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
《西风的话》
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X X X X X X │ X - X -│
4
4
右左 右左 合 合
ta ta ti ti ti ti ta a ta a
1、这首歌曲的速度是?
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
A 慢速
B 中速
A 歌唱地
B 忧伤地
黄自,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管弦序曲《还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旗正飘飘》《抗敌歌》、艺术歌曲《花非花》《玫瑰三愿》等。
黄 自
(1904.03 -1938.05 )
音乐家介绍
根据提示音高哼唱“u”
5 - - - │ 5 - - -│ 3 - - - │6 - - - │
6 - - - │ 2 - - -│ 5 - - - │3 - - 0 │
5 - - - │ 3 - - - │ 4 - - - │2 - - 0 │
1 - - - │ 5 - - - │ 5 - - - │ 1- - 0 ││
4
4
唱“u”
1=F
5 - 5 - │ 5 - 4 -│ 3 - 3 - │6 - - 0 │
6 - 6 - │ 2 - 5 -│ 5 - 6 - │3 - - 0 │
5 - 6 - │ 3 - 6 - │ 4 - 3 - │2 - - 0 │
1 - 1 - │ 5 - 4 - │ 5 - 5 - │ 1- - 0 ││
4
4
唱“u”
1=F
演唱歌谱并画一画歌曲旋律线
5 5 5 1 35 │ 5 - 4 -│ 3 3 32 17 │ 6 - - 0 │
4
4
6 6 67 12 │ 2 - 5 -│ 5 5 67 12 │ 3 - - 0│
4
4
5 5 65 43 │ 3 - 6 -│ 4 4 32 35 │ 2 - - 0│
4
4
1 1 17 65 │ 5 - 4 - │ 5 5 54 32 │ 1 - - 0│
4
4
级进、跳进
2 5
6 4
3 6
5 5
5 4
5 2
歌曲的节奏特点
X X X X X X │ X - X -│
4
4
ta ta ti ti ti ti ta a ta a
X X X X X X │ X - - 0│
ta ta ti ti ti ti ta a a
演唱《西风的话》歌词
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
思考:
乐句1
乐句2
乐句3
乐句4
请挑选合适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想一想:
歌曲《西风的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启示:
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西风的话》
4
4
拍
4个乐句
中速
歌唱地
级进、跳进
歌谱、旋律线
节奏特点
黄自
珍惜时间
热爱生活
小朋友们,再见!第六课《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课型:音乐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授课人:
教材:花城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用“西
风”之口,描写了一年以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这首歌曲为F大调,一段体结构,全曲由4个乐句构成。歌曲旋律优美,亲切自然,非常适合学生演唱。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知识积累,能较好地把握音乐要素中的速度、力度、音高,基本能够感受乐句的划分,具有比较强的表演欲望,他们愿意去探索、积极去创新、渴望被关注,所以本课我从视觉、听觉、演唱等多方面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不同时间和节气的变化,感受秋天的景色美,学会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过程与方法:能以聆听、感受、对比、探究的学习方法,体验并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学会划分乐句并找出本曲节奏特点;能较好地表现歌曲中的音乐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声情并茂地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验歌曲旋律的韵律美;准确表现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PPT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收信—视频导入。聆听歌曲背景音乐,欣赏秋天美景视频。
思考:是哪位神秘的爷爷寄来的信呢?
【设计意图:通过请全班同学“收信”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接着在欣赏秋天美景视频的过程中引出西风,自然地导入课堂。】
新课学习
1. “律动”风。跟歌曲伴奏用动作模仿风的节奏。
4/4 X X X X X X X - X -
例: 右左 右左
腿 腿 脚脚 脚脚 手 手
【设计意图:通过身体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感受歌曲的韵律特点和情绪,让学生能放松身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歌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聆听”风。播放全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速度:中速
情绪:歌唱地
【设计意图:音乐是聆听的艺术,通过“聆听”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听觉能力,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3.“了解”风。介绍歌曲《西风的话》的曲作者黄自。
黄自,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培养来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管弦序曲《还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旗正飘飘》《抗敌歌》、艺术歌曲《花非花》《玫瑰三愿》等。
4.“歌唱”风。
(1)唱“u”模仿西风的声音。
A、用“u”哼唱每一个小节第一个音作为长音。(提醒学生演唱注意声音要饱满、注意力度变化记号。)
B、用“u”哼唱每一个小节第1个音和第3个音作为长音。
C、师生合作,学生唱长音“u”,教师哼唱全曲。
(2)唱歌谱。随着音乐边唱歌谱边用手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走向及韵律美。
A、级进、跳进。
跳进:2-低音5,低音6-4,4-低音5(提醒学生注意音准)
B、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是?
4/4 X X X X X X X - X -
(3)唱歌词。
A、初唱歌曲。跟范唱轻声演唱歌曲。
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4个乐句)
B、第二次演唱。注意连线、换气、力度记号的变化。
C、跟伴奏演唱。
注意最后一句速度要渐慢。
(4)乐器伴奏。挑选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地“歌唱”风,从哼唱到歌谱再到唱歌词、划分乐句,让学生在音乐演唱中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及创造能力。】
5.“感悟”风。
思考:歌曲《西风的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学生发挥想象力并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感悟”风,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音乐感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
课外拓展
表现秋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秋天可以是金色的,秋天可以是忧伤的,秋天可以是硕果累累的,秋天也可以是歌声飘扬的,你还知道哪些表现秋天的歌曲?请找一找秋天的歌曲吧!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西风的话》,歌曲描绘了孩子们的成长和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这首歌曲启发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和对生活的热爱!下次再见!
【设计意图:在理解音乐和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秋天,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大胆发挥想象、表达情绪,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