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6*骑鹅旅行记(节选)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掺和——和气 正月——正确
B.塞灌——闭塞 血脉——温情脉脉
C.藏戏——宝藏 薄暮——薄弱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栖息(xī) 地域(yù) 漩涡(wō)
B.聊天(liáo) 迁移(qiān) 机械(xiè)
C.支援(yuán) 炊烟(chuī) 挑剔(tì)
D.亲戚(qī) 躲避(bì) 绊倒(pàn)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B.我虽然刚转到这个班,但很快适应了。
C.他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到处炫耀自己。
D.他没有调查研究,就果断地下结论,结果错了。
4.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尼尔斯是一个淘气、爱搞恶作剧的人。这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我从鸡、鹅、猫、牛的话语里听出来了。
B.我觉得尼尔斯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当他明白自己一时半会儿变不回去时,就积极地想办法,去找小狐仙讲和。
C.我觉得尼尔斯虽然有点调皮,但也是一个善良、孝顺的人。他看见大雄鹅要飞走,害怕家里受到损失,担心父母会伤心,所以骑到大雄鹅的脖子上。
D.《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由于之前经常欺负捉弄家里的动物,现在被动物们反击,最后骑着大雄鹅飞走的故事。
5.下列句子中没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B.春尚浅,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花苞。
C.武夷山水岸宛若独具特色的东方威尼斯水城。
D.“你们爱吃腊八粥吗?”“爱!”我们不约而同地说。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找到了小狐仙,可能( )没有多大用处。
2.( )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 )再也不捣蛋了。
3.( )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 )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
三、语言表达
7.修辞手法练习。
(1)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里人很多。(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秦腔(节选)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8.找出文中有关陕西人的外貌描写,用波浪线画出来。
9.读画线句子,你觉得“他们”不识字却能背诵剧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了吗?这五大要素你了解哪些?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绪如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文中□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13.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略
2.B
【解析】
略
3.C
【解析】
略
4.D
【解析】
略
5.D
【解析】
略
6. 即使 也 只要 就 因为 所以
【解析】
略
7. 桂花开了,几十里外都能闻到香味。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 公园里的人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唱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使用,首先要明确相应的修辞手法的含义,然后在进行相应的变化。
第一句中变成夸张句,即加上相应的夸张的手法修饰原句即可。
第二句中改为反问句,即加上相应的反问词,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第三句中加上比喻词即可。注意把什么东西比喻成了什么东西。
第四句中改为拟人句,要注意把蟋蟀当成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形态特征。
故答案为:(1)桂花开了,几十里外都能闻到香味。
(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
(3)公园里的人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唱歌。
8.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
9.秦腔的剧本语言通俗易懂。秦腔的基本内容贴近生活。
10.秦腔、“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羊肉泡馍。示例:我最喜欢牛羊肉泡馍,这是陕西省著名小吃,是用牛羊肉等食材制成的一道美食,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穷,并且还有暖胃的功效。
【解析】
略
11. 形容非常有名。 意想不到的惊喜。 心情很乱,没有头绪。
12.,“ , ! ” 。 :“ ?”
13.徐庶,他的孝顺让我敬佩。
14.示例一:不赞成,原因是曹操的手段不够光明,胜之不武。
示例二:赞成,因为要想在战场上获胜,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招揽人才。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