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四年级)《武术:小套路》教学设计
水平二(四年级)《武术与游戏》单元教学计划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意义 1.让学生知道套路是武术主要形式之一,了解所学套路动作的基本知识和攻防的技战术,初步掌握套路动作中每个动作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攻防能力,塑造良好的形体姿态,培养谦和忍让、超越进取的品质,同时对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通过武术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以及其组合动作的学习,明白武术动作是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到动作正确、连贯,设计有趣的练习内容可以让学生身心得到满足,同时也挑战身体的能力和意志品质。
单元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并步抱拳—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等基本功组合动作,教学内容及难易度符合四年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能力和《课程标准》对四年级武术教学的要求,其教学重点是动作幅度的到位、规范,动作的稳实和力度,以及对自身重力的克服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情基础和学习需要为切入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图解正误对比、达级比赛等易于四年级学生接受的直观性、激励性教学方法,也可通过课前让学生自学,课上让学生当“小教师”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练的热情,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握动作,完成教学任务。
单元 学习目标 1.积极参与练习,能说出本单元所学动作的名称和方法。 2.能正确地做出所学动作,且动作舒展、到位、有力度,能晨示两套自编式术组合动作。 3.通过武术学习和游戏,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増强灵敏、协调素质。 4.乐意接受他人的帮助,能与同伴配合完成学练任务,表现出良好的学练态度和精神风貌。
单元 教学内容 1.武术:摆掌、撩掌、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 2.游戏:定位弓步牵拉角力;体能小健将;你抓我教;技击对抗
学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具体学习内容
1 1.武术:摆掌、撩掌。 2.游戏:定位弓步牵拉角力 。 1.能记住摆掌、撩掌动作名称和进攻方法,并能在动作组合中协调用力。 2.能认真听、练,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重点:摆掌、撩掌动作方法 难点:在动作组合中协调有力。 1.热身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2. 武术操:头、剪刀、布 3.摆掌与撩掌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学生在教师示范下模仿练习 (3)教师纠错并讲明动作要领 (4)学生分组练习 4.弓步双摆掌与弓步勾手撩掌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学生在教师示范下模仿练习 (3)教师纠错并讲明动作要领 (4)学生分组练习 (5)学生集体练习 4.游戏:定位弓步牵拉角力 。
2 1.武术:小套路 并步抱拳 上步搂手马步击掌 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 弹踢推掌 马步击掌 2.体能游戏:翻翻乐 1.能说出小套路的动作名称与动作方法,明白学习组合动作的意义。 2.能将做到冲拳、推掌有力,蹬腿、弹踢到位。 3.在学习中与同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并能大方的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 重点武术动作线路清晰,准确舒展有力。 难点:武术动作连贯紧凑,身法自如有节奏。 1.热身慢跑(加入武术4个动作) 2.基本功练习: (1)手型(拳、掌、勾) (2)步型:马步、弓步、仆步 (3)双人练习:马步冲拳、弓步推掌、弹踢推掌 (4)基本功小套路 3.武术小套路 (1)分4组学习其中一个动作 (2)分享所学动作。 (3)教师示范小套路动作 (4)学生根据视频和图解来巩固整套动作 (5)展示小套路 4.体能游戏:翻翻乐
3 1. 武术:小套路连贯成的全套动作。 2.游戏:技击对抗。 (1)能体会和认识到武术基本动作及组合在武术学习中的作用。 (2)能熟练完整地做出武术小套路,能独立完成自编组合动作并进行展示表演。 (3)能与同伴配合,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 (1)分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武术小套路,教师巡视,提示学生体验动作的劲力和神韵。 (2)ロ令指挥,集体复习武术小套路,教师提出规范性要求。 (3)分组演练武术小套路,并尝试用所学的手型、步型合理组合、编创出新的套路,教师提供援助。
安全 保障 1.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保护帮助和思想教育,练习前应多做手部的准备活动。 3.安全教育贯穿课的始终。
单元知识与技能评价
优秀 良好 及格
动作准确、协调、连贯,手眼相随,节奏感强,体现武术的精气神。 动作准备、协调、连贯,手眼相随,有一定的节奏感。 动作基本到位,手型、步型基本正确,动作路线清晰。
水平二(四年级)《武术:小套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学习领域发展目标为依据,针对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与活动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本课摒弃常规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武术套路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参与的活动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中,体验成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武术这一民族精粹。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武术:小套路》选自科教版水平二(四年级)第21课,属于武术项目之一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3课时,动作方法是:并步抱拳—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教学中以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要为切入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图解等易于四年级学生直观性接受,让学生自学,当“小教师”的,调动学生自主学练的热情,在教师启发下、引导下掌握动作,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利用探究、合作学习,做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认真能力较低,以感知的、具体的形象性思维为主,注意力和兴趣易于转移和分散。因此要通过直观对比教学、分解与完整相结合的方法,反复练习,在练习中熟练和提高,让学生学得有趣,学能掌握,为今后的武术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情况的分析:由于套路动作在前两节课中已经学过,教师只要将它们组合串联,重点放在动作的连贯和流畅上,在集体和分组练习中,运用口令的变化强化动作连贯性。
四、学习目标:
1.知道武术小套路的动作要领,动作顺序,能说出每个动作的名称。
2.能做出武术小套路的整套动作,其中90%的学生能够做到手、眼、身、步配合协调,体现武术演练风格,发展身体力量、灵敏、耐力素质。
3.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用于进取、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武术动作线路清晰,准确舒展有力。
教学难点:武术动作连贯紧凑,身法自如有节奏。
六、教学流程
(一)开始与准备部分(约8分钟)
1.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强调安全
(2)“武术”趣味报数
2.准备活动
(1)抱拳礼交朋友,组成员,建队名
(2)热身跑动:前后四人一组绕四个点跑动
(3)基本功练习:弓步、马步、仆步、弹腿、马步冲拳、弓步架掌
(二)基本部分(约30分钟)
1.基本功套路练习:
敬礼—并步抱拳—马步冲拳—弓步架掌—提膝勾手—仆步穿掌—收势
(1)师口令指挥带领练习
(2)两人一组练习
2.小套路练习:
并步抱拳—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
(1)分四组,各组通过图片和视屏学习一个动作,记住动作名称和要领,教师在各组间指导。
(2)四组同学轮换做小老师,带领大家练习。一人领做,同组其他同学纠正动作。
(3)教师展示整套动作,学生建立小套路的动作印象。
(4)教师用动作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小套路。
(5)教师用1、2、3口令指挥,学生边喊动作名称边做动作练习。
(6)教师讲解各动作的攻防含义,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攻防练习。
(7)分组展示,评出动作最好的组和个人。
(8)集体展示
(9)总结评价。
3.游戏:“体能小健将”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四组,同学们利用蹲姿、仰卧爬行、推小车三种移动去翻其他颜色组的标志盘,游戏结束时,哪一组正的点多为胜。
游戏要求:1.在每个颜色区域内只能翻一个标志盘后必须去翻其他颜色的标志盘。
2.四种颜色的标志盘轮流翻
游戏规则:
(三)结束部分(约2分钟)
1.恢复身心:放松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
2.教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效果,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畅谈感受。
七、场地与器材
场地:平整的运动场 。
器材:录音机,标准垫40张, kt板4张,pad平板4块。
八、运动负荷的预计
练习密度:55%左右 平均心率: 135次/分
水平二(四年级)《武术:小套路》教学教案
水平段 水平二(四年级) 课时 第二 课时 上课 地点 操场
教学 内容 1.武术:小套路 2.游戏:“体能小健将”
学习 目标 1.知道武术小套路的动作要领,动作顺序,能说出每个动作的名称。 2.能做出武术小套路的整套动作,其中90%的学生能够做到手、眼、身、步配合协调,体现武术演练风格,发展身体力量、灵敏、耐力素质。 3.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用于进取、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 重点 武术动作线路清晰,准确舒展有力
教学难点 武术动作连贯紧凑,身法自如有节奏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时间 次数 强度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8′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强调安全。 2.“武术”趣味报数 3.抱拳礼交朋友,建队名 二、准备活动 1.热身跑动:四人一组绕前后四个点跑动 2.基本功练习:(1)手型 拳、掌、够 (2)步型 马步 弓步 仆步 1.检查常规,抱拳礼问好,告知学生上课内容,提出要求。 2.组织“武术”报数练习 3.介绍抱拳礼:礼让,广交朋友。 1.用希沃呈现动作,指挥学生在跑动中练习。 2.调动学生的热情。的热情。 3.教师口令、哨声、手势、口诀指挥学生做各种手型和步型练习。 4.优生用口令指挥,教师纠正动作。 5.两人一组进行马步冲拳和弓步推掌练习。 1.精神饱满,明白学习任务 2.抱拳礼正确,迅速,有精、气、神。 3.组内抱拳行礼,建龙、虎、凤、鹤四组 1.跑动有序,各种武术动作正确。 2.和教师一起热情互动。 3.口诀熟练,手型和步型动作正确,到位。 4.优生口令响亮,指挥有序 5.挺胸立腰,冲拳有力,推掌时力达掌根 组织队形: ☆ 要求:1.队伍整齐 2.报数响亮 3.有精神 组织队形: 要求:1.跑动有序 2.武术动作标准。 组织队形: ☆ 要求:弓步(前弓后绷)、马步(脚尖向前、双腿半蹲、)、弹腿(提膝绷脚) 1′ 1′ 2′ 2′ 1 1 1 3 小 小 中 中
【设计意图】 1.通过 “武术”趣味报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期待;2.希沃图片引导,提示学生在跑动中向前看,注意力集中,复习之前学过的武术动作;3.基本功练习,纠正学生的手型和步型动作,并运用口诀提示动作的要领。4。背靠背双人的马步冲拳和面对面的弓步推掌练习,培养学生马步是挺胸立腰习惯。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时间 次数 强度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阶段 25′ 1. 套路基本功练习: (1)集体练习 (2)分组练习 2.小套路练习: (1)并步抱拳 (2)上步搂手马步击掌 (3)弓步双摆掌 (4)弓步勾手撩掌 (5)弹踢推掌 (6)马步击掌 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组织两人一组练习,互纠错互评价。 1.教师组织四组同学利用图片和视屏学习一个动作,记住动作名称和要领。 2.教师在各组间巡视指导。 3.组织“小老师”教动作。 4.教师展示整套动作, 5.教师用动作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小套路。 6.教师用1、2、3口令指挥. 7.结合学生示范,教师讲解各动作的攻防含义。 8.组织两人一组攻防练习,巩固动作。 9.男女生展示、集体展示 10.总结评价。 1.在教师口令下边呼号边练习,动作正确,有力。 2. 两人一口令一练习,同时练习。相互纠错。 1.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看图片和视频学习,记住动作名称和要领。 2.在教师指导下动作正确。 3.各组组长领做,其他同学纠正动作。 4.学生建立小套路的动作衔接直观印象。 5.学生边呼号边做动作,有精气神。 6. 动作名称呼叫正确,动作有力。 7.认真观察,掌握动作的攻防。 8.两人一组进行攻防练习。 9.动作整齐,有精气神。 10.评选出武术明星和武术团体。 组织队形: 要求:动作正确、有力。 组织队形: 要求:仔细看,真听,积极参与练习,动作规范。 2′ 2′ 3′ 1 1 2′ 1′ 3 5 3 3 3 3 1 中 小 中 中 中 中 中
【设计意图】1.套路基本功练习,让学生在套路中复习巩固武术基本功,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双人镜面练习时,双方可以互练互纠错;2.各组利用图解学习,提高学生的识武术图解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做好铺垫;3.结合视频练习,改善学生的动作的正确性;4.每组用自学的动作教其他组,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5.理解了动作攻防含义,学生动作会更加正确。
激活思维拓展能力阶段 5′ 游戏:“体能小健将” 方法:学生分成四组,同学们利用蹲姿、仰卧爬行、推小车三种移动去翻其他颜色组的标志盘,游戏结束时,哪一组正的点多为胜。 1.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提醒学生翻过的标志点必须在原地。 4.鼓励学生积极跑动,争取胜利。 1.认真听教师讲解 2.积极的参与游戏。 3.按照要求翻点 4.为了本组胜利积极跑动。 组织队形: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合作意识要强。 3′ 3 大
【设计意图】根据主教材的特点设置游戏,对本课运动量的进行补充。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重视学生的身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2′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与评价 三、下课,收还器材。 1.教师示范,伴随轻音乐进行太极拳练习参与放松活动。 2.总结本课各小组练习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畅谈感受。 1.学生随教师进行放松活动。 2.收获喜悦,感受成功。 3.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 组织队形: ☆ 1.要求:积极参与与放松 2.相互评价 1′ 1 小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伴随音乐进行太极拳放松练习,让学生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并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师生间心灵的共鸣得到升华,使得师生真正地享受武术运动、留恋武术运动、渴望武术运动。
场地 器材 场地:平整的运动场 。 器材:录音机,标准垫40张, kt板4张,pad平板4块。 预计练习密度 55% 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 135次/分
课后 小结 武术课教学反思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四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男生较多,个个都是活跃分子。如果按照在以往的教学中那样,采用讲解---示范--领做--练习的教学手段。其教学方法单调,形式死板,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中造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对武术的实际应用和组合动作练习不够,从而缺乏趣味练习。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课的开始部分,我首先问了一些小问题,如“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老师邀请同学们表演一个武术节目”调动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兴趣;在热身跑中加入武术动作的复习,学生们都能快速、正确的做出图片中的武术动作,参与度挺高;在基本功练习中,很多同学的动作比较正确,表明同学们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能做到弓步--前弓后绷,马步—大腿蹲平,仆步—仆腿直、脚踏实,冲拳、推掌有力。 在小套路教学中,各种组长能积极带领本组同学,根据图解进行学习,组织很有序,并能根据图解创新出分解动作,方便学生练习和记忆,很有“小老师”的风范,组员在纠错中,也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动作,进行纠错,这样把学到的知识立即利用起来,很有成就感。通过这种自学互教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最后利用教师示范整套动作和pad视频提示,各组组长带领本组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从最后的展示中可以看出,95%以上的同学掌握了本套武术小套路。翻翻乐游戏,是对本课运动量的进行补充。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提高本课的运动负荷。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 1.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对动作细节的掌握程度不如女生,特别是第四组同学,由于组长的学习和带领能力不是很强,导致最后一个动作的学习不是很好。我发现后,及时的加入第四组的练习,在我的帮助下,大部分同学能掌握所学习的动作。 2.最后的太极拳放松时,由于动作有点难,大部分同学在模仿教师动作,但缺少韵味,以后的课中,增加太极拳的学习。 总之,从这节课中的反思中,我又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会将这些经验和教训通过“消化吸收”以后,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