里得到不同的现象则(  )
A.空气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B.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C.空气和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一样多
D.条纹数目多少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现将折射率为的透明薄膜遮住上方的条缝,则屏上可以观察到(  )
A.干涉条纹向上移动,条纹宽度不变 B.干涉条纹向下移动,条纹宽度变窄
C.干涉条纹向上移动,条纹宽度变宽 D.干涉条纹不移动,条纹宽度不变
6.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双缝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7.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装置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  )
A.a单缝、b滤光片、c双缝、d光屏
B.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C.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D.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8.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为单色光源,为一平面镜。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设光源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和,光的波长为。则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为一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光源为白炽灯泡,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取下滤光片,光屏上将出现彩色的干涉条纹
B.将单缝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减小
C.将双缝间的距离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D.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光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10.图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从左到右依次放置①光源、②红色滤光片、③、④、⑤遮光筒、⑥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分别是双缝、单缝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
C.应先放上单缝和双缝,再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
D.测出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1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A.单色光a、b从玻璃进入空气,波速变大,频率变大
B.单色光a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b通过玻璃砖所需时间
C.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b首先消失
D.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二、多选题
1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14.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的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B.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双缝换为间距更小的双缝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测量过程中误将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波长测量值偏大
三、填空题
15.光的干涉实验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杨氏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______。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激光的波长。将一束激光照在双缝上,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平行且等宽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该同学测得双缝间距为d(每个缝的宽度很窄可忽略),光屏到双缝的距离为L,经测量得出5条亮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图乙中的条纹是因为激光发生了______(填“干涉”、“衍射”)现象而产生的,经计算该激光的波长为______。
17.如图所示是用激光器、缝间距可调节的双缝屏、光屏等器材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装置.实验中用激光照射双缝,其目的是产生________相同的两束光;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只调节双缝间隙Δs,其它条件不变,应使Δs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如果将红光换为紫光,其它条件不变,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8.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图,光源S到缝、的距离相等,为、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用波长为500nm的光实验时,光屏中央处呈现中央亮条纹(记为第0条亮条纹),P处呈现第2条亮条纹。当改用波长为400nm的光实验时,P处呈现第___________条__________(填“明条纹”或“暗条纹”)。为使P处呈现第2条亮条纹,可把光屏适当________(填“向左平移”或“向右平移”)。
四、解答题
19.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激光的波长”实验中;如图甲所示,若将激光束照在双缝上,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图乙图样的平行且等宽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为测量该激光的波长,测得双缝间距为d(每个缝的宽度很窄,宽度可忽略),光屏到双缝距离为L,现使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条纹的中心对齐,经测量得出5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a,求该激光的波长。
20.某同学按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了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将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实验仍能成功吗?为什么?
21.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3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1.0m,用红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如图甲所示,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8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i)求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Δx
(ii)求红色光的波长入(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ii)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红色光改成绿色光,条纹间距将变大还是变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A错误;
B.测量时测量头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应与条纹的中心对齐,B正确;
C.由
可知,干涉条纹间距只与双缝间距d、双缝到屏距离L有关,与单缝、双缝间距无必然关系,C错误;
D.测量过程中误将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偏小,波长测量值偏小,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双缝干涉实验是让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让白炽灯灯光通过滤光片形成单色光,再经过单缝形成一个线光源,然后通过双缝形成相干光,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故合理的顺序是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ACD.由图可知,亮纹的宽度变大了,根据相邻两个亮(暗)纹间距
可知,若想增大亮纹宽度,可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增大波长或减小两个双缝间的距离d,而根据
增大波长相当于减小光的频率,因此A正确,CD错误;
B.改变光源到双缝的距离,不会改变条纹的宽度,B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把该装置放在另一种透明介质里,则光的波长变短,则根据
可知,条纹间距变小,则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遮住上方缝前,干涉条纹的中央明纹到两缝的光程相等,当透明薄膜遮住上方的一条缝后,等效为通过上方缝的光的光程变大,中央明纹只有向上移动,才能使中央明纹到两缝的光程仍相等,由可知,条纹宽度不变。
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双缝应紧挨着遮光筒,且位遮光筒的前方,即图中的丙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为了获取单色的线光源,光源后面是滤光片、单缝,然后通过双缝在光屏上产生干涉图样,则后面是双缝、遮光筒和光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源S发出来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相当于从发来的光,因此两个相干光源之间的距离为2a,如图所示
根据
可得
故选C。
9.A
【解析】
【详解】
A.取下滤光片,不同的色光干涉,在光屏上将出现彩色的干涉条纹,故A正确;
B.若单缝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由于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则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不变,故B错误;
C.根据
知将双缝的距离d增大,则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故C错误;
D.根据
知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光的波长变小,则光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中心的距离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
【详解】
A.③、④分别是单缝、双缝,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将双缝的距离减小,则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增大,故B正确;
C.应先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沿轴线,再放上单缝和双缝,故C错误;
D.条亮纹,则有个间隔,故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故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A.光由玻璃进入空气传播时,频率不变,波速增大,波长增大,选项A错误;
B.在真空中光线a与法线的夹角大,根据光路可逆性,由折射率公式
得光线a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传播速度小,所以在玻璃砖中,相同的路程光线a所用的时间长,选项B错误;
C.增加入射角θ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选项C错误;
D.光线a的折射率,说明光线a的频率高,根据
光线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选项D正确。
故选D。
12.AC
【解析】
【详解】
光的干涉现象中,条纹间距公式,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红光波长大于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增大,故A正确;蓝光波长小于黄光波长,则条纹间距减小,故B错误;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增大,故C正确;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减小.故D错误.
13.ACD
【解析】
【详解】
A. 根据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λ可知,改用红色激光,波长变大,则条纹的间距变大,选项A正确;
B. 根据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λ可知,改用蓝色激光,则波长变短,则条纹的间距变小,选项B错误;
C. 根据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λ可知,减小双缝间距d,则条纹的间距变大,选项C正确;
D. 根据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λ可知,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即l变大,则条纹的间距变大,选项D正确;
E. 根据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λ可知,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对条纹间距无影响,选项E错误.
14.ABC
【解析】
【详解】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的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选项A正确;
B.根据可知,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红色,红光波长大于紫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选项B正确;
C.根据可知,将双缝换为间距更小的双缝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选项C正确;
D.测量过程中误将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测得的条纹间距变小,则根据波长测量值偏小,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5. 托马斯·杨 波
【解析】
【分析】
【详解】

16. 干涉
【解析】
【详解】
[1] 一束激光通过两条狭缝的挡板上,狭缝相距很近,光波会同时传到狭缝,它们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在后面的空间相互叠加,就发生了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2] 干涉条纹中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
由题意知
带入可得
17. 频率 减小 减小
【解析】
【详解】
实验中用激光通过双缝,双缝的作用是形成频率相同的相干光源;由条纹间距干涉知,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应使得双缝间距离缩小;如果仅将红光激光器换为黄光激光器,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小.
【点睛】
: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频率相同的光,双缝的作用是得到相干光源,由条纹间距干涉知,如何改变条纹间距。
18. 3 暗条纹 向右平移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由波的干涉规律,P处呈现第2条亮条纹
当改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
可知P处呈现第3条暗条纹
[3]由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
当改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则有

所以应有
即光屏应向右平移。
19.
【解析】
【详解】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变形为
其中
解得单色光的波长
20.能,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实验仍能成功,因为干涉条纹是双缝发出的光叠加的结果,双缝后面的区域处处存在叠加,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时,根据
L变小、d、λ均没变,只是条纹间距变小
21.(ⅰ)2.364mm;(ⅱ);(ⅲ)变小
【解析】
【详解】
(i)图乙手轮固定刻度读数2mm,可动刻度读数为
图乙手轮上的示数2.320mm;图丙手轮固定刻度读数为18.5mm,可动刻度读数为
图丙手轮上的示数18.870mm;所以有
(ii)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ii)因为绿色光的波长比红色光的波长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红色光改成绿色光,由可知条纹间距将变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