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9年初中化学常见题型知识点专练 24 解答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9年初中化学常见题型知识点专练 24 解答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22 17:11:36

文档简介

2019年初中化学常见题型知识点专练 24 解答题
一、解答题
1.(2019·广州模拟)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2.(2019·许昌模拟)请你根据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分析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
(1)为什么大风可以吹灭燃着的蜡烛?
(2)为什么大风可以使燃着的干柴燃烧的更剧烈?
3.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    。
(2)试验后,老师趁热将杯中的水和白磷倒出,观察到白磷燃烧,请解释燃烧的原因。
4.(2019九上·柘城期末)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甲乙说明。
5.(2019九上·邓州期末)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为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2019九上·方城期末)多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1)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2)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举例说明。
7.(2019八上·鸡东期末)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蚁虫,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8.(2019九上·琼中期末)将两支充满CO2的试管分别倒插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请问:它们的现象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9.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该白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1)为验证自己的推测,他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上述实验能否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理由是什么?
(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10.(2018·河南)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核内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虽然核外电子数不同,但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2)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则物理性质不同分析;
(3)根据元素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2.【答案】(1)大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干柴燃烧的更旺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大风可以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大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大风可以使燃着的干柴燃烧的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干柴燃烧的更旺。
【分析】(1)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3.【答案】(1)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和氧气充分接触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 白磷的着火点低,而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水中白磷先不燃烧是因为水隔绝了氧气,将水倒出后,白磷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燃烧;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4.【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验证。
(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3)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为氧气。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集气瓶底被炸裂。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以及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明显比在空气中旺盛,将煤块制成蜂窝煤可以使其燃烧更充分就是这个道理。
【分析】(1)验证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说明是氧气
(2)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只要增大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的剧烈就行
5.【答案】(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铁不能
(2)铝粉足量,铝粉将硝酸银反应完全Al+3AgNO3=Al(NO3)3+3Ag(或其它合理答案)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铁不能;(2)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由于金属活动性铝>铁>银,所以铝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说明铝粉足量,铝粉将硝酸银反应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
【分析】(1)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 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先发生金属铝置换硝酸银中的银,铝反应完后,铁再置换硝酸银中的银,由于铁再置换硝酸银时生成的亚铁盐为浅绿色
6.【答案】(1)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分别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纯氧中氧气浓度比空气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如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分别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比粉末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慢等。
【分析】(1)根据提高温度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进反应的进行分析
(2)根据 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分别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
7.【答案】解: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是因为香茅精油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
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8.【答案】解:相同之处:试管中液面都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不同之处:液柱颜色不同,前者变成红色,后者变成白色浑浊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也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所以产生的相同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形成一段液柱,故填试管中液面都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还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同的现象是液柱颜色不同,前者变成红色,后者变成白色浑浊,故填液柱颜色不同,前者变成红色,后者变成白色浑浊。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反应,以及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即都能使试管内压强减小来分析产生相同的现象;
不同之处在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变为红色;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答案】(1)能,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产生气体则说明变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2)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或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即白色粉末中没有氢氧化钠;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即含有氢氧化钠这种物质。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该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说明应该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做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或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即白色粉末中没有氢氧化钠;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即含有氢氧化钠这种物质。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稀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碱性的,应先加氯化钙等物质除去碳酸钠,再通过酚酞试液是否变色判断是否有氢氧化钠的存在
10.【答案】(1)
(2)一定含有 和 ,可能含有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会与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由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则溶液质量减少,所以锌与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会减小;(2)若所得溶液中只一种溶质,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所以固体中一定含银和铜,锌可能有剩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大小。
1 / 12019年初中化学常见题型知识点专练 24 解答题
一、解答题
1.(2019·广州模拟)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核内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虽然核外电子数不同,但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2)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则物理性质不同分析;
(3)根据元素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2.(2019·许昌模拟)请你根据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分析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
(1)为什么大风可以吹灭燃着的蜡烛?
(2)为什么大风可以使燃着的干柴燃烧的更剧烈?
【答案】(1)大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干柴燃烧的更旺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大风可以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大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大风可以使燃着的干柴燃烧的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干柴燃烧的更旺。
【分析】(1)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3.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    。
(2)试验后,老师趁热将杯中的水和白磷倒出,观察到白磷燃烧,请解释燃烧的原因。
【答案】(1)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和氧气充分接触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 白磷的着火点低,而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水中白磷先不燃烧是因为水隔绝了氧气,将水倒出后,白磷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燃烧;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4.(2019九上·柘城期末)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甲乙说明。
【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验证。
(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3)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为氧气。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集气瓶底被炸裂。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以及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明显比在空气中旺盛,将煤块制成蜂窝煤可以使其燃烧更充分就是这个道理。
【分析】(1)验证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说明是氧气
(2)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只要增大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的剧烈就行
5.(2019九上·邓州期末)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为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铁不能
(2)铝粉足量,铝粉将硝酸银反应完全Al+3AgNO3=Al(NO3)3+3Ag(或其它合理答案)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铁不能;(2)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由于金属活动性铝>铁>银,所以铝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说明铝粉足量,铝粉将硝酸银反应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
【分析】(1)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 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先发生金属铝置换硝酸银中的银,铝反应完后,铁再置换硝酸银中的银,由于铁再置换硝酸银时生成的亚铁盐为浅绿色
6.(2019九上·方城期末)多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1)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2)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举例说明。
【答案】(1)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分别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纯氧中氧气浓度比空气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如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分别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比粉末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慢等。
【分析】(1)根据提高温度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进反应的进行分析
(2)根据 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分别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
7.(2019八上·鸡东期末)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蚁虫,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答案】解: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是因为香茅精油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
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8.(2019九上·琼中期末)将两支充满CO2的试管分别倒插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请问:它们的现象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答案】解:相同之处:试管中液面都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不同之处:液柱颜色不同,前者变成红色,后者变成白色浑浊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也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所以产生的相同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形成一段液柱,故填试管中液面都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还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同的现象是液柱颜色不同,前者变成红色,后者变成白色浑浊,故填液柱颜色不同,前者变成红色,后者变成白色浑浊。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反应,以及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即都能使试管内压强减小来分析产生相同的现象;
不同之处在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变为红色;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该白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1)为验证自己的推测,他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上述实验能否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理由是什么?
(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答案】(1)能,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产生气体则说明变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2)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或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即白色粉末中没有氢氧化钠;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即含有氢氧化钠这种物质。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该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说明应该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做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或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即白色粉末中没有氢氧化钠;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即含有氢氧化钠这种物质。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稀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碱性的,应先加氯化钙等物质除去碳酸钠,再通过酚酞试液是否变色判断是否有氢氧化钠的存在
10.(2018·河南)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答案】(1)
(2)一定含有 和 ,可能含有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会与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由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则溶液质量减少,所以锌与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会减小;(2)若所得溶液中只一种溶质,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所以固体中一定含银和铜,锌可能有剩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大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