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快乐”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
【学生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本单元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和提土旁;会写7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问,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学流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导入:孩子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看看他们是谁?(贴图画:小公鸡和小鸭子)
2、结合图片,引导师:多可爱的小动物呀,他们长得很像,都是小小的、黄黄的,怎么区分他们呢?
3、区别:(1)嘴:小公鸡的尖嘴,小鸭子扁嘴。(2)脚:小公鸡脚趾是分开的,小鸭子的脚趾是连着的,有脚蹼。
4、咱们在《雪地里的小画家》学过,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齐读)5、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关于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童话故事。一起来读一读课题。(注意轻声,范读)二、检查预习。
1、ppt:预习要求:(1)标自然段。(2)圈生字,读准字音。(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好,检查完了,同桌互相读一读生字宝宝。过渡:生字宝宝都会读了吗?我们请一位小老师。出示:(1)忽然、河边、淹死(死:平舌)(2)跟、喊、不信、不行(3)捉不到、身边、急得直哭、一块儿(注意轻声、注意儿化音)。
3、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由读课文)
三、随文识字
(一)第一段
1、过渡:老师发现,刚才小朋友读的特别认真,现在就要请一位小老师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谁是我们班的小小朗诵家呀?
2、看,这里藏着我们要学的第一个生字宝宝——块。(1)正音。(2)块字左边有一个新的偏旁——提土旁。土字做偏旁的时候,第二横会变成一提。(3)你们都见过哪些有提土旁的字呢?老师脚下踩的——“地”(地、城、坝)有提土旁的字大多都与泥土有关。你能给块找一个好朋友吗?(4)Ppt:石块砖块(5)块字不仅表示一种事物的名称,还可以这样用——一块儿。(ppt)(6)谁和谁一块儿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齐读)(7)你能看图像这样说一说吗?谁和谁一块儿干什么(ppt)爷爷和我一块儿下棋。(8)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在生活中,你和谁一块儿干什么?
小结:哦,块不仅可以表示事物名称,还可以表示一起的意思。汉字宝宝可真有意思。
(二)第二段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他们走进——草地里。来看看,小公鸡找到了什么?(ppt)2、哇,小公鸡脸上笑眯眯的,原来是找到了虫子吃。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小公鸡找到虫子,吃的很欢,那小鸭子呢?(ppt)(1)捉:正音,翘舌;提手旁,与什么有关?(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上动作有关);除了捉虫子,在生活中,你还捉过些什么?(捉鱼、捉虾、捉螃蟹 )(配上手上动作)。(2)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呢?因为小鸭子的嘴巴扁扁的,不容易捉到虫子。(3)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怎么样了?——急得直哭。急:正音;心字底,与心情有关;组词(着急,急忙)是啊,小鸭子找不到虫子,急得——直哭。直:正音;在生活中你看过哪些东西是直的呢?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直尺,树(树干是直的),铅笔 对,像这样不弯曲,我们就说他直。那与直相反就是——弯。(房子的棱是直的。)(4)直除了表示不弯曲,还可以怎么用?看看课文。——急得直哭。咱们着急的时候,不仅会急得直哭,还会急得直跳、急得直转。那咱们开心、快乐的时候会乐得直笑、乐得直跳、乐得直拍手。(配上动作,学生先说,然后一起出示小结:原来直不仅表示不弯,还可以表示不停地、一直的意思。
4、来看看,多着急的小鸭子啊,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5、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就主动捉虫子给小鸭子吃,真是一只——有爱心、善良、懂得分享的小公鸡。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个自然段,快乐的小鸡们、着急的小鸭们,准备好了吗?
(三)第三段
1、过渡:小公鸡和小鸭子吃得很开心,看看,他们又走到了——小河边。
2、河:正音。三点水,与水有关;你能为他找一个朋友吗?Ppt:看,这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看,河中流淌的水叫——河水,河水的表面叫——河面,这儿,是河的边上,叫——河边。(齐读)
3、他们来到小河边,听,他们正在说什么?(PPT)引导对话过渡:孩子们真能干。现在,老师要邀请你们动动小手,和老师一块来写几个字。
也、地、他
(1)先来看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也字。写好“也”字很关键。我们从也字开始。
(2)写好这个也字,有一个小口诀,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横折钩,斜度大。中竖高,弯钩展,三竖之间要等宽。
(3)书空——描红一个写一个——展评:何浩然。(横折钩,斜度大。中竖高,弯钩展,三竖之间要等宽。)
4、我们给也变个魔术,给她加上偏旁,就变成了——地、他。看看,也字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向右移了,而且关键的一笔横折钩变短了,整个也字变窄了。
(1)老师示范写:横从横中线起笔,第二笔要变成提;也字从横和提中间起笔,穿过中心,横折钩要变短,往内收,钩;竖要移到竖中线右边,竖弯钩卸载竖中线的左边,弯钩要舒展有力。(2)展评:横变提;横和提中间起笔,穿过中心,然后网内收;竖在竖中线右边,竖弯钩在竖中线左边。陆思彤、包婧濛。(3)他观察点和地一样,自己观察,自己写。师:小公鸡想要下河,小鸭子为什么说不行不行?(补充ppt:鸡爪、鸭掌)小公鸡不会游泳,一旦下水就会——淹死。师:如果小公鸡淹死,小鸭子就再也见不到朋友了。谁读一读这句话?(齐读)师:小公鸡听劝了吗?后来怎么样了?体会“偷偷地”和“飞快地”在文中的作用
四、小结
师:从小公鸡和小鸭子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道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能够像他们一样能够互相帮助,能够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