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主体与背景》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主体与背景》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07 23: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主体与背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操作感知同一背景下,不同主体产生的特殊画面意义。从而体会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欣赏和思考,能了解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主体形象。尝试利用绘画、粘贴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利用绘画和粘贴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体验创作的乐趣,积极主动参与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能够感受体会到,美无处不在,处处留意,任何事物都能变成“图画”。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认知任何事物都可以做主体形象,构思画面。3、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画中正确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呈现图片,导入新课。
师:今天上课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播放)大家快来看,照片儿中最主要的形象是谁 生:喜羊羊。
师:眼力不错!“喜羊羊”是这幅画面的主角。我们就把着重表现,所占位置突出的这个形象叫做画面的“主体”。而后面这些简单概括、不在突出位置的形象就成为了画面的陪衬。我们称他们为“背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主体与背景
(二)、新课呈现。
1、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1)、主体同,背景不同。
师:喜羊羊在羊村运动会上勇夺跳高冠军,赢得了一份旅游大礼包!他走出青青草原,首先来到了青岛海边。吹海风,踩沙滩,听海鸥和浪花一起欢唱!真是开心极啦!
师:喜羊羊听说我们的家乡,不仅粮食丰,树林茂,鸟语花香,被称为北国江南,更是兵法家孙子的故乡。他也来到了惠民!看,他正在护城河畔的古城公园游玩。河水清亮,空气新鲜,花红树绿真是漂亮!
师:我们再来看,喜羊羊还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幻灯片)哪位同学来讲一讲他这次的行程,还有感受。生:......
师:你说的真有趣,请坐。他离开武圣园,又去了什么地方呢?(谁来讲一讲。)生:......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请坐。
师: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而且还讲出了深藏在图画里面的美。老师有奖励!请欣赏喜羊羊旅游明信片。你发现明信片里藏着的问题了吗?小组内讨论一下。(讨论半分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生:......(最多两个回答)
师:同学们真是细心认真,勇敢表达的好孩子。同一个主体形象,——喜羊羊,放到不同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这真是背景不同,主体同,画面效果,会不同,表达意境,也不同。(出示幻灯片)
(2)、背景同,主体不同。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喜羊羊也邀请我们去他的家乡做客。让我们向青青草原出发吧!(出示青青草原)哇!青青草原的天空蓝蓝,花朵飘香,景色十分迷人!突然,蹦出了一只花斑猛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下面,我就请四位同学上前面来,两人一组,用老师准备好的主体形象和背景配件,组合拼贴,完成画面,并且讲出画面中发生的故事。生贴,生讲。
师:同样的青青草原和花斑虎,却发生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只因为:生——主体不同。师:原来,背景相同,主体不同,画面效果,表达出的画面意思也都不同。
2、任何事物都可以做主体。
师:这幅画面主体是喜羊羊和他的朋友们,这幅画面的主体是灰太狼。是不是只有人物才可以成为画面的主体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术作品,再给我答案。(播放幻灯片)
师:通过欣赏,相信大家已经都明白,不是只有人物才可以成为画面主体。那思考一下,除了刚刚看到的,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事物可以作画面的主体呢?生1:生2: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出示幻灯片:我知道了)花草虫鱼,飞鸟走兽,桥塔街楼,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画面的主体,关键是看,我们要表现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思路展现
师:老师在课下,也创作出了一些以各种形象作为主体的图画。为了体现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老师还这么做了,这两幅,生——这两幅是:——那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相同主体或相同背景,思考一会,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好的创作点子,你想把它画成一幅怎样的图画。(讨论半分钟)生:生:
师:你想怎么表现,是剪还是画。生:画。
(三)、师生探讨作画步骤。
师:哦,那你应该先画——生:主体形象。
师:真棒!请坐。在下笔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组图片。你觉得哪幅图更好看,为什么?生:第三幅。......
师:第一幅的主体形象太大,第二幅的又太小,第四幅的构图跑偏了。所以,我们在画主体的时候,做的构图饱满,主体形象大小合适,所占位置突出,不能偏到画面的一边。我要画一幅以海豚为主体的图片。
师:主体画完了,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生:添加背景。
师:说对了,添加背景!同学们请看我这有两个背景,它们都合适吗?生:青青草原的不合适。
师:哦,原来不是每个背景都合适。我们在添加背景的时候,要做到,对比合理,搭配和谐。(贴到海底世界背景上)
师:背景添加完成。再怎么做?——生:给画面添加颜色。涂色之前,我们也来看两张图片,你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生:第二副。......
师:我们在涂色的时候,要注意,颜色的对比要鲜明,颜色搭配上更能突出和衬托主体形象。(指着教师范画)我这幅画,用的是课前准备好的背景,已经填涂上颜色。颜色对比不够鲜明怎么办呢?生:可以用彩色笔给它加个边。
师:我们也可以把它剪下来,衬到一张鲜亮的纸上,剪出一条边。调整画面,突出主体,完成画面。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师:时间交给大家把你们刚刚的构思变成图画之前,让我们看一下作业要求。抓紧开始吧!(五)、作品展示,评价。
师:请小画家们来讲一讲,你的画面。生:......
师: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评价标准)生:......生:......
师:我最喜欢这幅作品,这幅作品的缺点是,我们在以后的绘画中要特别注意......
(六)、小结及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主体和背景的关系,欣赏了相同主体,在不同背景下的特殊画面效果。操作感知到,同一背景下的不同主体,意义也大不相同。只要我们愿意表现,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美丽的图画,并且把画面里的美,用讲故事的形式再次表现。课下之后,同学们可以试着,用电脑来变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完成更加优秀的作品,展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