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7 16: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三节 黄土高原
探究一:文明的摇篮
10°S
黄帝陵
10°S
秦始皇兵马俑
10°S
壶口瀑布
云冈石窟
10°S
革命圣地——延安
陕北民间剪纸——喜鼠闹春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探究二: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北方地区
第二级阶梯
◎读6-3-1,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图
1.找出太行山脉、秦岭、乌鞘岭、长城,说说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黄土高原的范围
太行山脉
乌鞘岭
秦岭
长 城
河口
旧孟津
青 海


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内蒙古自治区
探究三: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2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经过长时间的沉积、侵蚀,黄土高原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地貌景观,你能说出来吗?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川
黄土地貌景观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长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墚
孤立的馒头状黄土丘陵。
黄土高原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是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土川
视频
风吹来的黄土
湿润区

湿润

半干


干 旱 区


过渡
湿润、半湿润区
半干旱、干旱区
  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也是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在很长一个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0%以上。有一个数据谈到,秦汉南北朝时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还有42%,唐末时期减少到33%,明清时期锐减到13%,而解放前仅存6%。查阅史料,秦晋两省以及整个黄土高原曾经森林茂密,诸如“山西遍地林木,一望不彻”,陕西“土山柏林,溪谷相接”,“山上清泉山下溪,窗前竹树尽扶疏”,这一类描述随处可见。
为什么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
探究四:水土流失严重
公益视频
观察水土流失小实验
活动
对比实验一 植被疏密
对比实验二 降水强度
对比实验三 坡度大小
实验目标导引:某地水土流
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
沟壑纵横,沟谷两侧多出现
直立的陡崖,地表起伏大。
黄土高原景观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
天然植被退化,黄土高原的植被
覆盖率极低。
干燥的黄土
  黄土质地松散,内部多孔隙和
纵向的裂隙,极易被流水侵蚀,并
形成泥浆进入河流。
遇水后变为泥浆
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单位时间内坡面
径流量大。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
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等自然原因,也受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人为因素影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目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80%。
泥沙翻滚的黄河
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同时,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探究五:生机焕发的黄土地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草)等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等工程措施,使得黄土高原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南小河沟一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示范样板区视频
视频
练一练
1.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风格的民居,下列表示我国黄土高原民居特点的( )
A
D
B
C
D
10°S
2.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
B、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
3. 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酸雨
B
1、范围:
2、黄土的形成: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4、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 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风成说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
课堂小结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