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提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提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20:10:15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临朐)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
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00000米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000000÷100000=10(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尺是1:1000000,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说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0厘米;1000000厘=10千米;所以这个比例尺是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的;也就是说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2.(2020·吉林)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若干公里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甲又经1小时到达B地,乙又经4小时到达A地,甲走完全程用了几小时?(  )
A.2 B.3 C.4 D.6
【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甲乙两人相遇用的时间是x小时。
x:1=4:x
x2=4
因为2×2=4,所以x=2,
甲走完全程用的时间:2+1=3(小时)。
故答案为:B。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设甲乙两人相遇用的时间是x小时,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根据两人的速度比相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两人的相遇时间。进而求出甲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即可。
3.(2020·镇原)红星小学的两名同学分别将学校的花坛画了下来,如下图。如果小红是按1:a的比例尺画的,那么小亮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
A.1:2a B.1: a C.1:a
【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小亮:小红=1:2,小红:实际=1:a,所以小亮:实际=1:2a。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小亮和小红之间的比,然后与小红和实际的比进行组合,就得出小亮的比例尺。
4.(2020-2021学年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在比例尺是1:16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3:5,那么这两个圆的实际面积比是(  )。
A.3:5 B.1:16 C.48:80 D.9:25
【答案】D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这两个圆的实际面积比32:52=9:25。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任何比例尺的图纸上,圆的面积之比等于半径的平方之比。
二、判断题
5.(2021·商丘)一个长2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是1分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一个长2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是1分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分米:2毫米=100毫米:2毫米=50: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把图上距离换算成毫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的比即可。
6.(2021五下·岱岳期末)若4A=5B,则A:B=4:5。(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A:B=5:4。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7.(2021五下·岱岳期末)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100
=20000÷100
=200(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
8.(2021·富县)如果2x=4y(x,y≠0),那么x:y=1:2。(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2x=4y,所以x:y=2: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三、填空题
9.(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有240人去春游,带队老师想准备一些饮料,商店“优惠告示”写着本店饮料6只空瓶可换1瓶饮料,240人至少买   瓶饮料,就能保证每人都喝一瓶。
【答案】201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240÷7=34...2,
34×6=204 (瓶) ,
花204瓶的钱,204÷6=34,34÷6=5...4,可喝到的瓶数为:204+34+5=243,剩余5+4=9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3个空瓶;此法浪费;
花203瓶的钱,203÷6=33...5,(33+5)÷6=6...2,可喝到的瓶数为:203+33+6=242,剩余6+2=8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2个空瓶;此法浪费;
花202瓶的钱,202÷6=33...4,(33+4)÷6=6...1,可喝到的瓶数为:202+33+6=241,剩余6+1=7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1个空瓶;此法浪费;
花201瓶的钱,201÷6=33...3,(33+3)÷6=6,可喝到的瓶数为:201+33+6=240,剩余6个空瓶,可再换一瓶饮料,刚刚好;
花200瓶的钱,200÷6=33...2,(33+2)÷6=5...5,可喝到的瓶数为:200+33+5=238,剩余5+5=10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4个空瓶,此时总共可以喝到239瓶饮料和4个空瓶子,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喝1瓶;
答: 240人至少买201瓶就可以了.
【分析】6只空瓶可换一瓶饮料,就是说花6瓶的钱可以喝到7瓶饮料,还余出1个瓶子,凑够6个空瓶还可以再换1瓶饮料,就尽量的让剩余空瓶都利用.
10.(2020六上·南岗期末)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5.5cm,若A、B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城市沿高速公路对开,A车每小时行60km,B车每小时行70km,则A车出发   小时后,A车与B车相距20km。
【答案】或1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实际距离=5.5×=11000000(厘米)
11000000(厘米)=110(千米)
相遇前:(110-20)÷(60+70)
=90÷130
=(小时)
相遇后:(110+20)÷(60+70)
=130÷130
=1(小时)
故答案为:或1。
【分析】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A车与B车相距20km ,分两种情况考虑,相遇前辆车共走的路程为(110-20)公里,相遇后辆车共走的路程为(110+20)公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之和”即可解答。
11.(2020五上·福田月考)如图所示,一个矩形被分成A、B、C、D四个矩形,现知A的面积是2.5cm2,B的面积是4cm2,C的面积是6cm2。那么原矩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22.1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 A:B=C:D
2.5:4=6:D
2.5D=4×6
2.5D=24
D=24÷2.5
D=9.6
2.5+4+6+9.6
=6.5+6+9.6
=12.5+9.6
=22.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2.1。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从而求出D的面积,则原矩形的面积=A+B+C+D。
12.(2020六上·成都月考)一批零件,师傅做25小时,徒弟做12小时可做完;如果师傅做15小时,徒弟做20小时也可做完。师傅与徒弟工效的最简比是   。
【答案】4:5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由题意得:
25x+12y=15x+20y,
10x=8y,
改写成比例为x:y=8:10,x:y=4:5。
故答案为:4:5。
【分析】这批零件的总个数相等,可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则由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化简方程,再改写成比例,最后化成最简比。
四、作图题
13.(2021六下·新会月考)
(1)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再将画好的完整图形向右平移8格。
(2)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将圆按3:1的比放大,并以O点为圆心画出放大后的圆。   
(3)请将图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答案】(1)
(2)(11,3);
(3)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
【解析】【解答】(2)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1,3);放大后圆的直径是2×3=6;
【分析】(1)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
(3)作旋转图形的方法:图形的旋转的关键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的角度;画图时先弄清楚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再确定从旋转点出发的两条线段旋转后的位置,这是关键所在,最后画其他的线段即可。
五、解答题
14.(2021五下·岱岳期末)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量的一个学校的操场长6厘米,宽4.5厘米。这个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6÷÷100
=12000÷100
=120(米)
4.5÷÷100
=9000÷100
=90(米)
120×90=10800(平方米)
答:这个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10800平方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这个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实际长×实际宽;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5.(2021五下·岱岳期末)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40千米。一辆中巴车前2小时行了160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到达?(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剩下的路程需要x小时到达。
=
160x=280×2
160x=560
x=560÷160
x=3.5
答:剩下的路程需要3.5小时到达。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列比例,解比例。
16.(2021六下·龙华期中)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小丽的爸爸也买了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带全家外出旅行,途中小丽记录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相关数据,整理结果如下表:
行驶路程/千米 100 120 130 140 150 ……
耗电量/度 15 18 19.5 21 22.5 ……
(1)观察上表,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   比例。
(2)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度电,行驶280千米够吗?(列比例解答)
【答案】(1)正
(2)解:设汽车电池45度电可以行驶x千米。
15∶100=45∶x
x=300
280<300
答:因此汽车电池充满后,能够行驶280千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1)100÷15=、120÷18=······(一定),比值一定, 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正比例。
(2)依据平均每千米的耗电量一定,列比例,解比例。
1 / 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临朐)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
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00000米
2.(2020·吉林)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若干公里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甲又经1小时到达B地,乙又经4小时到达A地,甲走完全程用了几小时?(  )
A.2 B.3 C.4 D.6
3.(2020·镇原)红星小学的两名同学分别将学校的花坛画了下来,如下图。如果小红是按1:a的比例尺画的,那么小亮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
A.1:2a B.1: a C.1:a
4.(2020-2021学年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在比例尺是1:16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3:5,那么这两个圆的实际面积比是(  )。
A.3:5 B.1:16 C.48:80 D.9:25
二、判断题
5.(2021·商丘)一个长2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是1分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6.(2021五下·岱岳期末)若4A=5B,则A:B=4:5。(  )
7.(2021五下·岱岳期末)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
8.(2021·富县)如果2x=4y(x,y≠0),那么x:y=1:2。(  )
三、填空题
9.(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有240人去春游,带队老师想准备一些饮料,商店“优惠告示”写着本店饮料6只空瓶可换1瓶饮料,240人至少买   瓶饮料,就能保证每人都喝一瓶。
10.(2020六上·南岗期末)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距离是5.5cm,若A、B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城市沿高速公路对开,A车每小时行60km,B车每小时行70km,则A车出发   小时后,A车与B车相距20km。
11.(2020五上·福田月考)如图所示,一个矩形被分成A、B、C、D四个矩形,现知A的面积是2.5cm2,B的面积是4cm2,C的面积是6cm2。那么原矩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2020六上·成都月考)一批零件,师傅做25小时,徒弟做12小时可做完;如果师傅做15小时,徒弟做20小时也可做完。师傅与徒弟工效的最简比是   。
四、作图题
13.(2021六下·新会月考)
(1)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再将画好的完整图形向右平移8格。
(2)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将圆按3:1的比放大,并以O点为圆心画出放大后的圆。   
(3)请将图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14.(2021五下·岱岳期末)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量的一个学校的操场长6厘米,宽4.5厘米。这个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2021五下·岱岳期末)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40千米。一辆中巴车前2小时行了160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到达?(用比例解)
16.(2021六下·龙华期中)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小丽的爸爸也买了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带全家外出旅行,途中小丽记录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相关数据,整理结果如下表:
行驶路程/千米 100 120 130 140 150 ……
耗电量/度 15 18 19.5 21 22.5 ……
(1)观察上表,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   比例。
(2)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度电,行驶280千米够吗?(列比例解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000000÷100000=10(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尺是1:1000000,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说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0厘米;1000000厘=10千米;所以这个比例尺是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的;也就是说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2.【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甲乙两人相遇用的时间是x小时。
x:1=4:x
x2=4
因为2×2=4,所以x=2,
甲走完全程用的时间:2+1=3(小时)。
故答案为:B。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设甲乙两人相遇用的时间是x小时,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根据两人的速度比相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两人的相遇时间。进而求出甲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小亮:小红=1:2,小红:实际=1:a,所以小亮:实际=1:2a。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小亮和小红之间的比,然后与小红和实际的比进行组合,就得出小亮的比例尺。
4.【答案】D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这两个圆的实际面积比32:52=9:25。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任何比例尺的图纸上,圆的面积之比等于半径的平方之比。
5.【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一个长2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是1分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分米:2毫米=100毫米:2毫米=50: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把图上距离换算成毫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的比即可。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A:B=5:4。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100
=20000÷100
=200(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2x=4y,所以x:y=2: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9.【答案】201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240÷7=34...2,
34×6=204 (瓶) ,
花204瓶的钱,204÷6=34,34÷6=5...4,可喝到的瓶数为:204+34+5=243,剩余5+4=9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3个空瓶;此法浪费;
花203瓶的钱,203÷6=33...5,(33+5)÷6=6...2,可喝到的瓶数为:203+33+6=242,剩余6+2=8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2个空瓶;此法浪费;
花202瓶的钱,202÷6=33...4,(33+4)÷6=6...1,可喝到的瓶数为:202+33+6=241,剩余6+1=7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1个空瓶;此法浪费;
花201瓶的钱,201÷6=33...3,(33+3)÷6=6,可喝到的瓶数为:201+33+6=240,剩余6个空瓶,可再换一瓶饮料,刚刚好;
花200瓶的钱,200÷6=33...2,(33+2)÷6=5...5,可喝到的瓶数为:200+33+5=238,剩余5+5=10个空瓶,可再换1瓶饮料,余4个空瓶,此时总共可以喝到239瓶饮料和4个空瓶子,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喝1瓶;
答: 240人至少买201瓶就可以了.
【分析】6只空瓶可换一瓶饮料,就是说花6瓶的钱可以喝到7瓶饮料,还余出1个瓶子,凑够6个空瓶还可以再换1瓶饮料,就尽量的让剩余空瓶都利用.
10.【答案】或1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实际距离=5.5×=11000000(厘米)
11000000(厘米)=110(千米)
相遇前:(110-20)÷(60+70)
=90÷130
=(小时)
相遇后:(110+20)÷(60+70)
=130÷130
=1(小时)
故答案为:或1。
【分析】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A车与B车相距20km ,分两种情况考虑,相遇前辆车共走的路程为(110-20)公里,相遇后辆车共走的路程为(110+20)公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之和”即可解答。
11.【答案】22.1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 A:B=C:D
2.5:4=6:D
2.5D=4×6
2.5D=24
D=24÷2.5
D=9.6
2.5+4+6+9.6
=6.5+6+9.6
=12.5+9.6
=22.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2.1。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从而求出D的面积,则原矩形的面积=A+B+C+D。
12.【答案】4:5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由题意得:
25x+12y=15x+20y,
10x=8y,
改写成比例为x:y=8:10,x:y=4:5。
故答案为:4:5。
【分析】这批零件的总个数相等,可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则由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化简方程,再改写成比例,最后化成最简比。
13.【答案】(1)
(2)(11,3);
(3)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
【解析】【解答】(2)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1,3);放大后圆的直径是2×3=6;
【分析】(1)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
(3)作旋转图形的方法:图形的旋转的关键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的角度;画图时先弄清楚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再确定从旋转点出发的两条线段旋转后的位置,这是关键所在,最后画其他的线段即可。
14.【答案】解:6÷÷100
=12000÷100
=120(米)
4.5÷÷100
=9000÷100
=90(米)
120×90=10800(平方米)
答:这个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10800平方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这个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实际长×实际宽;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5.【答案】解:设剩下的路程需要x小时到达。
=
160x=280×2
160x=560
x=560÷160
x=3.5
答:剩下的路程需要3.5小时到达。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列比例,解比例。
16.【答案】(1)正
(2)解:设汽车电池45度电可以行驶x千米。
15∶100=45∶x
x=300
280<300
答:因此汽车电池充满后,能够行驶280千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1)100÷15=、120÷18=······(一定),比值一定, 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正比例。
(2)依据平均每千米的耗电量一定,列比例,解比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