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中的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教材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巴西以旅游为主线,再次从位置入手,认识巴西的地理事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也是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迅速发展时期。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刺激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的转化。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我组织学生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三、思路设计说明
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读图析图,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课件,采用“自学互助探究” 教学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我结合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带着学生去旅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意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巴西是人种与文化。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类型 (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中认识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五、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 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 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六、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PPT 、视频、音频; 实物展台、白板 、平板电脑、无线wifi; 爱剪辑、 酷狗音乐、photoshop软件、qq软件、百度网盘。
七、教学方法
自学互助,导学精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今年夏天我们学校跟巴西里约的学校有个交换留学夏令营活动,我校将派出10名学生去里约学习交流。在里约的行程怎么安排,这个任务落到我们地理课堂了。咱们这节课就来设计巴西攻略并提前开启巴西之旅。 学生导入,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
行前准备
)在去往巴西之前我们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打包行李和确定去往巴西的路线。 根据老师给材料包里的鲅鱼圈到大连的列车时刻表和大连到里约的航班。确定信息 利用互助式白板选择行李 通过选择行李,中国与巴西的相对位置,引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并画出重要的纬线 确定航班信息 学生使用展台展示小组选择的航班信息 引导学生探索巴西的地理位置,通过让学生查询去往巴西的航班,做到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第一站 参观学校
)我们来到巴西的第一站就是参观中学和巴西中学生交朋友。来到学校,同学们发现这里的学生肤色各异。为什么呢?思考下列问题: A.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B.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C.“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贩卖黑人奴隶? D.巴西的种族构成有什么特点?所占比重最多的人种是? 视频播放巴西的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学生分析巴西各色人种的起源、人种构成特点 分析各种文化的来源 引导学生探索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
第二站 农场采摘
)咱们的第二站是去桑塔阿丽农场进行农场采摘,看看我们采摘什么呢?对,这就是咖啡,它要需要发酵、干燥、去壳等过程就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咖啡豆,然后磨成粉就可以冲泡承一杯香浓的咖啡啦。咖啡生产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看咖啡小资料。 出示地形、气候图及三幅气温降水图 巴西不仅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还有甘蔗、柑橘的产量也居世界首位,它们加工后是什么呢?咖啡豆、蔗糖和橙汁是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这里的1、2两个地方哪一个适合种植咖啡呢?为什么,请结合巴西的地形、气候来分析咖啡分布在2处的原因。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地形、气候影响农业的分布。从而使学生了解巴西的主要地形及气候类型。通过三幅气温降水图的判断,使学生深刻感受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过渡 离开庄园,我们的第三站是前往热带雨林中的城市玛瑙斯开始丛林冒险。课前让每小组各自做了关于亚马孙的旅游攻略,老师选择了5组的攻略,请高彤同学介绍一下你们组制作的旅游攻略。
(
第三站 雨林冒险
)亚马孙热带雨林不仅有美丽的景色,各种我们从没见过的动物,它还是我们人类的宝库。下面小组讨论,查询资料,每小组分别完成任务。 A.热带雨林具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B.巴西是如何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的? 开采矿山、烧荒耕地、开辟农场、开辟牧场 C.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后果? 使用白板选择素材 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气候 使学生体会巴西文化的多样性
过渡 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我们鲅鱼圈就是沿海地区呀!甘地有句名言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我们应该热爱地球,保护地球,不能让这个热带大树枯萎、死去。那么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热带雨林呢?
(
总结 巴西游记
) 七月中旬,我们来到Brazil,一下飞机,感觉热浪逼人,真不愧是 带国家。哇!大街上有各色人种,这里 人真多。那真热闹,原来正举办 节。快看,那不是 运动员吗?人们都说他们的球技高超得就像跳 舞一样美妙。接下来我们进入 平原进行丛林大冒险,抵达平原沿 河而上,雨林内击退了非法伐木工人,为伙伴们争夺到了栖息地。最后我们带这巴西特产 、 、 回家。 学生利用互助式白板填写“巴西游记”。口头总结本节课的过程和学习收获。 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板书设计】
(
热带雨林
) (
保护
) (
开发
) (
文化
) (
人种
) (
自然环境
) (
位置
) (
巴西
)
【教学反思】
1.应用了哪种媒体和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本课时运用Donview Board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简洁,无论是新知的呈现,还是复习的设计,都体现出较强的交互性,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操作,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与理解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通过Donview Board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加突出,重难点内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和解决。
平板电脑初入课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且知识面广泛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时常想起其他相关问题。平板电脑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及时的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并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
2.在教学活动应用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引起了那些反思。
(1)在航班选择讨论学习环节和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探索环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查询在书中没有找到的答案,培养学生使用多种学习手段进行学习。
(2)在学生讲解巴西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08:14-10:46)及复习阶段巴西游记(43:18-44:28)使用互助式白板,讲传统黑板教学与新型电子教学相结合,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行李选择和热带雨林破坏产生后果环节,使用Donview Board素材选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一堂课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关键,在本节课,我运用了Donview Board软件中的白板功能、展台功能及平板电脑查询功能,由老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既能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入课堂,又能很好地将枯燥无味的内容生动具体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感,为本节课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效果。
4.对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本人今年刚开始接触交互式白板,被其功能之强大深深吸引。就目前而言,功能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在我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认真研究,争取下一次展示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