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对表示位置(信息窗1)》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对表示位置(信息窗1)》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2: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数对表示位置(信息窗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3页,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并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练习卡、课件。
教学过程: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录像播放威海刘公岛少年军校学生军训实况,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列方队上。)
师:这是参加军训的一个方队,这个方队中的小强表现得最棒。仔细观察,小强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教师巡视,搜集部分学生的记录并展示。)
1号:第二排第三个。
2号:从左边数第三排的第二个。
3号:从左往右数第三竖排,从右往左数第四竖排,从前往后数第二横排,从后往前数第四横排。
师:你们觉得这3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1:1号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数的第二排,所以虽然非常简练但没有交代清楚。2号写清楚了从哪儿开始数的,但是不知道是横排还是竖排。
生2:1号说小强在第二排,2号说小强在第三排,他们的“排”一个指横排,一个指竖排,但都没有写清楚。
生3:3号描述比较准确,不过太麻烦了。
师(小结):确实,1号和2号的描述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3号的描述比较准确,但又不够简练,怎样能描述得既准确又简练呢?这就需要统一标准。
【评析:美国认知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的确,有效的数学教学诞生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唤醒学生原有知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先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小强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2.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师:其实,像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生:我知道,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
师:你说得完全正确!确定第几列,要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观察者。指一指,哪是第一列的同学?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指一指,哪是第一行的同学?
(学生上台指,教师演示课件,充分认识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师: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
生:他在第3列第2行。
师:对!第3列与第2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强就在这儿,因此小强的位置就是“第3列第2行”。(让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
师: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你们自己的描述,有什么感受?
生1:非常简练。
生2:非常准确。
师:的确,这样描述既准确又简练。
【评析:儿童学习数学实际上是对他们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解读”与提升,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表述方法不够规范、准确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学习新知的欲望,此时教师及时介入,介绍列与行的含义和确定列与行的规则。使学生明白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描述时先说列再说行这一规则,那么,用列与行这一新知来描述位置有什么优势呢?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对比他们自己原来的描述方法,学生就能感受到标准统一后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
3.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由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初步认识数对。
①由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课件演示人物图变成点子图。)
师: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人变成圆点了。
师:用圆点来代替每个同学,你认为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
生1:这样表示比刚才简单了。
生2:这样也比刚才清楚了,很容易数出几列几行。
师:确实,这样比原来简洁、清楚了.)你还能指出哪是第1列和第1行吗?
(学生上台指,教师演示课件,学生用手势随着电脑演示指出列与行,进一步感知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怎样找?
(一名学生在微机上用鼠标操作:先找第3列,再找第2行,很轻松地就找到了。)
【评析:在数学上我们常常讲究简单,通过课件动态呈现出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小圆点来代替人比较简单,看得更清楚。在抽象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从具体事物到符号演变的过程。】
②认识数对。
(在点子图上让学生描述出两个同学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列与行描述的简洁性、准确性。)
师:真好,6个字就能准确地表示一个同学位置,简练吗?
生:简练。
师:其实啊,这还不够简练。
生(一脸疑惑):啊?
师:你们不觉得这些文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吗?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再简练一些呢?比如说用数字、图形、符号等等,以小强的位置为例,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
A.3列2行
评价:省略了两个“第”字,由6个字变成了4个字,比原来简练了。
B.3 L 2 H
生(解释):取列和行拼音中的第一个字母L表示列、H表示行,字母比字写起来简练。
生(评价):,一个字也不写了,真简练。
师(赞赏):用字母替代了文字,多好的创意!
C.3 | 2 —
生(解释):因为竖排是列,所以我用“|”表示列,横排是行,我就用“—”表示行。
生(评价):用一横一竖这两个符号来代替列与行,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比字母还简练。
师(赞赏):数形结合,怎么想出来的?好主意!
D.3-2
生(解释):只写数字,中间用一条横线间隔开。
评价:比上面的第三种方法还简练。
F.3·2
生(解释):一个点代表列,两个点代表行。
评价:也比较简练。
【评析: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创造更简洁的表示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不断涌现,课堂真正成为他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乐园。】
师:现在老师只想说一句,我太佩服你们了,大家的方法都比原来简练了,而且是各有特点。我发现你们的这些方法有个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生1:都有3和2这两个数。
生2:都是列在前,行在后。
师:对呀,都保留了这两个数字,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关键的内容要保留。不过,虽然你们的方法都挺简练的,但能不能你用这种方法,他用这种方法,各人用各人的方法?
(学生摇头。)
师:对,为了大家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必须要统一起来。
(教师介绍数对。)
师:为什么会叫数对呢?
生:因为它有两个数,两个数就是一对数,数对就是一对数的意思。
师:对,用一对数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所以叫数对。多形象的名字呀!
(介绍数对的读法。)
师:这样表示比(第3列第2行)怎么样?
生:更加简练了!
(用数对的方法再表示出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
【评析:针对学生创造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抽取共性,从而产生唯一简洁的表达确定位置的方式一数对。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也符合数学的特点。而且学生对于数对的优越性是什么,也通过对比,从数学的符号化特点上更加清晰了。再通过对“数对”名字的分析,学生对于一对数确定位置的理解更加清晰了。】
③趣味练习:
A.小游戏:快速找药。
师:中医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这个药橱的每一个小抽屉里都装着一种中药,可是药櫉上却没有名字,那怎么取药呢?不要紧,(出示图片)这些图上有药名。下面咱们来个男女对抗赛,游戏的规则是:
第一,台下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说出表示某种中药位置的数对,台上的同学根据描述在电脑上把这种中药找出来。
第二,限时30秒,看谁找的多。
第三,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来。
(比赛结果:女生在30秒内找到了5个,男生找到了4个,女生获胜。)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你觉得用数对确定位置怎么样?
生:用数对确定位置又快又准。
师:说得多好,又快又准。如果用你们自己的方法来描述,你估计在30秒内能找到这么多吗?
(学生摇头。)
师:如果描述得不准确,可能怎么样?
生:一个也找不到。
【评析: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20~30分钟紧张的新课学习后,学习已超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感到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表现尤为明显。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要特别注意练习的设计。此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既练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找位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更重要的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对的应用价值。游戏后的对比总结反思使学生自发地认识到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准确性。】
B.座位中的数对。
师:其实,数对知识的应用就在我们身边。不但这些中药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同学们的座位呢?
生: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师:想象一下,假设你们都站在老师这个位置上观察,哪是第1列?指指看。
师:哪是第1行的同学?
(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同桌先互相检查一下。)
师:下面咱们再一起来检查一下。
师:(手指第3列)请这些同学依次站起来大声报出表示你位置的数对,其他同学注意听。第一,听听他的数对说得对不对。第二,听听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
[学生报数对:(3,1)、(3,2)、(3,3)、(3,4)、(3,5)、(3,6)。]
生1:都写对了。
生2:前面第一个数都是3,第二个数分别是1、2、3、4、5、6,各不相同。
师:(点课件出现这组数对,引领学生观察)果然如此,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这些同学在同一列、不同的行上,所以列数相同,行数不相同。
(教师再让第二行的同学起来报,方法同上。)
[电脑出示数对(1,1)、(2,2)、(3,3)、(4,4)、(5,5)、(6,6)。]
师:这组数对真有特点,你猜这组数对能让哪些同学站起来。
生:这一斜行。
师:那这组数对又有什么特点?
生:列、行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每个数对中的列和行是一样的。
师(小结):你们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总结规律:学习习惯非常好。咱们一个错误也没检查出来,看来大家写得都没问题。
(学生面露自豪。)
【评析:“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结合身边的实例融人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纸上谈兵,走到现实生活中,数学课堂才会大起来。通过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及根据某一列和某一行的数对来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对数对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有实践、有提炼、有总结、有提升。】
(2)由点子图抽象到方格图,深化对数对的认识和应用。
(课件演示:将点子图中的圆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圆点逐渐缩小并消失,过渡到方格图。)
师:现在的图示和刚才相比又有哪些好处?
生1:这样第几列第几行更清晰了。
生2:比刚才更简单、更清楚了。
师:的确,这样表示比原来更简洁、更清楚了。现在你还能在方格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学生在电脑方格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
(方格图中再出现两个同学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来。)
师: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小红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不举手,皱眉,面露难色。)
师:怎么,这次有难度了?
生:小红的位置是(5,※)这个数对少一个数,找不到她在哪儿。
师:必须有两个数才能确定其准确位置,一个数是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的,要不怎么叫数对呢。
【评析:通过课件动画展示点子图抽象到方格图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引领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方格图的简单清晰,为学生构建“数对”与直角坐标系的数学模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数对(5,※)的不完整,产生矛盾,使学生感受到:数对是一对数,只有一个是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的。】
4.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头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对“数对”你有什么感受?
生:它非常简练、非常准确。
师:数对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用两个有序的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课件介绍经纬线知识。)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是利用了数对的方法和思想确实位置的。
(课外实践作业:搜集生活中用数对思想确定位置的信息。)
【评析:通过经纬线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这种思想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会获得丰富的材料,外延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实效性和重要性。】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