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7 10: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7*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专心至志  画蛇添足   惟妙惟肖   精兵简政
B.画龙点睛   赞不决口   好高骛远    固若金汤
C.山清水秀  层峦叠嶂   仪态大方   口若悬河
D.诲人不倦  一明惊人  迫在眉捷   形影不离
2.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当水鸟站在她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B.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C.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咽下去。
D.大家都说小平长得像他爸爸。
3.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
B.大家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C.星期三和星期四整整两天,他们一直卧床不起,好像越躺越难受。
4.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救援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受困者全部解救出来了。
B.这豆子非常不好咀嚼,我费尽口舌才吃几个。
C.在学校广播体操比赛中,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名,同学们欣喜若狂。
D.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你再怎么怪他也无济于事了。
二、填空题
5.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 )
(2)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 )
(3)“怎么了,孩子!喂,快来人哪!快拿杯水来!”( )
三、语言表达
6.句子练习。
(1)体会加点词语的共同特点,再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仿写句子。
安静  希望  喜爱  热闹
①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②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两个句子中加点语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因海难而流放到一个荒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航海和冒险中碰到过许多危险。他一点儿也不畏惧。(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 请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 历)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叫唤 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粹 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7.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打上“√”。
8.从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
( )——( )    ( )——( )
9.用“  ”画出描写撒切尔太太动作、神态的句子。
10.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赖,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成了小镇的英雄。
汤姆的冒险心一刻也没有消失过,他知道传说中海盗都会把金银财宝埋藏在干枯的老歪脖树下,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些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1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以____________为线索,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12.选文写了汤姆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次历险。
13.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14.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B
【解析】

3.B
【解析】

4.B
【解析】

5.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细节描写的辨别。
人物细节描写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仔细阅读句子,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判断:
(1)“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这是对波莉姨妈头发的描写,属于外貌描写。
(2)“放下”“摸索”“走”这是人物的动作,属于动作描写。
(3)双引号表示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从句子的内容和语气也可以推测出这是人们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
6. 夸张 考试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连同学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鲁滨逊因海难而流落到一个荒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虽然鲁滨逊航海和冒险中碰到过许多危险,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畏惧。
【解析】

7.祈求 厉 呻吟 碎
8. 祈祷 祈求 搜索 搜寻
9.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10.因为找不到失踪的孩子,所有的人都很悲痛。
【解析】
【分析】
7.
本题考查了选字、词填空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字、词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字、词。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通常表示人们内心迫切地希望某事的达成,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请求: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厉害:意思是剧烈的、强大的、猛烈的本事或手段,指实力高强,具备有某项特殊超凡的能力,形容能做出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多用于比喻人物或其他事物。
叫唤:大声喊叫。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心碎:用于某个事物的绝望或者是失望。
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 请求)他们平平安安”可知,词语“祈求”符合本句语境。
根据词义,结合句子“撒切尔太太病得(厉 历)害”可知,应选“厉”,即“厉害”。
根据词义,结合句子“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叫唤 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可知,词语“呻吟”符合本句语境。
根据词义,结合句子“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粹 碎)”可知,应选“碎”,即“心碎”。
8.
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近义词即可。注意平时的积累。
通过通读文段可知,文中有几对近义词,即:祈祷——祈求;诚心——诚意;搜索——搜寻等,写出两对即可。
9.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可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句子“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可知这是对撒切尔太太动作、神态的描写,按照要求用横线画出来即可。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段意内容的能力,在解答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文段出自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行动。
再通过阅读本段可知,这段话描写了孩子失踪后,镇上的人们祈祷与盼望着两个孩子平安回来以及人们悲痛的心情。
11.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
12. 墓地历险 海盗历险 鬼屋历险
13.C
14.我觉得汤姆·索亚是个聪明、勇敢、富有爱心,敢于冒险的孩子。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文章“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可知,汤姆的三次历险为:墓地历险、海盗历险和鬼屋历险。
13.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的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14.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主人公汤姆聪明活泼,天真淘气;他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喜欢调皮捣蛋,打架逃学,出风头,谈恋爱;梦想着过上海盗式的刺激、冒险生活。读懂文章意思后可知,汤姆是一个聪明、勇敢、富有爱心,敢于冒险的孩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