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实施的政策;
2、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性;
3、通过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一篇章 合作化生产步步高
第三篇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第二篇章 公私合营全新创举
第一篇章 合作化生产步步高
老农民的烦恼
时间:1952年的某天午后
地点:某村的村口大树下
人物:张老汉、王老汉
李老汉、赵老汉
仔细听一听他们都有什么烦恼?
情景再现: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张老汉说:我家连买种子的钱还没凑齐呢!村西头的李二狗说是能借我钱,但是要高利息,你们说怎么办?
王老汉说:我家没分到干活的牲口,孩子去参加抗美援朝了,家里也没个壮劳力,这地要怎么种?
李老汉说:我家分的地周围没有水渠,平时浇地全靠挑,要是今年雨水少,我也是白忙活。
赵老汉说:我已经过不下去了,我要把地和房子都卖给李二狗,租他的地过日子,要回到土改前喽。
家庭较贫困缺资金
个体家庭缺乏劳动力、生产工具
一家一户缺抵御天灾的能力,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农村再次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
方式:
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则:
自愿互利
原因: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快速阅读课本1、2段找出下列问题)
过程:
结果: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程: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1.18亿户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96.3
1.0742亿户
1.18亿户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
87.8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民总数(%)
96.3
1.0742亿户
1.18亿户
参加合作社农户
结果: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张老汉说:今年我们社里粮食大丰收,比去年一亩地多收了200斤粮食,这两天晚上睡觉都会笑醒,照这样下去我们也能天天吃白面了。
王老汉说:社里今年还添了3头牛,1头驴,听说社里打算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好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
李老汉说:我们发动全社的社员修了个水库,把水都引到了地头,庄稼一点也没受灾。
赵老汉说:现在我们土地都入了社连成片,最适合用机器了,我们国家也能生产机器了,这要是用上了,种地可省力多了。
材料一:
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李老汉所在的农村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结果: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第二篇章 公私合营全新创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时间:
方式:
政策:
公私合营
1954年
赎买政策
“公”指国家,“私”指资本家。“公私合营”指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创举
结果: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快速阅读课本4-6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做好标注)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 一位资本家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1.8%
92.9%
21.3%
第三篇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意义:
不足: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课堂小结
三大改造
农业
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公有制
1998年特大洪水
2003年抗击非典
2008年汶川地震
2020年新冠疫情
新中国成立仅仅七十多年,中国已经迈入大国之列。这更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应有的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师寄语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 .走合作化道路 B .供销合作社
C .一大二公 D .公私合营
D
A
课堂练习
3、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农民参加合作社
D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