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23: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西方人解释“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大体先后提出过三种理论:宗教动因说,即葡萄牙寻找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王国,共同夹击阿拉伯人;寻找黄金、香料说,强调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冲动;近期有学者强调,“地理大发现”的动机是得到粮食、燃料等大宗商品。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A.是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B.主要得益于宗教传播的精神动力
C.意在探寻黄金,抑制物价上升趋势 D.缓解了当时欧洲严重的农业危机
2.19世纪40—50年代,李善兰、王韬、张福僖等人先后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科学著作:《几何原本》《植物学》《光论》等。这一时期译介工作的开展( )
A.带有浓厚地半殖民地色彩 B.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C.促进了维新思潮迅速兴起 D.推动了中国科技走向近代
3.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二战后初期,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4.“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 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
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 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5.《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之比较一兼析伏尔泰对儒学的误读》中写道:“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但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之所以如此.缘于伏公出于当下贬抑基督教伦理褒扬“孔子道德”、标举"文明战胜野蛮”以及宣扬开明君主制的需要面对《赵》剧和儒学产生的有意误读。”可见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C.以我为主借鉴改造 D.有意篡改为我服务
6.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两本重要书籍统计信息表,该表反映出
书籍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译著 中外学者合译 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 甲午战争以前 139部 123部 38部
《译书经眼录》 20世纪初年 35部 33部 415部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 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思湖
C.“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 D.救亡图存运动助力社会转型
7.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这些“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遭到了西班牙殖民入侵 B.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C.商品大量输往美洲地区 D.从根本上改变海禁政策
8.下表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时间 英国工业产值 出口额
1740年 2 420万英镑 630万英镑
1770年 3 690万英镑 1 120万英镑
1800年 6 820万英镑 2 350万英镑
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 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
9.西方交际舞在近代传入中国时,很长时间里并不被中国人接受,守旧者认为这“有伤风化,非比寻常”。而随着跳舞潮流“由领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俱碎”。这一变化
A.反映了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缩小 B.表明了传统观念彻底瓦解
C.表明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 D.推动了社会心理走向开放
10.据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在大多数城市为人们所接受。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放与发展影响消费行为 B.社会习俗发生剧变
C.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深远 D.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11.2018年3月,“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由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截至2018年12月底,除日本以外的其他10个国家对协定国几乎废除了所有的关税,日本也废除了100%的工业产品和82.3%的农林水产品的关税。这些做法
A.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B.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
C.顺应了贸易自由化潮流 D.加强了成员国政治合作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交流、文化碰撞、社会形态冲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由此
A.世界开始走向联合 B.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1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业革命后发生的世界市场使“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作者主要在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C.形成了东方原料、西方产品的基本格局
D.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
14.“中山装没有采用开放式的敞领,而是采用关合式的立领,这种形式的设计一方面是源于中山装所借鉴的西式军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了服装领型的选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山装的这种设计
A.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 B.带有反专制的意义
C.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D.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国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亡图存,第四是民主草命,第五是科学启蒙,晚清西学东淅,从船坚炮利、声光化电,到物竞天择、自由民主,社会反应百态千姿,总的趋势是,受众疑忌逐步消解,反对声音淅趋弱小,西学影日益扩大,推动中国走出传统、走向近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史相关史实,多角度分析西学东淅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试卷第1页,共3页
1.A2.D3.A4.B5.C6.B7.C8.A9.D10.A11.C12.D13.C14.D15.C
16.(1)特点:以传教士为传播媒介;文化交流的内容具有差异性:西学东渐以传播天主教和天文地理为主;中学西传以中国手工业品和传统文化为主;文化交流具有同时性、平等性和融合性。
(2)影响:扩大了西方宗教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17.(1)政治上,西、葡王室的支持;社会上,“寻金热”兴起;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上,奥斯曼土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精神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