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1: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练习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是金属铅制成的
B.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C.日常生活中蒸馒头用的碱面主要成分是纯碱﹣﹣Na2CO3
D.“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2.下列有关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B.KNO3是一种常见的钾肥
C.碳铵在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
D.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量合理施用
3.化学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u(OH)2 B.H2SO4 C.CuSO4 D.H2O
4.打开盛放碳酸氢铵固体的试剂瓶瓶盖,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铜绿固体时绿色粉末逐渐变黑
B.硫磺燃烧闻到了有刺激性气味
C.煅烧碳酸钙听到了尖锐的爆鸣声
D.镁带燃烧看到了耀眼的白光
6.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板结,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气体有关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可以提高其利用率
7.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则容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11 :14 B.20 :14 C.44 :25 D.16 :25
8.已知某固体粉末由CaCO3、MgCO3、KHCO3、NaH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体粉末质量为9克,则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有2种
B.若固体粉末质量为10克,则混合物一定由CaCO3和KHCO3组成,且质量比一定为1∶1
C.若固体粉末质量为8.4克,则混合物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质量比可能为2∶1
D.若无论组成成分质量如何变化,固体粉末质量为一定值,则固体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
9.图像能直观反应有关信息。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测得混合pH溶液的pH值随着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B.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C.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装有等质量镁粉和铝粉的烧杯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B.向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D.向盛有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
二、简答题
1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回答:
(1)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静置沉淀 B 吸附沉淀 C 蒸馏 D 过滤
(2)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请你写出一条防治水污染的措施_____;节约用水也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方法,请你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_____。
(3)过度使用化肥也会造成水污染,但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必须合理使用化肥。某稻田禾苗出现泛黄现象,此时应及时追施_____(填“氮肥”或“钾肥”)。
(4)请你任写一道有水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有水生成的反应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5)电解水能获得高效、清洁能源物质_____,目前工业上并不采用该方法制取它,原因是_____(写一点);请你再写出一种能源物质_____。
(6)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可降低_____(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
12.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试剂 NaCl溶液 盐酸 NaHCO3溶液 NH4Cl溶液 NaOH溶液
颜色 紫 红 蓝 红 蓝
(1)NH4Cl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_______。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______(填离子符号)。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 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 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 BaCl2、NaOH、Na2CO3 的顺序还可以改变吗?若能改变则写出改变的顺序,若不能改变,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向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
(1)写出一个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1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已知: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乙→丙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甲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写出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6.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与E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是一种气体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7所示的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物质D的用途是的_______________。
(3)E→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7.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C在常温下是气体。他们之间的部分反应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连接的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转化。A俗称纯碱,D与F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E与F阳离子相同。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B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D与F的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李同学的实验目的及实验过程中的相关现象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
(2)王同学认为应该补充一个实验(如图乙)才能说明问题。请分析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9.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 无变化”)。B点时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3)加入盐酸质量到n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请写出在C点时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与另一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对于稀盐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盐酸的pH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的稀盐酸的 pH。
20.小明将10g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提纯后全部用于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如下:
(1)操作②中,使用的陶瓷仪器名称是_______。
(2)以上三个操作在实验中的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3)进行操作①时,最后需对滤渣进行洗涤,目的是_______。
(实验二:配制氯化钠溶液):计算→称量→量取→ →装瓶
(4)上述步骤中,空白处的步骤为_______。
(5)实验后配得溶液达到了100g,在计算正确的情况下,这种异常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一过滤时,滤液溅出烧杯 B.实验二蒸发时,固体未完全蒸干
C.实验三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21.如图是一瓶标签被损坏的溶液,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A.该溶液是碳酸钾溶液.
B.该溶液是硫酸钾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 无气泡生成 猜想:A不正确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且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猜想:B正确
反思与评价:为防止药品标签被损坏,在使用及存放药品时应注意_______。
五、计算题
22.尿素〔CO(NH2)2〕是化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尿素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填“氮”“钾”或“复合”)。
(2)CO(NH2)2中共含有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3.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10g加入烧杯中,再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 4 2.6 m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数值为 。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4.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锻烧实验(所含杂质在锻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5.下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的辅助原料不含钙元素,也不参与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片钙片研碎,放入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计算此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6.A
7.C
8.C
9.D
10.B
11. C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合理即可) 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和喷灌(合理即可) 氮肥 CaO+H2O=Ca(OH)2(合理即可) 不一定 氢气 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的成本太高 太阳能(合理即可) 温室效应
12. 酸性 使土壤酸化、板结(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Fe3+、NH4+ NaHCO3+HCl=NaCl+H2O+CO2↑
13. 2NaOH+MgCl2=Mg(OH)2↓+2NaCl BaCl2、Na2CO3、NaOH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14.(1)Mg + 2AgNO3=Mg(NO3)2+2Ag
(2)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
15. 放热 CaCO3 Ca(OH)2 + CO2=CaCO3↓ + H2O
16.(1)H2O
(2)作燃料
(3)置换反应
(4)
17.(1) Na2CO3 CO2
(2)
(3)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减少或消失
18. 目的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过程中的相关现象分别是B烧杯内的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没有必要补充一个实验(如图乙),B烧杯内已经有蒸馏水,没有必要再用蒸馏水做对比实验
19.(1)放热
(2) 减小 Na+和Cl-
(3) NaOH和NaCl
(4)大于
20.(1)蒸发皿
(2)③①②
(3)使NaCl全部进入滤液(减少NaCl损失)
(4)溶解
(5)BC
21. 先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观察现象 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
22.(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化肥中的氮肥。
(2)CO(NH2)2中共含有C、O、N、H,4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1×2)×2=60;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4×2):16=3:1:7:4。
23.(1)2.6
(2)解: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0g 2.6g=7.4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4%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4%。
24.62.5%
解 :根据质量守恒,生成二氧化碳质量80g-58g=22g,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x=50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故填:62.5%。
25.解:10片钙片的质量=10片×1.2g/片=12g
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g+50g 59.8g=2.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
x=5g
此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41.7%
答:此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1.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