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1.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太宗、武则天 D.武则天、唐玄宗
2.★(2021·益阳)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隋朝大运河 ( )
A.加强了南北交通 B.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
C.巩固了隋朝统治 D.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3.(2021·荆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 ( )
A.郡县制的实行 B.刺史制度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4.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 )
A.轻徭薄赋 B.简法轻刑
C.选贤任能 D.恩威并施
5.★(2021·聊城)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6.★(2020·北京)下列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7.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双方使者往来络绎不绝。下列关于唐朝时民族关系的说法违背史实的是 ( )
A.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B.北击匈奴解除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C.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D.回纥、渤海、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受到唐朝册封
8.“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千种,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藏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材料体现了文成公主入吐蕃的作用有( )
①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②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③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关系 ④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
A.经济的繁荣 B.政治的清明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社会风气的开放
10.下图所示作品反映的史实体现了唐朝对外关系的特点是 ( )
A.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B.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世界领先无私奉献
11.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 )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欧阳询 ④吴道子 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3.(2020·遵义)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14.农民起义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姚崇 D.黄巢
15.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 )
A.政权并立形成 B.政局相对稳定
C.政权更迭频繁 D.疆土日益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中隋文帝在政治方面有何作为?(1分)他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1分)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出现怎样的统治局面?(1分)
(2)列举图二唐太宗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革新措施各一例。(2分)唐太宗时期出现什么统治局面?(1分)
(3)史学家认为图三的唐玄宗功过都很突出,请你结合史实对此做一简要评述。(2分)
(4)上述三位皇帝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何共同之处?(1分)他们的统治政策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1分)
17.(2021·毕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注: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政策?(1分)举两例史实说明这个政策实行的效果。(2分)
材料二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中,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涉及哪几个方面?(3分)
材料三 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展最紧张的时候,日本捐助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注:诗句出自日本长屋王《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3)据史书记载,材料三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诗句感动了一位唐朝僧人,使他决心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请写出这位僧人的法号和东渡日本的次数。(2分)
(4)综上所述,唐朝呈现出怎样的社会风气值得当今社会借鉴?(2分)
18.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1分)
材料二 观察下图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2分)有什么用途?(2分)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1分)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
材料四 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4)材料四的“他”是谁?(1分)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成的著作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B A C C A A B A D C C C C D C
1.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B )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太宗、武则天 D.武则天、唐玄宗
2.★(2020·益阳)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隋朝大运河 ( A )
A.加强了南北交通 B.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
C.巩固了隋朝统治 D.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3.(2020·荆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 ( C )
A.郡县制的实行 B.刺史制度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4.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 C )
A.轻徭薄赋 B.简法轻刑
C.选贤任能 D.恩威并施
5.★(2020·聊城)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6.★(2020·北京)下列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 A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7.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双方使者往来络绎不绝。下列关于唐朝时民族关系的说法违背史实的是
( B )
A.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B.北击匈奴解除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C.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D.回纥、渤海、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受到唐朝册封
8.“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千种,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藏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材料体现了文成公主入吐蕃的作用有( A )
①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②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③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关系 ④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D )
A.经济的繁荣 B.政治的清明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社会风气的开放
10.下图所示作品反映的史实体现了唐朝对外关系的特点是 ( C )
A.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B.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世界领先无私奉献
11.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C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 C )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欧阳询 ④吴道子 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3.(2020·遵义)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C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14.农民起义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D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姚崇 D.黄巢
15.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 C )
A.政权并立形成 B.政局相对稳定
C.政权更迭频繁 D.疆土日益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中隋文帝在政治方面有何作为?(1分)他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1分)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出现怎样的统治局面?(1分)
作为: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1分)措施: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1分)局面:国家统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1分)
(2)列举图二唐太宗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革新措施各一例。(2分)唐太宗时期出现什么统治局面?(1分)
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写一点即可得2分)局面:“贞观之治”。(1分)
(3)史学家认为图三的唐玄宗功过都很突出,请你结合史实对此做一简要评述。(2分)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能,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1分)但他在位的后期追求享乐、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1分)
(4)上述三位皇帝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何共同之处?(1分)他们的统治政策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1分)
共同之处:①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②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③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安定局面的出现。(任答两点即可得1分)启示:①执政者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②执政者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纠正或克服决策的偏差等。(任答两点即可得1分)
17.(2020·毕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注: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政策?(1分)举两例史实说明这个政策实行的效果。(2分)
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如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1分)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1分)
材料二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中,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涉及哪几个方面?(3分)
科技、(1分)佛教、(1分)文字等方面。(1分)
材料三 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展最紧张的时候,日本捐助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注:诗句出自日本长屋王《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3)据史书记载,材料三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诗句感动了一位唐朝僧人,使他决心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请写出这位僧人的法号和东渡日本的次数。(2分)
法号:鉴真;(1分)次数:6次。(1分)
(4)综上所述,唐朝呈现出怎样的社会风气值得当今社会借鉴?(2分)
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2分)
18.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1分)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1分)
材料二 观察下图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2分)有什么用途?(2分)
曲辕犁(1分)和筒车(1分)。耕地(1分)和灌溉。(1分)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1分)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
科举制。(1分)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1分)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1分)
材料四 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4)材料四的“他”是谁?(1分)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成的著作是什么?(1分)
人物:玄奘。(1分)著作:《大唐西域记》 。(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