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7: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牛奶 B.植物油 C.面粉 D.味精
2.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浓硫酸
3.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蔗糖 B.豆油 C.食盐 D.面粉
4.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B.蒸发皿 C.烧杯 D.量筒
5.(2021滨州中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后者溶质的是(  )
A.乙醇、碘酒 B.冰、冰水
C.植物油、油水 D.氯化氢、盐酸
6.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Cl溶液 50 g,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将汽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8.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25 g水 B.加水使溶液变成100 g
C.增加10 g溶质 D.增加5 g溶质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
10.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不能导电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
D.添加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12.(2021安徽中考)某同学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C.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为饱和溶液
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5.(2021贺州中考)如图是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由t2 ℃降到t1 ℃时,溶液的质量不变
B.P点表示t2 ℃时,KNO3溶液为不饱和溶液,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的大
D.t1 ℃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16.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 ℃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 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17.(2021盐城中考)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现有40 g NaCl、40 g 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 g 50 ℃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
B.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 g
C.50 ℃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在2021年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1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t2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 ℃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曼曼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甲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4分)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生理盐水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
(3)生理盐水中金属阳离子为____。
(4)标出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
22.(4分)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属于纯净物的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均填序号)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____。
23.(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作用。
(2)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____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3)我们通常选择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
(4)含氟牙膏有一定的防龋效果。这里的氟是指____(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物质”)。
(5)天然气是常用的燃料,请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4.(5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和溶液。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
(2)将蔗糖加入水中,蔗糖消失了,是因为____。
(3)如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
①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25.(7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硝酸钾   B.植物油   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 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g。若用已配好的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g。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5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将50 g a物质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g,所得溶液为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27.(7分)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少量金属铜和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无色气体C是____。
(2)使用过滤器时,滤纸润湿后应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不留气泡,若有气泡,则导致的后果是____。
(3)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4)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和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则X可选____;欲除去得到的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选用的物质有____(填一种)。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8.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20%的食盐水来选取农作物的种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食盐配制180 g 16%的食盐水来选取种子,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1)配制180 g 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____g,选用____(选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纸片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填字母)。
A.继续添加适量食盐固体
B.减少适量食盐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此步操作中还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
(4)实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填字母)。
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蒸馏水
B.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C.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 g以下用到游码)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6分)
29.(2分)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若用1 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______g,需加水______mL。
30.(4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第九单元溶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D )
A.牛奶 B.植物油 C.面粉 D.味精
2.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浓硫酸
3.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B )
A.蔗糖 B.豆油 C.食盐 D.面粉
4.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B )
A.玻璃棒 B.蒸发皿 C.烧杯 D.量筒
5.(2021滨州中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后者溶质的是( D )
A.乙醇、碘酒 B.冰、冰水
C.植物油、油水 D.氯化氢、盐酸
6.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Cl溶液 50 g,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D )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将汽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8.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蒸发掉25 g水 B.加水使溶液变成100 g
C.增加10 g溶质 D.增加5 g溶质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
10.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蔗糖溶液不能导电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
D.添加溶质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12.(2021安徽中考)某同学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C )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C.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t1 ℃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为饱和溶液
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5.(2021贺州中考)如图是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由t2 ℃降到t1 ℃时,溶液的质量不变
B.P点表示t2 ℃时,KNO3溶液为不饱和溶液,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的大
D.t1 ℃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16.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D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 ℃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 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17.(2021盐城中考)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现有40 g NaCl、40 g 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 g 50 ℃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D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
B.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 g
C.50 ℃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在2021年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C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1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t2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 ℃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曼曼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甲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4分)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生理盐水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NaCl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2OH-__。
(3)生理盐水中金属阳离子为__Na+__。
(4)标出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2O__。
22.(4分)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属于纯净物的__⑦__,属于溶液的是__①⑧⑨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②④⑥__。(均填序号)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__均一、稳定__。
23.(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乳化__作用。
(2)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__肥皂水__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3)我们通常选择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
(4)含氟牙膏有一定的防龋效果。这里的氟是指__元素__(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物质”)。
(5)天然气是常用的燃料,请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CH4+2O2CO2+2H2O__。
24.(5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和溶液。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吸附性__。
(2)将蔗糖加入水中,蔗糖消失了,是因为__分子在不断运动__。
(3)如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
①实验步骤依次为__计算__、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偏小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压强__有关。
25.(7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A__(填字母,下同)。
A.硝酸钾   B.植物油   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B__。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 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1∶2__(填最简整数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C__。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3__g。若用已配好的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50__g。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5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为25__g__。
(2)t2℃时,将50 g a物质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140__g,所得溶液为__饱和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降温结晶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c>b>a__。
27.(7分)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少量金属铜和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滤液B中的溶质是__硫酸锌、硫酸__,无色气体C是__二氧化碳__。
(2)使用过滤器时,滤纸润湿后应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不留气泡,若有气泡,则导致的后果是__过滤速率缓慢__。
(3)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CuO+H2SO4===CuSO4+H2O__。
(4)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和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则X可选__铁__;欲除去得到的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选用的物质有__磁铁__(填一种)。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8.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20%的食盐水来选取农作物的种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食盐配制180 g 16%的食盐水来选取种子,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1)配制180 g 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__28.8__g,选用__200__(选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纸片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A__(填字母)。
A.继续添加适量食盐固体
B.减少适量食盐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__偏大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此步操作中还需使用的仪器是__胶头滴管__。
(4)实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快溶解__。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AC__(填字母)。
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蒸馏水
B.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C.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 g以下用到游码)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6分)
29.(2分)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若用1 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__6__440__g,需加水__4__600__mL。
30.(4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4.4__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解:设12 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x=10.6 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3%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