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时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时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23: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检测
一、单选题
1.某论文引用了苏联工业化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央水电站》、《动力》;反映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作品《被开垦的处女地》、《磨刀石农庄》;反映苏联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作品《他们为祖国而战》、《青年近卫军》等据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战时共产主义的政治宣传 B.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苏联文艺的思政教育功能 D.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
2.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说明
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 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 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
3.美国于二战期间提供约1000亿美元军用物资给苏联、英、法、中等盟国。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部分在盟军领土上的军事基地租借权。这种情形
A.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B.推动了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C.延续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D.意昧着新政取得一定成效
4.到9月中旬时,德国人已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正当士兵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时,两支苏联集团军从东渡过了伏尔加河,对德军形成了钳形包围。这一战役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D.迫使德国最终投降
5.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历史带来了空前灾难,造成了巨大破坏。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B.战后才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国家
C.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 D.战后都形成了国际关系新秩序
6.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指出,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7.当我们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来审视两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发现它们在起源上不仅存在着共性,有着极为不同的个性。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个性”的是
①极端民族主义恶性发展
②西方国家行缓靖政策
③大战经历了从亚洲到欧洲再到全球的发展阶段
④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宣布:“把德国的全部武装力量解除并予以解散;永远解散一再图谋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德国总参谋部;没收或销毁德国全部军事装备;消灭或管制德国全部可用于军事生产的工业;公正、迅速地惩处一切战争罪犯并对德军造成的破坏索取实物赔偿;废除纳粹党、纳粹的法律、组织和机关…。”这些规定表明
A.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B.三国协商对德作战一致行动
C.战后建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D.协商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9.“从乔治 凯南的‘遏制论’到尼克松的‘不战而胜论’,从里根的‘促进民主运动论’到布什的‘超越遏制论’,美国的主要目标始终没变。”美国的“主要目标”是
A.对苏联采取孤立政策 B.维护其霸主地位
C.与苏联军事对抗 D.对苏联“和平演变”
10.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之后不久,当时美国一本漫画描述了这样的故事:里德·理查兹等四人意外获得超能力,他们驾着太空飞船,冲出地球去到月球,碰到了象征苏联间谍的红色魔鬼和超级猿猴。这一情节引起很多美国人的共鸣。这表明当时
A.美国存在恐苏反苏情绪 B.美国航天科技超越苏联
C.美苏两国进行文化冷战 D.苏联处于美苏争霸上风
11.在1948年6月开始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中,苏联对西柏林的封锁只限于水、陆交通,--直开放着空中通道;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经过双方秘密会谈,1949年5月12日,苏联取消了封锁。这表明此时
A.美苏极力避免正面交锋 B.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焦点
C.美苏对抗限于经济领域 D.美苏意在改变柏林的现状
12.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起了“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运动。之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宣布启动“战车计划”,准备用四颗氢弹在北极圈以北的阿拉斯加州开辟一个宽300英尺的港口。1959年,美国政府启动“土地神计划”,计划引爆1万吨的核弹,炸开新墨西哥州的盐层,储存热能,用于发电。这反映出
A.美国改造自然的成效显著 B.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C.民众和平利用核能呼声高 D.美国扩张实力愿望强烈
13.“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的这次演说
A.确立了美苏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
B.揭开了美国及其盟友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的序幕
C.宣示了力主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出台
D.标志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14.1980年美国提出向太空发展的“高边疆”战略,该战略符合美国打破核僵局、夺取对苏军事优势的需要,因此受到美国统治集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重视。1982年7月,里根发布总统指令,规定美国太空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宇宙防御”";1987年9月,里根政府出台了“第二阶段战略防御系统计划”。由此可见“高边疆”战略
A.导致美苏之间的军备竟赛更加剧烈 B.把美国的工作重心由发展经济转到发展科技上来
C.推动法国等西欧国家加大科技发展的投入 D.导致苏联经济的滑坡
15.《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陆军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1934年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向议会提交第一份《弥补国防缺陷报告》,指出需要陆军建立一支远征军,用以保护低地国家,履行“大陆义务”,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个月,“大陆义务”才被英国政府正式接受。首相张伯伦对于英国承担“大陆义务”是极其勉强的,他表示,“我相信如果只要外交部多加重视,重整军备与同德意搞好关系的双重政策能够使我们安全度过危险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为,陆军的领导者应该为一战期间西线发生的恐怖杀戮负责。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陆军始终难以发展壮大。有人指责政府和害怕遭受空袭而偏宠空军,实际上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允许三个军种都得到同样的待遇。英国政府一直存在这样的想法:法国要承担陆地上的义务,英国主要承担海上和空中的义务。然而,英国政府绝不会想到法国会像后来现实中那样迅速的溃败。
——摘编自耿志《“大陆义务”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陆军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陆军难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陆军政策。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引发了对日本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其直接缘由是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主要措施是在钢铁、彩电、汽车、电信、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上提高关税,打压日本对美出口。1985年,美国要求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升值,贸易战达到高潮。“广场协议”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停滞。
——摘编自华若筠、谢孟希《日美贸易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加深了美苏间的矛盾。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美苏全面贸易战开打。美国在高端技术农产品、军事设备、电子、通讯、化工等领域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等政策,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一系列制裁使苏联经济实力大幅下降。同时,在外交领域,美国联合西欧及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联合贸易制裁;在政治领域,美国利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联合欧日等国,同时通过与中国加深外交与经贸合作来匹配对苏联的经济技术封锁;在文化领域,美国对苏联及其影响下的各国进行文化战略渗透,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精神。
——摘编自张明、陈骁等《美国贸易战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美贸易战相比,美对苏贸易战的不同,并分析不同原因。
1.C2.A3.B4.B5.D6.D7.C8.A9.B10.A11.A12.D13.B14.A15.C
16.(1)原因:传统军备观念的影响;民众的和平主义呼声;政府的绥靖政策;经济大危机使得英国财政亏空;英国寄希望于法国陆军。
(2)简评:不利于英国陆军力量发展,造成战场失利;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对敌:为二战后各国各军种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
17.(1)特点:美国处于主动地位;持续时间长;主要在关键产业领域进行;以提高关税为手段。
(2)不同:借助苏联入侵阿富汗发起;经济领域采取禁止贸易;通过外交、政治、文化多领域配合;联合第三方势力。原因:美苏争霸;美苏间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差异;苏联综合力量强;苏联进行的是入侵战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