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7 08: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半岛都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但两半岛的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农业发展方向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甲、乙两半岛年均温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势高低 D.植被分布
2.与乙半岛相比,甲半岛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 )
A.水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3.制约乙半岛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地震 B.滑坡 C.干旱 D.台风
协同视角是一种打破平衡状态的开放性视角,通过与外部区域进行物质或能量方面的交换,推动各区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多维度的有序结构。协同视角应用于京津冀,可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视角下,医药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协同视角下,各区域( )
A.各子系统互相排斥 B.竞争激烈化
C.产业类别减少 D.利于优势互补
5.京津冀医药行业协同分工为( )
A.北京研发为主 B.天津提供原料
C.河北主导销售 D.京津主营医疗服务
6.协同视角的应用可以帮助京津冀医药企业( )
A.减少劳动力 B.扩大市场范围
C.降低生产成本 D.增强竞争力
读图唐代诗人杜甫主要足迹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各省简称及省会城市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乙——陕——西安 B.丙——宁——兰州
C.丁——鄂——武汉 D.庚——湘——南昌
8.有什么样的山河就有什么样的诗。杜甫曾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关于雪山的诗句,诗中“西岭”的位置最可能在( )
A.甲省 B.乙省 C.丁省 D.己省
9.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有关杜甫诗句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
A.从锋面雨带移动来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发生在甲省
B.在乙省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在丁省写下了“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D.在庚省写下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工业地价变动指数是指一个区域中,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与该地区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之间的差,可以用于衡量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的扭曲程度,指数越大,表明该地区工业用地市场竞争越激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工业部门中,受工业地价变动指数影响最弱的是( )
A.生物医药工业 B.化学工业 C.电子装配工业 D.纺织工业
11.部分金属加工业与工业地价变动指数的关系也较弱,可能是由于其( )
A.生产成本低 B.紧邻原料产地 C.生产占地面积小 D.工业净利润高
12.区域工业地价变动指数的提高将会( )
A.降低第三产业比重 B.降低土地利用效率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辣,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有很多人喜欢吃辣,部分地区的人们嗜辣。下图是某网友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底图绘制的“辣味地图”。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图( )
A.示意了不同等级的区域 B.划分依据为综合性指标
C.各型辣区的边界明确 D.各型辣区内部无差异
14.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有( )
①行政区划②地形③气候④人口迁移⑤经济发展水平⑥地域文化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户往往陷入贫困陷阱,在自发作用下难以实现集体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易地扶贫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陷入贫困陷阱根本上受制于( )
A.地理位置偏僻 B.耕地不足 C.人口密集 D.科技落后
16.易地扶贫后,最先改变的是贫困群体的( )
A.饮食习惯 B.消费水平 C.文化素质 D.就业结构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图示区域中( )
A.区域之间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B.划分的重要依据是地形和河流
C.区域内部差异性显著 D.各区域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
18.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全部为内流河 B.乙区域水资源短缺
C.丁区域土壤肥沃,自然灾害较少 D.丙区域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福建省东部的平潭人,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低矮的石头房屋,窗户较小,房顶瓦片压有石块,名为“石头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与“石头厝”景观相符的图片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石头厝”的特点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房屋低矮—利于采光 B.石头房屋—便于通风
C.石块压瓦片—防大风 D.房屋窗小—保温效果好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传统村落与铁路分布,其中铁路②线修建晩于①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传统村落大多选址河谷南侧,主要考虑( )
A.沿铁路布局,交通便利 B.森林茂密,木材丰富
C.沿河流布局,用水方便 D.减弱强光、高温影响
22.在已有铁路①线的背景下,修建铁路②线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B.经过的河流少,减少投资
C.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 D.裁弯取直,提高火车速度
23.图示地区( )
A.棉花单产全国居首 B.地热资源丰富 C.夏初常有梅雨天气 D.茶叶品质较高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秋时节,东北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有着“中国绿色米都”之称的建三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一碗米”,连着天下粮仓,关系粮食安全。
(1)甲地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从人口与土地资源角度看,该地商品率高的原因是____,在农业技术装备上____。
(2)甲地区盛产优质大米的优势从气候角度看____,从水源角度看____,从土壤角度看____,从地形角度看____。
(3)甲地春天降水少,但农业上并不缺水是因为。
(4)东三省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可以提出哪些治理措施?
25.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1)根据都江堰附近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
(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人口约5.7万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铁、铜、铅、锌、铬、镍、稀土、铍、金刚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稀土资源为最,但其经济发展长期依赖渔业和旅游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资源的商业开发价值提升。自2009年6月21日起,格陵兰岛开始自治。自此,格陵兰政府积极展开招商引资,并实行严格环保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逐步转向矿业。格陵兰自治政府鼓励中国在格陵兰投资,并与中国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开展合作。下图示意格陵兰岛地理位置。
(1)指出格陵兰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2)说明随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资源商业开发价值提升的原因。
(3)指出中国参与格陵兰资源开发的意义。
27.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A 6.D 7.A 8.C 9.D 10.A 11.B 12.D 13.C 14.D 15.A 16.D 17.A 18.D 19.A 20.C 21.D 22.A 23.D
24.(1) 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2) 雨热同期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
(3)春汛或冬季冰雪融化。
(4)黑土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湿地面积减少,冻土层遭到破坏;采取轮作休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水土保持等。
25.(1)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河流在山区流速快,进入平原流速变慢;易发生旱涝灾害;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
(2)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3)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
26.(1)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欠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技术;人口稀少,劳动力、技术人才等缺乏。
(2)格陵兰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大多地区被冰雪覆盖,自然条件恶劣,全球变暖使得寒冷程度下降、冰雪覆盖减少,工程作业条件改善;气候变暖,陆上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难度下降,海上航道增加,尤其是利于北冰洋航道开通,降低进入海外市场的难度和运输成本。
(3)增加国际资源来源通道,提升资源供给安全度;输出资金、矿业设备等,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就业率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7.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