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广东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广东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20: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4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澄海·七年级期末)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后来参加农民起义不断壮大实力,最终登上皇位,实现了“从布衣到天子”的逆袭。下列与刘邦称帝最相似的是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
2.(2021·广东惠城·七年级期末)一部电视剧演绎了一位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义军马夫到万军将领,从乞丐布衣直到开国皇帝,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这位传奇人物是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朱元璋 D.雍正
3.(2021·广东江城·七年级期末)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它们共同说明( )
A.朱元璋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棉纺织业
C.带有强化专制皇权的色彩 D.明朝百姓服饰都统一规范
4.(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七年级期末)“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5.(2021·广东花都·七年级期末)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6.(2021·广东揭西·七年级期末)朱元璋是一位比较勤政的皇帝。他即使“眛爽临朝,日宴忘餐”还是招架不了,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废丞相 B.设立“三司” C.设军机处 D.设“厂卫”
7.(2021·广东清新·七年级期末)围绕社会治理问题,古代帝王在制度上不断推陈出新。观察下表,空格处最恰当的是( )
皇帝 汉武帝刘彻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
措施 推恩令 科举制 行省制 废丞相
A.明太祖朱元璋 B.康熙帝玄烨 C.雍正帝胤禛 D.乾隆帝弘历
8.(2021·广东南海·七年级期末)明初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权重,对中央离心离德所致。鉴于此,朱元璋( )
A.派文臣做知州,下设通判 B.废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C.设军机处,皇帝总揽大权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9.(2021·广东汕尾·七年级期末)明太祖给子孙留下了“不许立丞相”的祖训,其目的是
A.强化皇权
B.控制军队
C.钳制思想
D.八股取士
10.(2021·广东高明·七年级期末)《明史·刑法志》中提到,厂卫只听命于皇帝,其本身的约束缺乏制度,逐渐沦为帝王极端私欲的鹰犬;厂卫具有单独的羁押、刑讯取证的权力,其设立对司法体系造成严重的伤害。由此可知,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自身缺乏制度的强制约束 B.传统的司法监察体系逐渐瓦解
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特务机构沦为皇权专制的工具
11.(2021·广东怀集·七年级期末)明洪武年间,皇帝规定各级人士的居住面积:公侯级别,可以住七间、九架的房子;一品、二品,可以五间、九架……普通百姓的房子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或饰彩色。材料所述折射出( )
A.明朝皇帝提倡节俭 B.明朝皇帝关心民众生活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D.明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2.(2021·广东龙湖·七年级期末)《续文献通考》载:洪武元年(1368年),始备六尚书,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三年(1380年)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吏治腐败现象严重 B.废除行中书省
C.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D.军机处的设立
13.(2021·广东龙湖·七年级期末)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删去的部分不准学习。这反映了明初
A.儒家地位提升 B.科举制度完善
C.注重文化推广 D.君主专制加强
14.(2021·广东福田·七年级期末)明代宦官汪直权倾朝野,“从京城到全国各地,到处侦查隐秘的事情,即使是亲王府邸,也不能幸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兴文字狱 B.分封诸子为王 C.施行廷杖处罚 D.设置厂卫机构
15.(2021·广东惠城·七年级期末)明朝在中央废除前代的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了元朝的行中书省,分别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理。这些变化反映出
A.专制集权统治加强 B.三省六部被废除
C.分权制衡局面形成 D.皇权的至高无上
16.(2021·广东福田·七年级期末)漫画“君权与相权的历史变化”(如下图),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地方权力增强
C.君臣关系日益紧张 D.皇权不断削弱
17.(2021·广东台山·七年级期末)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朱元璋自己也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丞相制度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18.(2021·广东东莞·七年级期末)明太祖时,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被锦衣卫用木棒当众打屁股。这反映明朝
A.提高皇帝权威 B.加强地方控制
C.完善监察制度 D.缓和君臣矛盾
19.(2021·广东中山·七年级期末)明太祖时期,派人“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不公不法”,这一机制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 )
A.行省制度 B.六部制度 C.“八股”取士 D.“厂卫”制度
20.(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再帮他补充第一项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
2 设内阁大学士
3 设厂卫特务机构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废丞相,权分六部
21.(2021·广东龙岗·七年级期末)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开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2.(2021·广东新丰·七年级期末)洪武十三年,复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进而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限制大臣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削弱地方
23.(2021·广东大埔·七年级期末)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造成该后果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
A.刺史 B.厂卫特务机构
C.通判 D.军机处
24.(2021·广东清新·七年级期末)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25.(2021·广东广宁·七年级期末)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A.科举制度 B.皇帝制度 C.厂卫制度 D.丞相制度
26.(2019·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27.(2021·广东封开·七年级期末)在某节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时,使用到如下图片,中间的方块代表着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向右的F1代表着思想前进的推动力,向左的F2代表着思想进步的阻力,其中F2最有可能是
A.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B.各民族的交流交往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武轻文的政策
28.(2021·广东新丰·七年级期末)明朝著名学者黄宗羲对科举制的评价是:“今日科举之法,所以破坏天下之人才,唯恐不力。经、史,才之薮泽也,片语不得掺入,限以一先生之言,非是则离经畔道。而古 今之书,无所用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促进了社会流动 B.扩大了选官范围
C.禁锢了人们思想 D.提高了行政效率
29.(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扩大录取范围
C.采用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30.(2021·广东揭东·七年级期末)加强思想控制是古代帝王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措施。明朝时,皇帝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将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局限于
A.四书五经 B.宋词 C.唐诗 D.《资治通鉴》
31.(2021·广东福田·七年级期末)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跟焚书一样,而对人才的迫害和影响比当年在咸阳郊区坑儒四百六十余人更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始终败坏人才 B.统治者偏爱严刑酷法
C.八股文阻碍思想进步 D.答卷内容脱离了实际
32.(2021·广东花都·七年级期末)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
A.焚书坑儒 B.厂卫制度 C.八股取士 D.独尊儒术
33.(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七年级期末)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
A.设宣政院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设军机处
34.(2021·广东香洲·七年级期末)图表法是学习和归纳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5.(2021·广东高州·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共2460字,字迹工整,无一涂改,上有万历皇帝批的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赵秉忠不可能做到的是
A.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观点答题 B.会写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试卷上发挥自己对朝政的独到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二、综合题
36.(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请写出一位其统治期间著名的宰相的名字。他统治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2)图二中人物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问她是谁?如何评价她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结束了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的历史,请问他是谁?他的后世子孙建立了我国历史上哪一封建王朝?
(4)图四中的人物建立了明朝。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君权,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什么?考试答卷的文体又被称为什么?
37.(2021·广东揭东·七年级期末)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会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的朝代。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并说出北宋前期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古代的科举制度?
38.(2021·广东广宁·七年级期末)中国科举制度历时1300多年,历经传承及改进,发生了重大改变。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宋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 考试内容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 、儒家经典 、法律 、文 字 、算学等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 依据多种注疏
材料二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材料三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朝的八股取士。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一,概括自唐至宋科举制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与宋代实行哪一政策有关。
(3)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科举制的评价有何不同?依据材料指出各自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概述科举制的变迁历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也出生平民,元末领导农民起义,后来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这与刘邦的经历相似,故选D;隋文帝、唐高祖和宋太祖均是朝廷大员上位,他们与刘邦的经历并不相似,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D。
2.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平民,给地主放牧牛羊,做过和尚,但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朱元璋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最终登上王位,实现了“布衣到天子”的神话,故选C;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排除A;赵匡胤建立宋朝前是后周的大将,排除B;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排除D。故选C。
3.C
【详解】
根据“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可知,这些服饰中都蕴含了明太祖对于统治长治久安的期待,具有强化专制皇权的色彩。C正确;关心民生、鼓励棉纺织发展与“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的主题不吻合。AB错误;题中只反映了男子帽子的统一,并不能扩大到所有服饰、所有百姓的服饰都统一。D错误。综上故选C。
4.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巩固中央集权的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5.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B正确;题干体现从宋以前到明朝的君臣关系,没有涉及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设立锦衣卫、东厂、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内容,排除ACD。故选B。
6.A
【详解】
材料是对朱元璋政务缠身情况的描述,这主要和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有关,A符合题意;朱元璋在地方设立“三司”,不是导致他政务缠身的原因,B排除;清朝设军机处,C排除;设“厂卫”监察臣民,不是导致他政务缠身的原因,D排除。故选择A。
7.A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围绕社会治理问题,古代帝王在制度上不断推陈出新。明朝明太祖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废丞相”的信息,故排除。故选A。
8.D
【详解】
根据材料“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权重,对中央离心离德所致”结合所学可知是明太祖认为元朝灭亡是因为地方上权力太大导致的,因此明朝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D项正确;A项是宋太祖实行的政策,排除;废丞相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排除B项;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是为了加强专制,强化皇权,故A符合题意。题干是说明太祖强化皇权的行政措施,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C
【详解】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C项正确;自身的问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传统的司法监察体系仍然存在,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D项只是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根据“明洪武年间,皇帝规定各级人士的居住面积……”可知反映的是专制皇权得到加强,全国上下不得突破皇帝的各种规定。明朝的统治使皇权得到加强,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这种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也给明王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
12.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368年),始备六尚书,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三年(1380年)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可知明朝“尚书”品级逐渐升高,是在明太祖废宰相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是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选项C符合题意;吏治腐败现象,在材料中无法体现,A排除;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与题干内容没有涉及,B排除;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D排除。故选C。
13.D
【分析】
【详解】
明太祖时期尽行删去《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故选D;自西汉以来,儒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文化专制,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
14.D
【详解】
据材料“明代宦官汪直权倾朝野……”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为加强皇权,设立了厂卫特务组织,除了锦衣卫由皇帝的亲信掌管外,东厂、西厂都由宦官统领,他们的权力来自皇帝,故其权力很大,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代宦官汪直权倾朝野”,材料未涉及“文字狱”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是强调“明代宦官汪直权倾朝野”,未涉及“分封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廷杖”处罚,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加强专制集权统治,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表明专制集权统治加强,故选A;六部没有被废除,B错误;没有形成分权制衡局面,C错误;皇权至高无上在秦始皇时就确立,D错误、故选A。
16.A
【详解】
根据图中宰相面见皇帝的方式由坐到站再到跪的过程可知,宰相的权力不断削弱,而皇权不断加强,这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项;漫画中无法体现君臣关系日益紧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不断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没有了辅助机构,使其工作量大增,故A项正确;文字狱主要是思想控制方面,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是监察机关,排除C项;D项是清代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是为了提高皇帝权威,采用廷杖处罚大臣,,反映了君权的加强,故A正确;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综上答案A。
19.D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厂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西厂等,负责侦察各级官员的言行举止,是明朝皇帝压制官员势力的重要机构,材料“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不公不法”体现了厂卫的职责,故选D;行省制度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六部制度的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不符合题意,排除B;“八股”取士,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C。
【点睛】
20.D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明朝,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他废丞相,权分六部,皇位得到了加强,故D符合题意;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C
【详解】
依据图一可知,当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丞相下设有六部,而图二中则没有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由此可知这一变化开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C正确;宋朝、元朝都设有丞相制度,AB排除;清朝是在明朝之后的王朝,沿用了明朝的制度并进一步强化皇权,D排除。故选C。
22.B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分析可知,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明太祖为了强化封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故B正确;ACD三项最终目的也是强化皇权,故错误。综上故选B。
23.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明朝设置了厂卫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和侦察,造成了社会恐慌,使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故B项正确;刺史是汉代的监察官,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这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通判是宋代地方官,负责监督知州,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军机处建立于清朝雍正帝时期,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
24.B
【详解】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大意为当时京城的官员每天上早朝,一定要先和妻子说诀别的话,等到晚上活着回来,就一起庆祝,觉得是又多活了一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君权进一步加强,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对官吏百姓进行监视,特务的无孔不入使得百官惶惶不可终日,人人自危,因此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B正确;题干的主旨不是说明京官和妻子的感情,A排除;京官度日如年或京官很悲观,只是表象而非本质问题,CD排除。故选B。
2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丞相自此推出了历史舞台,D正确;科举制和皇帝制并未废除,AB排除;厂卫制度是明朝新建立的制度,C排除。故选D。
26.C
【详解】
依据题干“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加强了皇权,官僚队伍壮大的同时,考试范围狭窄、缺乏实用性,出现了“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的局面,即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合题意;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商业无关。A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只强调儒家学生的价值观,只强调人文成就,牺牲了自然科学等知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7.A
【详解】
据题干提示,向左的F2代表着明清时期思想进步的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开始推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严重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故A项符合题意;B项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对思想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与题意不符;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对思想文化起到促进作用,与题意不符;D项重武轻文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故选A
28.C
【详解】
依据“今日科举之法,所以破坏天下之人才,唯恐不力。经、史,才之薮泽也,片语不得掺入,限以一先生之言,非是则离经畔道……”可见作者是批判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范围局限在四书五经之内,不允许考生有独到见解,禁锢人们思想,败坏人才,C正确;题干是批判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的负面影响,没有强调促进了社会流动或扩大了选官范围或提高了行政效率,ABD排除。故选C。
29.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朝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答卷文体实行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C正确;明朝科举制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A排除;扩大录取范围对人才的选拔会起到积极作用,不能成为“厄运”的原因,B排除;清朝大兴文字狱,D排除;故选C。
30.A
【详解】
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A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BCD项。故选A项。
31.C
【详解】
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内容到形式都演变成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因此顾炎武痛斥明朝的八股取士危害远远大于秦朝的焚书坑儒,故C项正确;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非一概败坏人才,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统治者偏爱严刑酷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八股文答卷内容脱离了实际,排除D项。故选C项。
32.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中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八股取士,规定读书人只能按照固定的规范写文章,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阻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本质上是统治者的思想文化专制,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其危害“等于焚书”,C项正确;焚书坑儒实施于秦朝,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明朝统治者为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设立厂卫制度,厂卫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吏民,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西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3.C
【详解】
根据题干“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因此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C正确;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排除A;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排除B;设军机处的是清朝雍正帝,排除D。故选C。
34.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D正确;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A排除;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还创立武举,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B排除;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C排除;故选D。
35.C
【详解】
此题考查八股文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时的考试制度发生重要的变化,规定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题,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这就是八股取士,造成了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允许发表自己的见解,知识分子成为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在考试试卷上发挥自己对朝政的独到见解”是做不到的,故选C项;“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观点答题”是四书五经范围,故排除A项;“会写规范的八股文”当时能做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能够做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36.(1)房玄龄或杜如晦;贞观之治。
(2)武则天;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成吉思汗;元朝。
(4)四书五经;八股文。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中的人物是唐太宗,他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例如房玄龄,杜如晦;他统治的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人物是武则天,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中的人物是成吉思汗,他结束了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的历史;他的后世子孙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元朝。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四中的人物是朱元璋,他建立了明朝,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君权,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考试答卷的文体又被称为八股文。
37.(1)隋朝;
进步之处:士子可以自由报考;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是文化知识等
(2)发展: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3)考试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题格式为“八股文”。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4)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的认识科举制。既要看到科举制实施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因此科举制创立的朝代是隋朝;由“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可知可以自由报考;由“考试成绩是取会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可知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由“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可知考试内容主要是文化知识。因此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的进步之处在于士子可以自由报考;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是文化知识等。
(2)根据材料二“《科举:不只是考试》”,可知录取进士总数、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是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北宋前期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3)根据材料三,由“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可知考试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由“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可知答题格式为“八股文”。因此明朝科举制在考试内容、答题格式方面发生了变化,考试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题格式为“八股文”。这些变化,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应该一分为二,认识古代的科举制度,要全面客观的认识科举制。既要看到科举制实施的积极意义,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又要看到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38.(1)隋朝;
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变化:录取人数不断增加;考试内容从多样走向单一;更加突出儒家经典的地位。政策:重文轻武。
(3)不同:材料二认为科举制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材料三认为科举制摧残和扼杀了文化发展;
材料二评价的依据:唐宋时期重视文化教育;社会倡导平等竞争。
材料三评价的依据:明朝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4)隋唐时期出现,北宋完善,明清僵化。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从隋朝开始实行,历时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依据所学知识,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依据材料一,从唐朝到宋代,科举制在录取数量和考试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录取数量上,到了宋代,录取人数不断增加。考试内容上,从多样走向单一;更加突出儒家经典的地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很多官员来自科举考试,俸禄丰厚。
(3)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由此可知材料二认为科举制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依据材料三中的相关信息,“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朝的八股取士。”由此可知材料三认为科举制摧残和扼杀了文化发展;依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可以得出材料二评价的依据:唐宋时期重视文化教育;社会倡导平等竞争。依据材料三中的有效信息,“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朝的八股取士。”可以得出材料三评价的依据:明朝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4)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需要综合概括以上三则材料才能得出结论。三则材料分别讲述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到发展完善直至僵化的发展历程。故答案为:隋唐时期出现,北宋完善,明清僵化。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