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14: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地区:
5.法律依据:
6.内容:
1.时间:
7.结果:
3.特点: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1952年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
提问内容1-3课
4.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8.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 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其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电解铝、家用电器
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还占据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
此外,高速铁路营运总里程达 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5.5万公
里,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 2亿,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1952年GDP
679亿元
中国2020年GDP
1015986亿元
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建立起来的。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名词解释
工业化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近代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
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比较薄弱(轻重工业不均衡)
地区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江沿海的大城市)
中国何时出现工业
近代工业发展特点
阅读材料,说说新中国初期的工业生产水平如何?为什么这样?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2.37公斤
2.76千瓦时
中国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4公斤
10.9千瓦时
印度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美国
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1952年农业 总产值 1952年工业
总产值
483.9亿元
343.3亿元
原因: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2.国民政府的搜刮
3.多年战争的破坏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
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阅读课文p19,回答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主要问题?
2.实施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时间:
1953——1957年
3.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4.外部协助:
苏联(1922---1991年)
156个重工业基础项目
阅读课本p19第二段,”一五”计划在工业上取得那些成就?
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重建,新中国成立后
的第一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便是由7号高
炉、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组成的鞍钢
“三大工程”。1953年10月27日下午2点
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
1953年7月15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厂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1956年7月13日,被毛泽东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1949年沈阳第一机器厂建立。1953年更名为沈阳第一机床厂,被列入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1955年自行研制开发出中国第一台车床C620-1。
我国第一台C620-1车床
沈阳飞机制造厂创建于1951年。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试制成功。由此,沈飞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喷气式歼击机-5飞机
“一五”计划在交通运输业取得那些成就?




鹰厦
铁路
宝成
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川藏公路
北京
广州
拉萨
成都
宝鸡
西宁
叶城
普兰
雅安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
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鹰潭-厦门)
·三条入藏公路密切了祖国
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这副对联阐述出哪些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长江
南北的交通。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二铁(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三公(青藏 、 川藏 、 新藏公路)
四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鞍钢三大工程
识图,工业布局特点
分布在东北地区
重工业为何建在东北
1.东北地区资源丰富
2.东北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
3.紧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1957年底“一五”计划胜利超额完成的意义?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始建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 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你的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是你永恒的灵魂
阅读课文21-22,回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问题?
1.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3.会议名称:
2.与会人员产生办法:
4.大会内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普选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内容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万岁
《共同纲领》停止了
临时宪法的职能。
意义: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五四《宪法》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1.从内容上看,宪法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用法律来规定国家民主的原则。2.从制定过程看,宪法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内容二: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
人大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59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同步举行,“两会”概念应运而生。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定:
2.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知识结构
全国人民普选代表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形成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小结
“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北京)
时间:
目的:为了……
基本任务:1.2.3.
成就: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意义:我国开始…,向……迈进。
1.制定宪法——《 》
性质:我国第一部……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的宪法。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领导人:毛、朱、刘、周。
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
9小时完成铁路改造,8小时拆除立交桥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期缩短两年
中国高铁“四纵四横”领先世界
5G时代即将来临...
中国正在深刻的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中国速度,是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