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预测
回顾过去,展望末来明天更加美好
湖南省长沙市课改试验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预测
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中心校 胡秋香
2006年的中考己经过去,重评试题,感受很多,试卷的评析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我浅陋的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新增加的题型
试卷共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分析,写作三大部分。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欣赏感受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考查内容和要求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个试卷难易适中,题型设计灵活多样,与05年比较增加了图文转换题,写短信的表述题,作文由话题作文谈为命题作文。
三、试卷中突出的亮点
1、时代风貌,人文精神与乡土气息巧妙结合
A、试卷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生活。如“文花枝感人事迹”“关于湖南人血性大讨论”“顾欣事件”“长沙邻里节”等具有时代感的报刊,网上新闻报道以及时髦的网络论坛进入试题,同时,这些新闻报道都是长沙本土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倍感亲切和自豪。
B、阅读选文既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人文气息,将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熏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这一理念。如选文一表现的是古人那种安贫乐道,浩身自好的志趣,在道德水平整体下滑的今天,对学生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如选文三是一篇十分生动的议论文,文章以法拉第为例,从主观世界的升华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论证了奋斗的意义,是一首责任意识的颂歌,文章着重从心灵上感动学生,教育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同时能够笑对人生,笑对困难。
2、课改精神鲜明
A、体现了三维目标。本试卷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导向,试卷第5题写一段话的跟帖,第6题综合性学习,第11、14、16、24、25题概括内容要点,,第23题品味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状态,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有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B、关注生活,重视生活经验积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生活,重视学生经验和阅读的积累。本试卷敏锐捕捉选生活中事例,如第一题中的3、4小题,第三、五、六题内容大部分来自近期内的新闻的网络媒体,紧密联系生活,第七八题是名著,名篇阅读填空,阅读四是日常生活事件,这些内容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同时,又考查了学生是否关注社会生活,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是否丰富,
C、试题更为开放灵活,试卷的主观题(包括作文)占86分之多p 这些主观题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答题,绝大多数没有绝对的答案,中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试题更富有语文性
除了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外阅读题也十分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但重视考查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中知识,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而且注重考查学生感受,发现分析、欣赏评价。借鉴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如第11题第2小题,第12、13、16、21、24、26题,不但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人文内涵的领会程度,而且不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积累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如第9、10、19题,不但重视考查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而且注重考查学生根据特定的文字资料,借鉴有关的方法进行探究推理的能力,如第16题。
五、2007年试题的展望
2007湖南省长沙市的语文学科的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不会改变。总的思路应当是稳中求变,把课改理念全面渗透到试题中去,命题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长沙市考试说明。
语文试卷的形式的内容稍有变化:
(一)、`第一大题的积累与应用:
1、汉字的书写是常见的汉字,但记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正确、美观、规范,随着条件的成熟有可能有听写题。字词的理解材料很多来自课外,如某些广告词借用成语孰语,取谐音换新义,如:许多商家偏爱谐音成语熟语广告词,但滥用就会成为一种公害,使不少人上了当字别字,下面就请你当一回扫雷工兵,先猜一猜这是什么广告,再改一改,把“地雷”排除。无胃不治 无所畏惧 保胃健康 口密腹剑 产品是 错别字
2、语言的锤炼与运用我估计这部分内容不会变,但这部分内容更注重知识和语言运用的综合性、探究性,应用性,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养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包括选择和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语言的扩展与压缩,仿写,创意表达,鉴赏性评价,图表分析转换,学科渗透等,考题设置一定的语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倡导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如:A、把长句换成矩句,便意思表达更清楚,(但不得改变愿意可以加减字)现在许多国家都己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的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B、改写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好生动而不失原意: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 。
3、综合性的学习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部分内容从近几年中考的走势来看,一是紧扣教材,考查语文活动中老师是否组织了这些综合性的学习,二是题型都是主观题,提供的材料较多,设题的方式:A围绕一篇文章的某几个段落,或是某一个观点,或是某几个句子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材料,再配一两个与这个材料相关或相近的材料让考生进行探究,并写出与众不同的探究结果。B、以考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为主线,整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让考生进行探究,并写出具有综合价值的探究结果。如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话说英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①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②请你围绕这次活动写好节目单,③请你参考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魏青刚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本地英雄刘国强,要求象“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能概括其主要事迹,又能体现其英雄本色 ④并从不同的结果写出开展此活动后你的感受。
4、名著阅读得让学生真正阅读名著。内容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方向是要引领学生去读名著——整本的书,汲取优秀文化和思想情感营养,如写这本书的作者,其中的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人物及理由等。
(二)第二大题阅读题,由于06年太注意了各种文体。07年也许会有所改变,但内容上仍可能就是对形象、情感、语言、表达技巧的浅析,对文章的个性化的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如记叙文要材料选择上,多以课外为主,内容以反映父母之爱,师生之情,同学之情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主,在设题形式上A、对记叙的要素、详略、顺序的分析理解,B、对内容要点的概括,对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对文章情感的体会等。文言文的阅读以课内为主,阅读的形式可能与课外链接或两段比较阅读。现代文阅读以课外为主,也许篇数可能感少,给予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
(三)写作方面,由过去的关注自我到更多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注重体验感悟,倡导宽容、理解、沟通,反对自私,刻薄、封闭。作文题型由可能过去的话题作文变为命题或者是材料作文。如假如给我一次机会等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标准》,是老师引领中考复习的方向,在复习时力图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兼顾“课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