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网站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原因、方式以及需承担的责任
(2)理解个体信息与组织信息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原则
(3)学会分辨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4)知道信息公开的基本形式,理解信息公开对建设信息社会的意义
随着数字化网络的发展,数字化作品的极大丰富与传播,与之相应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发的凸显。在网络生活中,可能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就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课堂导入
任务一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请选择三个题目,分析这些行为正确与否,并说明原因。
一、学习新知:知识产权
视频\一个视频带你看懂知识产权!_好看视频.mp4
一、学习新知:知识产权
视频\你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吗?我们普通人如何保护知识产权?.mp4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一、学习新知:著作权
违反著作权的行为:
如果自行复制一个版权保护的作品,并把它出卖、赠给他人或把它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都是违法行为。
一、学习新知:著作权
一、学习新知:著作权
合理使用著作权的行为:
1.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以上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公有领域是人类的一部分作品与一部分知识的总汇,可以包括文章、艺术品、音乐、科学理论、发明等。
一、学习新知:公共领域
为创作者保留部分权利,既增加创作者作品的流通,又可以寻找适当的法律作为其他人据以创作与共享的基础。
一、学习新知:知识共享
1.下列行为中最有可能侵犯了别人隐私的是( )
A.向陌生人问路
B.把同学的考试成绩告诉其他人
C.借同学的英语词典
D.学习委员收语文作业
练习
B
以下行为违反知识产权的是( )
A.修改未经授权软件中的版权信息
B.参加网络远程教学
C.通过微信与朋友交流
D.到CCTV网站观看网上直播
练习
A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 开始。
1994年 2 月 18 日, 国务院颁布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条例 》 赋予公安机关行使对 计算机信息系统
的 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职权。
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目的是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视频\《网络安全法》:保护我们每一个人.mp4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视频\一图读懂网络安全法.jpg
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实施).pdf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视频\计算机道德规范十条戒律.mp4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视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有什么后果.mp4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中已出现了许多不容回避的道德与法律的问题。下列行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是( )。
A.在使用网络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B.非法潜入网络进行恶性破坏,蓄意窃取或篡改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
C.使用微信聊天时,对网友反唇相讥,任意谩骂
D.制作计算机病毒,在网站上大肆传播
练习
A
蹭网指的是通过非正规途径,利用自己设备中的无线网卡连接到他人无线路由器上网的-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朋友家做客,通过输入WIFI密码连接朋友家的网络是一种蹭网行为
B、蹭网是一种经济的上网方式,应该提倡和推广
C、蹭网是一种盗窃他人通信线路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盗窃罪
D、蹭网是一种安全的上网方式,不会泄露个人隐私,也不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练习
C
关于网络道德规范,下列认知正确的是( )。
A.我要是能制作几个病毒,并攻击学校的所有电脑,该多好。
B.现在的盗版软件很好用,又可以省很多的钱。
C.网上的信息很丰富,我们要仔细辨别,不去浏览不健康和有害的网站。
D.在网上聊天时,因为对方不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可以和他乱聊、乱骂。
练习
C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视频\TED演讲:网络犯罪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什么又是“暗网”? .mp4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视频\人肉搜索视情节可获刑3年.FLV
二、我国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管理体系
我国已经形成了多方 齐抓共管 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由国信办网络与信息安全组、信息产业部、 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等分别执行各自的安全职能,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三、讨论与分析
现在中小学生常因迷恋网络游戏而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甚至旷课逃学、夜不归宿,生活和学习规律被打乱,视力下降,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
1、青少年应不应该上网?说出你的理由。
2、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你觉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