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约7000年前
浙江余姚约6000年前
陕西西安约6000~4500年前
山东泰安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河姆渡遗址耜出土炭化稻谷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河姆渡遗址石磨盘(用于粮食加工)多角沿釜
(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河姆渡遗址鱼镖 刻画猪纹黑陶钵陶猪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河姆渡遗址漆碗陶罐陶灶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河姆渡遗址 (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长江流域)1. 工具——使用骨、木、陶 、石(“新石器”)等制成多种工具,例如耒耜、罐等。2. 生活——A. 原始农业生产:水稻种植;B. 原始畜牧业:猪、水牛的饲养;C. 采集、渔猎(仍占重要地位)3. 居住——干栏式建筑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河姆渡遗址的榫(sǔn)卯建筑构件榫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草编残片
用于干栏式建筑铺垫地板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参考答案:
河姆渡人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已会饲养家禽、会制陶器;
住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的生活。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二、半坡遗址 (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黄河流域)陶纺轮 骨锥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磨制石器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二、半坡遗址 (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盆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二、半坡遗址 (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黄河流域)1. 工具——将石(“新石器”)、骨、木、陶等制成的工具用于生产生活。A. 原始农业生产:粟、麻、蔬菜的种植;2. 生活——狗尾草粟(谷子)史海拾贝中国: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重要中心 谷子属禾本科作物,脱壳前称为“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学名为“粟”。谷子起源于黄河流域,由野生狗尾草进化而来。我国栽培谷子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甲骨文称粟为“禾”,秦汉以粟为五谷之首(禾、稷、菽、麦、稻)。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二、半坡遗址 (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黄河流域)1. 工具——将石(“新石器”)、骨、木、陶等制成的工具用于生产生活。3. 居住——A. 原始农业生产:粟、麻、蔬菜的种植;B. 原始畜牧业:猪、狗、羊、牛的饲养;C. 采集、渔猎(仍占重要地位)D. 原始手工业:麻纺织2. 生活——半地穴式房子河姆渡——干栏式为什么不一样?半坡——地穴式自然环境差异:河姆渡—地势低洼、潮湿温热—防潮通风半坡——冬天寒冷——保暖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三、大汶口遗址(约6000~4000年前,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兽形提梁陶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三、大汶口遗址(约6000~4000年前,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象牙梳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玉铲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异同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化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