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阅读史料,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一、明朝的建立
第三单元
1、明朝建立的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鄱阳湖之战形势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
朱元璋灭陈汉之战
史海拓展
影视剧《朱元璋》剧照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灾害连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1368年的一天,应天府的城墙根前挤满了准备出逃的人。此时,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在城墙上张贴了一张皇榜。人们纷纷围上去观看,写着:
“朕本淮西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1368年
应天(今江苏省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1)建立者:
(3)都 城:
(2)时间:
(4)灭元朝时间:
1368年
(5)灭元朝标志:
徐达率军攻占元大都
2、明朝的建立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意思是:从布衣百姓起家,统一抚定了全国,,从西汉以后再也没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了!
出身寒微 孤单一人
白手起家 筚路蓝缕
“得 位 最 正”
朱元璋
关 键 词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朝疆域地图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换位思考:你我当皇帝怎么做?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2.措施:
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全面改革官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
A.在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
皇帝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
材料一 明太祖说:“秦始皇置丞相,不久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废相,设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实录》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正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待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王“自操威柄”,大学士“鲜所参决”。 ——《明实录》
材料三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B.在中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 -1380年),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顺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在任左丞相期间,专权树党,威胁皇权,于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至此,明朝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洪武六年(1373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朱元璋藉此大兴党狱,洪武二十三年,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以夥同胡惟庸谋不轨之罪名被杀,并作《昭示奸党录》颁布天下,株连三万余人。
材料 洪武十三年(1380)正
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
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
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
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
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
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
住缰绳,急不能言,拼
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议 一 议
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汉唐:坐
宋:站
明:跪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暂时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并起到了维护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名全国政务最后都集中在皇帝身上,遇到了重大问题无处商量;军国大事由皇帝有人来裁决,决策难免失误,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不利于国家和政府效能,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元 朝
皇 帝
中书省
行中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丞相
地
方
中
央
六部
明 朝
皇 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三 司
地
方
中
央
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掌司法)
都指挥使司(掌军务)
六部
五军
都督府
内阁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元 朝
皇 帝
中书省
行中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丞相
地
方
中
央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分散 相互制约
加强皇权
五军都督府是明末时期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包括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分领在京除亲军指挥使司外的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卫所。
把大都监府分为五军都督府,权力统归兵部。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2)军事上:
洪武十三年(1380)以 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在废 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 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 正一品; 都督同知, 从一品;都督佥事, 正二品。以 中军都督府 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
厂卫制度
东厂公公像
明代锦衣卫
(1)目的:监视官民
(2)机构:
锦衣卫
东 厂
(3)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
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其他译名 :绣春刀前传,绣春刀:修罗场)是明代古装武侠电影 。该片讲述了明天启七年,北镇抚司锦衣卫沈炼在追查案件中身陷阴谋,为了证明清白,与少女北斋,同僚裴纶协力查明真相的故事 。该片于2017年7月19日大陆上映。
明天启七年,北镇抚司锦衣卫沈炼在一次扫除乱党任务中,为救画师北斋,将同僚凌云铠灭口。此后一方面要摆脱来自陆文昭、裴纶的质疑与调查,一方面又在神秘女子的要挟下放火烧了锦衣卫经历司,协力查明真相 。裹挟在乱世,沈炼与北斋情陷其中,却越陷越深。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巨大阴谋正暗中布局。在明末乱世的逆命之争,沈炼除了面临新的求生难题,爱情、兄弟情义的羁绊或将是他更具危机的修罗场。
《绣春刀Ⅱ:修罗战场》
历史小故事:
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A:大臣宋濂与客人饮酒,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全部按事实回答,朱元璋高些地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
B:国子监祭酒宋讷,因事在家独自生气,第二天,朱元璋问他昨晚为什么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陈说。朱元璋拿出一图画,只见那图正是宋讷昨晚生气的画像。一时间宋讷觉得毛骨悚然,忙解释道:因有下属打坏了我心爱的酒具。明太祖这才放心。
情 景 故 事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朱元璋与丁显的故事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准备在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那时才13岁的福建人丁显就被家人敦促备考:
他父亲建议他 熟读百家的书籍,
他叔叔建议他 写文章观点要独特创新,
而他舅舅建议他文体要灵活多样。
虽然丁显自幼资禀聪敏,一心向学,博通经史,能援笔立就。但此时的丁显也没了主意……
丁显(1358~?)字彦伟福建建阳人
丁显听取家人的建议能够考中吗?
朱元璋与丁显的故事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丁显领应天府乡荐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翌年三月殿试,太祖亲制策问。但在唱名的头天晚上,明太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因其姓名正与太祖之梦相符,显字正是日下双丝,遂擢为状元,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少年得志的丁显这一年28岁。
丁显(1358~?)字彦伟福建建阳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试内容:《四书》 《五经》
解释题目:朱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4)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②表现:
①八股取士
的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
1)规定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要求由八个部分组成(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科举放榜图(明清)
(4)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影响: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
(4)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意思是:八股文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败坏人才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厉害。”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
(4)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议 一 议
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八股取士虽然使考试形式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但却脱离了实际,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创造性,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苦读经书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试者能够被录取,也终将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而此时的欧洲社会正在开始文艺复兴运动,鼓励人们开拓创新,涌现出了像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哥白尼等一批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八股取士对中国文化的危害相当深远。
八股取士
明朝科考图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 ——顾炎武
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乙:回答出有创意的答案。
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的发展
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作物(玉米等)
1、农业:
番茄(西红柿)
花生
辣椒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
2.手工业
(1)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2)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景德镇的青花瓷
制瓷业中心:景德镇的青花瓷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景德镇,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它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3.商业:
四、经济的发展
商业
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商品经济活跃
⑴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⑵商品经济活跃;
⑶出现商帮: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出现商帮:晋商、徽商
晋商经营的票号
徽商故里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著名。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全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是一座汇集晋商历史风貌,反映明清时代特色的民居精品。乔家大院是一座集中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体,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晋商代表: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剧照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行政机构
锦衣卫和东厂
一、明朝的建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释题目:《四书集注》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厂卫制度: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答题格式:八股文
四、经济的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尚食》是明代古装励志美食大剧,于2022年2月22日在芒果TV播出。该剧讲述了大明永乐年间,少女姚子衿入选为尚食局宫女,一路坚持对中华美食技艺的追求,结识友情并邂逅爱情,最终与英明神武的皇太孙朱瞻基相知相伴的励志情感故事。
推荐热播电视剧
《女医·明妃传》以明朝正统和景泰二帝两度皇权交替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女医谈允贤(杭皇后)悬壶济世,克服重重困难,突破禁忌公开行医,建立医女制度,最终成为一代女国医的故事。
《女医·明妃传》
《锦衣之下》
《锦衣之下》该剧根据蓝色狮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奸臣当道的明朝嘉靖末年,锦衣卫陆绎奉命调查扬州修河款失踪案,得到六扇门女捕快袁今夏协助,二人就此结为甜蜜冤家,却意外卷入重重阴谋的故事。
随堂小测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2.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
A
B
D
C
3.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4.(广东深圳)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5.花生、土豆、向日葵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6.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创设和废除分别是( )
A.秦朝和明朝
B.汉朝和明朝
C.秦朝和清朝
D.唐朝和清朝
7.明代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必须复习的内容(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C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