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金属粉末含有Mg、Al、Cu、Ag中的两种或三种,取24g该金属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2g氢气,则该金属粉末的组成情况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镁 D.无法推断
3.有Mg、Al、Fe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9g B.0.8g C.0.7g D.无法确定
4.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溶液中撒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一定含有的是
A.铜和铁 B.铜和锌 C.铜、铁和锌 D.铁和锌
5.将铜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A.①②③④ B.② C.③ D.②③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电极 B.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C.铜为紫红色固体,用于制作导线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于清洗油污
7.将13.2g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L NH3,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
8.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锌,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没有铁和锌
B.滤出的固体质量大于原铁粉的质量
C.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
9.如图为了测定金属活动性强弱,向打磨过的金属X和金属Y上滴加不同溶液,金属X上①②处均有明显现象,金属Y仅④处有明显现象。据此可以判断金属X、金属Y、铁、银的活动性从强到弱分别为
A.X、Fe、Ag、Y B.Y、Fe、X、Ag
C.X、Fe、Y、Ag D.Y、Fe、Ag、X
10.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D.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11.金属M可与CuC12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金属M不可能是铝
C.金属M一定是铁 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2.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二、简答题
13.如图是实验室制的一种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弹簧夹时,固液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制取一定量后关闭弹簧夹,干燥管内气体压强变大、液面下降,固液脱离接触,反应随即停止,而烧杯内液面上升。若再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干燥管内液面上升,与大理石接触又发生反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干燥管底部用铜丝网不用铁丝网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制用稀盐酸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
1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中国进入“双航母时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钢铁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_____(填“大”或“小”)。
②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若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把锰放入硫酸锌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据此现象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将锰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生成
B.仅用硫酸锰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可以比较锰和铁的活动性
C.锌、锰、铜的活动顺序为Mn>Zn>Cu
(3)向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滤渣中有Mg、Cu、Ag
B.滤液为蓝色,滤液中有Cu2+
C.取少量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三、推断题
15.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6.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三种物质,G是红色固体单质,H为红棕色粉末,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在化学变化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D和H发生的反应中,___________是氧化剂。
(3)I生成G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7.某同学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
(1)己知B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
①若C与B反应时只有水生成,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A是金属单质,与B反应的现象为紫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A物质是_______。
(2)己知B是一种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①若A是水,往A与B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色。
②C物质常用来检验是否存在B物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据报导,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量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探究铁生锈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寻找生活中的铁
(1)钢是一种铁的合金,其硬度比铁___________(填“大”或“小”)。生活中有很多铁制品,如:铁门、铁锅等,长期使用容易生锈。
任务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2)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观察,C中①②处细铁丝均依然光亮;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观察:C中①处细铁丝依然光亮,②处细铁丝表面灰暗,D导管中___________。
(3)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对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前后②处细铁丝及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①②处细铁丝的变化,说明铁生锈与___________有关。
任务三:辩证看待铁锈蚀
(6)为防止铁生锈,人们采用了很多措施,如一些铁制防护栏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
a、银粉 b、铜粉 c、铝粉
(7)合理利用铁生锈也能服务于生活。为防止受潮和变质,月饼盒中加入铁粉包作为双吸剂,检验某双吸剂中是否含有铁粉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
19.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钠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气球产生的浮力不计。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______;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
20.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现有1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7.8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
(3)计算剩余固体中各元素的质量。
21.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鸡蛋壳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150g 6.25g 154.05g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C 6.D 7.D 8.C 9.C 10.B 11.C 12.D
13.(1)
(2)铁丝网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14.(1) 大
(2)AC
(3)AC
15.(1)CaCO3
(2)导线等
(3)
16.(1) 作燃料 H2
(2)氧化铁
(3)
17.(1) H2 铜
(2) 红
18.(1)大
(2)形成一段水柱(或液面上升或导管内的液面上升并形成一段水柱)
(3)
(4)除去氧气中的水分,避免影响对比结果(或干燥氧气、吸收氧气中的水分、除水等)
(5)水和氧气
(6)c
(7)用磁铁吸引
19.(1) 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在标尺中央
(2) 偏左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20.(1)2.2g
(2)解:设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x
x=2.8g
答: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2.8g
(3)由于反应没有完全,所以剩余固体是碳酸钙和氧化钙,剩余固体的质量是7.8g,氧化钙是2.8g,所以剩余碳酸钙7.8g-2.8g =5g。碳酸钙由钙、碳、氧元素组成,氧化钙由钙、氧元素组成。所以剩余固体中含钙、碳、氧元素。
钙元素的质量=
碳元素质量=
氧元素的质量=
答: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是2.8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4g,碳元素质量0.6g,氧元素的质量3.2g。
21.(1)2.2
(2)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x=5g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