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选阅读专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选阅读专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7 10: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精选阅读专练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雨天的记忆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了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地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搞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文章第③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2.从全文看,文章第④段回忆内容的叙述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3.文章第④中划线的语句,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这段中的加点词语“猛然抓起”、“冲出”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短文的最后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河(节选)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这是一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
B.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将要去上海,心里很开心,所以看到什么都喜欢。
C.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之情。
7.对第⑨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
B.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与雪弟依依惜别的情形。
C.这句话写出了小伙伴们十分羡慕雪弟,也想与他一起到上海去。
8.乡下生活留给雪弟怎样的童年记忆?( )
A.贫穷、落后。 B.惬意、自然。 C.陌生、冷清。
9.第⑥段提到“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联系上下文,说说雪弟为什么“鼻子发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搔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指____、“风景”指_______、“灵魂”指________。
1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和时间赛跑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6.你认为文题“追赶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3段中“永远”这个词是爸爸反复强调的,强调它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你认为作者真正受益无穷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从文中摘录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 心理 动作 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决心和行动
4.结尾段突出了这件小事给“我”的深刻印象和巨大影响,点明中心。
【解析】

5.父亲去接住在亲婆家的雪弟,雪弟舍不得离开,最后在亲婆的劝说下,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乡去上海上学。
6.B
7.C
8.B
9.因为他要去上海,就剩下亲婆孤独一人,但亲婆为了让他去上学,还是劝他离开。想到这里,雪弟鼻子发酸。
10. 表达对故乡的不舍,以及对未知的好奇。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

11.酸枣树生长在峭崖壁缝上的一捧贫瘠的泥土中;受到风雨、云雾、霜雪、雷电的欺压。
12.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
13. 酸枣树的种子 故乡峭壁上的酸枣树 小酸枣
14.酸枣树的成长经历。
15.通过对比,反衬出酸枣树不爱慕虚荣,甘于平淡的品格。
【解析】

16.珍惜把握每一寸光阴,不虚度时光。
17.为了突出时间是不可逆的,不能从头再来的,应当珍惜有限的光阴。
18.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珍惜一点一滴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使自己一生过的充实,受益无穷。
19. 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来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快, 有时可以快好几步。 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内做出更多贡献,感受更多生活,那么,可以说这个人没有虚度此生。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