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多趣的夏日》教学设计
课型:歌唱、欣赏课 课时:1 课时 授课人:
教材:花城版四年级下册第12课
一、教材分析:
第12课《多趣的夏日》是四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的曲目都与夏日有关,也是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检查复习,本单元总共有三节学习内容:
《可喜的一天》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四四拍,中速,弱起小节,歌曲分为主歌(第一乐段)和副歌两部分,主歌包含两个平行乐句(前乐句4小节、后乐句6小节),旋律微微波动,节奏细密轻快、情绪欢快,充满了朝气,是一首二声部的童声合唱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四二拍,节奏稍快,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富有诗情画意,二声部的童声合唱曲,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两个小乐句采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
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作曲家是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舞曲速度很快,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子的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和铜钹的音乐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全曲为A—B—A三部曲式。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敏捷,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思维见解,在歌曲的演唱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唱,喜欢有互动的、有创编空间的音乐课堂。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曲和乐曲的创作背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启发学生做一个勇敢善良、热爱生活的好少年。
过程与方法:2.能在聆听和声、律动游戏和师生合作演唱等方法学唱歌曲二声部;能够听辨管弦乐曲主奏乐器定音鼓和铜钹在乐曲中位置。
知识与技能:3.能够对歌曲二声部有音高概念,用正确地歌唱状态演唱歌曲;能以自己的律动方式表达管弦乐曲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复习主歌副歌结构概念,对歌曲的二声部有音高概念。
2.通过欣赏管弦乐曲,了解西洋乐器定音鼓和铜钹的音色特点。
五、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PPT、塑料杯、纱巾。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一:
1.一起来跳杯子舞
2.初次体验歌曲情绪
揭示课题:同学们,这首活泼地歌曲叫做《可喜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杯子舞游戏练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初次体验歌曲情绪。】
(二)学唱歌曲
1.提问:(1)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演唱形式演唱?(2)说说你认为最能表达快乐心情的乐句!
2.复习主歌副歌概念
3.哼唱歌曲“副歌”部分的高声部
4.师生接唱高低音,找出三度音程,引出低声部骨干音
5.学唱低声部,感受和声
6.师唱高声部,学生听着琴声唱低声部,师生配合学唱“副歌”二声部
7.加词演唱唱第一段,“主歌”一起唱,“副歌”师唱低声部,生听着琴声唱高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接唱找出下方三度音、师生合作唱高低声部,让学生对歌曲的二声部产生音高概念。】
(三)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四)创编表演
播放老师录制的综合视频:高声部、低声部、杯子舞,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练习,也可以用其他物品一起进行表演。
(五)启发思考
师:同学们,歌曲还有第二段,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演唱吗?除了杯子可以伴奏,还有什么物品可以和你一起有节奏的唱歌呢?开动你的小脑筋,大胆地去想象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综合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创编的能力。】
游戏二:
1.纱巾舞律动
2.初次体验歌曲情绪
揭示课题:同学们,这首优美的地歌曲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
【设计意图:通过纱巾律动练习,体验歌曲的旋律美。】
(六)学唱歌曲
1.分析歌曲结构
2.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3.听音程,唱低音
4.听音程,唱低声部旋律
5.师生合作唱歌曲第一段,:“主歌”师生接唱,“副歌”听着琴声唱低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听唱音程,让学生对歌曲的二声部产生音高概念。】
(七)创编表演
播放老师录制的综合视频:高声部、低声部和纱巾舞律动,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也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纱巾一起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综合学习,感受合唱的旋律美,提高学生自主创编的能力。】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九)启发思考
师: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哪些歌曲是主歌副歌结构的吗?老师给你们布置小作业,课后搜索起来吧。
游戏三:
听一听:下面分别两组乐器的声音,哪个声音最像打雷声?哪个声音最像闪电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乐器声音,联想大自然“雷鸣”、“电闪”的景象,初步认识西洋打击乐器定音鼓和铜钹】
(九)认识西洋打击乐器 (播放视频)
1.定音鼓——音色柔和、丰满
2.铜钹——音色响亮、强烈
(十)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结构
出示图谱欣赏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听到雷鸣声的时候,学生可以拍桌子来表示,听到电闪声的时候,可以拍拍腿,问号处的地方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
乐曲结构:引子+A段+B段+A(再现)+尾声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提示,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引导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
(十一)启发思考
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8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乐曲描绘出怎么样的场景呢?课后用画笔描绘或者文字表达出来吧!
(十二)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歌曲《可喜的一天》、《让我们荡起双桨》和一首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作曲家们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谱写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我们感恩生活,一起享受这美好时光吧!
【设计意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用旋律、歌声等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启发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勇敢善良、热爱生活的好少年。】(共32张PPT)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可喜的一天》
第12单元 多趣的夏日
《雷鸣电闪波尔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活泼的、快乐的
第一页
第二页
可喜的一天
副歌
二声部童声合唱
主歌
低
高
歌曲的高潮部分
歌曲的开始或者中间
可喜的一天
A(主歌)
B(副歌)
4小节+6小节
4小节+4小节
第一页
第二页
可喜的一天
弱起小节
副歌
主歌
低
高
副歌
高声部
可喜的一天
腰背挺直 保持微笑 用“wu”哼唱
可喜的一天
la sol fa mi re mi fa sol
fa
mi
re
聆听
三度音程
可喜的一天
la sol fa mi re mi fa sol
fa
mi
mi
re
do
do
re
聆听
高
低
ti
副歌 低声部
可喜的一天
可喜的一天
第一页
第二页
可喜的一天
弱起小节
二声部童声合唱
主歌
低
高
副歌
可喜的一天
[苏联]多尔玛夫斯基词[苏联]肖斯塔科维奇曲
综合
表演
同学们,歌曲还有第二段,你能想到用什么方式来演唱歌曲?除了杯子,你还想到了什么物品?开动你的小脑筋,大胆去想象吧!
启发
思考
请同学们准备一块纱巾或者柔软的布
纱巾图片
律动
游戏
纱巾律动视频
律动
游戏
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一页
第二页
二声部童声合唱
弱起小节
主歌
副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副歌
高
低
高
低
让我们荡起双桨
高
低
高
低
副歌
第一页
第二页
二声部童声合唱
主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副歌
综合
表演
让我们荡起双桨
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哪些歌曲是主歌副歌结构的吗?
老师给你们布置小作业,课后搜索起来吧!
启发
思考
雷鸣
电闪
雷鸣
1
2
3
定音鼓
1
音色柔和 丰满
电闪
1
3
2
铜钹
2
音色响亮 强烈
引子 + A段 + B段 + A(再现)+ 尾声
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
雷鸣电闪波尔卡
【奥】约翰·施特劳斯 曲
启发
思考
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8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乐曲描绘出怎么样的场景呢?课后用画笔描绘或者文字表达出来吧!
多趣的夏日
歌唱《可喜的一天》
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