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3 运算定律
一、选择题
1.与24×29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24×30-1 B.24×30-29 C.24×30-24
2.计算630÷5÷2=630÷(5×2),这是根据( )来计算的。
A.除法的运算性质 B.乘法结合律 C.除法结合律
3.125×7+125=( )。
A.(125+125)×7 B.125×2×7 C.125×(1+7)
4.甲×(乙+丙)=甲×乙+甲×丙表示(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算式25×74×4=74×(25×4)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6.李明把5×(8-△)错写成5×8-△,他的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A.4×8 B.4×△ C.5×8 D.5×△
二、填空题
7.a-b-c=a-(b____________)。
8.(a+b)+c=b+(a+c),这是运用了( )律和( )律。
9.25×29×4=29×(25×4),这里运用了( )律和( )律。
10.36×25×4=36×(25×4),运用了( )律;9000÷125=(9000×8)÷(125×8),这是根据( )。
11.计算404×25时,小明写成404×25=400×25+4×25,是运用( )律计算的;小华写成404×25=101×(4×25),是运用( )律计算的。
三、脱式计算
1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8×71-71×68 460-(224+420÷70) 125×72×8
168+56+532 570÷[(106+179)÷15] 800-[8×(17+28)]
四、判断题
13.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有0。( )
14.92个76和76个92一样大。( )
15.23×4×25=23×(4×25)=2300,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6.在计算25×36时,用25×4×9计算比较简便。( )
17.344-158+41和344-(158+41)的得数相同。( )
五、解答题
18.一本故事书共236页,小红昨天看了53页,今天又看了47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19.“六一”儿童节,学校买来60套演出服,演出服的上装价格是每件56元,下装是每件44元。买这些演出服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20.学校买了故事书和科技书各25箱。故事书每箱12本,科技书每箱18本。学校一共买来图书多少本?
21.水果店购进苹果和梨各18箱,苹果每箱25kg,梨每箱35kg,水果店共购进水果多少千克?
22.电池厂30个工人生产了12000节电池,每节售价2元,把它们每25节装一盒,每4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3.(56+48)÷8可不可以56÷8+48÷8这样算?这只是个猜想。下面,我们就用探究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方法来研究这其中的运算规律吧。
(1)举例验证。请列举两个例子来验证这个猜想。
(2)总结规律。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规律是:
(3)规律应用。请用刚才的运算规律简算下面各题:
(56+48)÷8 175÷15+125÷15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此题可将29写成3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详解】
24×29=24×(30-1)=24×30-24×1=24×30-24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A
【解析】
【分析】
除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计算630÷5÷2=630÷(5×2),这是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计算的。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的性质的掌握。
3.C
【解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此算式有相同因数125,因此可采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
【详解】
125×7+125=125×(7+1)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解析】
【分析】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a×(b+c)=a×b+a×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甲×(乙+丙)=甲×乙+甲×丙表示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情况,熟练掌握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分析】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变成74×25×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即74×(25×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5×74×4
=74×25×4
=74×(25×4)
=74×100
=7400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选:D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6.B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将5×(8-△)的括号去掉,然后再根据算式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
5×(8-△)=5×8-5×△;
即5×8-5×△与5×8-△的结果相差4×△;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根据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a-b-c=a-(b+c)
【点睛】
本题考查减法的性质,掌握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8. 加法交换 加法结合
【解析】
【分析】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
(a+b)+c=b+(a+c),这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点睛】
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乘法交换 乘法结合
【解析】
【分析】
25和29交换,是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又对25×4加上了括号,是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详解】
25×29×4=29×(25×4),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乘法结合 商不变的规律
【解析】
【分析】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
36×25×4
=36×(25×4)
=36×100
=3600
9000÷125
=(9000×8)÷(125×8)
=72000÷1000
=72
36×25×4=36×(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9000÷125=(9000×8)÷(125×8),这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
【点睛】
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的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分析填空。
11. 乘法分配 乘法结合
【解析】
【分析】
404×25=400×25+4×25,可以把404拆成400+4,再用400、4分别和25相乘进行简便计算,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404×25=101×(4×25),这是把404拆成101×4,再把4和25结合起来相乘进行简便计算,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
【详解】
根据分析,小明写成404×25=400×25+4×25,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小华写成404×25=101×(4×25),是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的。
【点睛】
此题考查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知识,关键在于掌握两种规律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12.7100;230;72000;
756;30;440
【解析】
【分析】
168×71-71×68此题可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460-(224+420÷70)此题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125×72×8此题可交换72与8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
168+56+532此题可先交换56与532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
570÷[(106+179)÷15]此题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800-[8×(17+28)]此题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详解】
168×71-71×68
=(168-68)×71
=100×71
=7100
460-(224+420÷70)
=460-(224+6)
=460-230
=230
125×72×8
=125×8×72
=1000×72
=72000
168+56+532
=168+532+56
=700+56
=756
570÷[(106+179)÷15]
=570÷[285÷15]
=570÷19
=30
800-[8×(17+28)]
=800-[8×45]
=800-360
=440
13.×
【解析】
【分析】
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比如:302乘6得到1812,积的中间并没有0。
【详解】
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结果是否一定有0,看具体情况而定。
14.√
【解析】
【分析】
92个76就用76×92;76个92,就用92×76,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依此判断。
【详解】
76×92=92×76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解析】
【分析】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详解】
23×4×25
=23×(4×25)
=23×100
=2300
所以,23×4×25=23×(4×25)=2300,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6.√
【解析】
【分析】
在计算25×36时,可将36写成4×9,然后再计算,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判断。
【详解】
25×36
=25×4×9
=100×9
=900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解析】
【分析】
减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344-(158+41)=344-158-41,与344-158+41的得数不同,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18.136页
【解析】
【分析】
故事书的页数减去两天已看页数的和,即等于还剩下没看的页数。
【详解】
236-(53+47)
=236-100
=136(页)
答:还剩136页没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6000元
【解析】
【分析】
上装的单价加上下装的单价等于一套演出服的价格,再乘套数即可解答。
【详解】
(56+44)×60
=100×60
=6000(元)
答:买这些演出服一共要花6000元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0.750本
【解析】
【分析】
故事书每箱的本数加科技书每箱的本数,再乘25即可解答。
【详解】
(12+18)×25
=30×25
=750(本)
答:学校一共买来图书750本。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1.1080千克
【解析】
【分析】
每箱苹果的重量×苹果的箱数+每箱梨的重量×梨的箱数=购进水果的重量,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
25×18+35×18
=(25+35)×18
=60×18
=1080(千克)
答:水果店共购进水果1080千克。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实际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20箱
【解析】
【分析】
先用电池节数除以25计算出可以装多少盒,再除以4,即等于可以装多少箱。
【详解】
12000÷25÷4
=12000÷(25×4)
=120(箱)
答:一共可以装120箱。
【点睛】
题目中给的30个工人、每节售价2元,这两个条件是多余,读题时理解题意,正确选定条件。
23.(1)举例如下:
(16+4)÷4=20÷4=5,16÷4+4÷4=4+1=5,则(16+4)÷4=16÷4+4÷4。
(27+9)÷3=36÷3=12,27÷3+9÷3=9+3=12,则(27+9)÷3=24÷3+9÷3。
故可推出,两个数的和除以同一个数,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加起来,结果不变。
(2)(a+b)÷c=a÷c+b÷c
(3)13;20。
【解析】
【分析】
(1)举两个例子,分别求出(16+4)÷4和16÷4+4÷4,(27+9)÷3和27÷3+9÷3的结果,再判断结果是否一样。
(2)根据(56+48)÷8=56÷8+48÷8,将56用a表示,48用b表示,8用c表示,代入算式中,即为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规律。
(3)运用已验证的规律计算即可。
【详解】
(1)举例如下:
(16+4)÷4=20÷4=5,16÷4+4÷4=4+1=5,则(16+4)÷4=16÷4+4÷4。
(27+9)÷3=36÷3=12,27÷3+9÷3=9+3=12,则(27+9)÷3=24÷3+9÷3。
故可推出,两个数的和除以同一个数,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加起来,结果不变。
(2)(a+b)÷c=a÷c+b÷c
(3)(56+48)÷8=56÷8+48÷8=7+6=13
175÷15+125÷15=(175+125)÷15=300÷15=20
【点睛】
研究运算规律的方法是,先举例,再总结,并进行验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