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会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干冰用于食品冷冻保鲜 B.食品袋内冲入氮气防腐
C.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污染 D.一氧化碳可做燃料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碱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均为碱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3.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板结,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气体有关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可以提高其利用率
4.学化学,用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氢氧化钠可直接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C.工业上常用焦炭来冶炼金属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试验
5.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将红墨水注入水中 B.白磷燃烧
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D.镁条燃烧
6.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碳酸钙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用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7.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Al(OH)3+3H2SO4═Al2(SO4)3+6H2O B.H2O+CO2═H2CO3
C.2Na+2H2O═2NaOH+H2↑ D.3CO+Fe2O32Fe+3CO2
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SO4,一定没有Na2CO3
B.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C.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Na2SO4或K2SO4,一定没有NaCl
D.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
9.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钢铁生锈 C.石油分馏 D.海水晒盐
10.下列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并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锌和硝酸银 B.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稀盐酸和氧化铁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1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
12.用下列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进行填空(每空只需填一个序号)
①熟石灰 ②食醋 ③小苏打 ④氯化钠 ⑤活性碳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2)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盐是________;
(3)家庭用于除去热水瓶内水垢的是________;
(4)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1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盐酸、硫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___试剂(指示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_处理该废液。
(3)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请写出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4.碱的分类
(1)______:KOH、NaOH、Ba(OH)2、Ca(OH)2、NH3·H2O(一水合氨)等。
(2)不溶性碱:绝大部分的碱都______,且具有颜色。如,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Mg(OH)2(白色沉淀)、Al(OH)3(白色沉淀)等。
(3)注意:显碱性又不是碱溶液的溶液有________。
1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生活中常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2)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______。
(4)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填化学式);
③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理解反应实质
①结合图一分析,该微粒转化过程是Mg原子失去电子变成Mg2+,H+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H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②据图二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据此推理,硫酸氢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______色。
17.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FeSO4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填离子符号).
(2)向Fe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向Fe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镁条,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
(4)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FeSO4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举两例,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填化学式)
三、推断题
18.在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中,甲 乙是两种单质,A~G是化合物,其中A B是氧化物,C广泛用制玻璃 造纸 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G是一种钠盐。“→”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标出序号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甲物质表现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G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D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
1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①和②的反应条件相同,乙是一种温室气体,丙是无色气体,且与乙的元素组成相同。
(1)请写出符合条件的甲的化学式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②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请解释乙、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
20.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D常温下是气体,反应①在自然界称为光合作用,I是补钙剂的成份,E常用来做干燥剂。
(1)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在G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四个反应中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1.实验室中有一瓶因存放不当而变质的固体氢氧化钠,某同学为测定其变质情况,取25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60g过量的稀盐酸,得到280.6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2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碳酸钠和氡化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含量,取该混合物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混合物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3.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锻烧实验(所含杂质在锻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B
6.B
7.A
8.D
9.B
10.C
11.C
12.(1)③
(2)④
(3)②
(4)⑤
(5)①
13.(1)氢离子##H+
(2) 紫色石蕊 氢氧化钙
(3)
(4)
14.(1)可溶性碱
(2)难溶于水
(3)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等)
15.(1)乳化
(2)
复分解反应
(3)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二氧化碳逸出
(4)
16.(1) Al H2O NH3
(2) 得到 OH-+H+=H2O(或者H+和OH-结合成H2O分子) 红
17.(1)
(2)
(3) 有黑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Fe2+ Mg2+
(4) NaOH Ba(NO3)2
18.(1) 还原
(2) NaNO3 复分解
19.(1)CaCO3
(2)
(3)分子构成不同
20.(1)CaCO3
(2)+2 +2价
(3)
(4)②③
21.(1)解: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5g+260g 280.6g=4.4g
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42.4%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2.4%。
22.(1)4.4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88.3%;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8.3%。
23.62.5%
解 :根据质量守恒,生成二氧化碳质量80g-58g=22g,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x=50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故填:6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