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9:0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氢氧化钠 B.加热液体
C.过滤液体 D.浓硫酸稀释
2.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化学小实验”的机会。小明同学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到下列物质中,其变化现象及它们的pH对应正确的是
A.肥皂水 B.石灰水 C.食盐水 D.白醋
滴入酚酞试液后的实验现象 无色 蓝色 红色 无色
该物质的pH pH>7 pH=7 pH<7 pH<7
A.A B.B C.C D.D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B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C 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 分子不断运动
D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4.氢氧化钠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C.能去除油污,可用于制炉具清洁剂
D.工业中可用于造纸、纺织、制肥皂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盐酸除锈 C.干冰升华 D.酒精挥发
6.小明发现红萝卜皮的酒精浸泡液能够起到酸碱指示剂的效果:当pH<7时显红色,pH在7-8时显紫红色,pH在8-10时显绿色,pH>10时显黄色。现将少量红萝卜皮的酒精浸泡液滴入柠檬汁中,颜色为
A.红色 B.紫红色 C.绿色 D.黄色
7.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与二氧化碳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D.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C. D.
9.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A.氢氧化钡 B.醋酸 C.硫酸钾 D.食盐
10.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是
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1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酸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
B.二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pH值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D.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二、简答题
13.2005年4月12日凌晨,一辆停放在箭盘山加油站内载有浓盐酸的罐体车底部突然发出泄漏,并冒出浓浓白雾,石灰石地面冒出许多气泡.消防队员赶赴现场,用水枪对泄漏出来的盐酸进行稀释,并采取其他措施.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
①依据以上叙述写出浓盐酸的一点物理性质,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
②罐体车不能直接用铁罐装盐酸.请解释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稀释后的盐酸如果直接流进附近的农田,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请解释原因,并对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
14.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填字母)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请仿照CO2和石灰水的反应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填序号)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三、推断题
15.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______
1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D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D______。
(2)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F的用途是______
17.物质的变化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应该掌握的,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为单质,B、C、E为氧化物,C常温下为液态,F是一种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
(1)C物质的化学式__。
(2)写出A物质一条用途_______。
(3)F→B反应原理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B图所示实验中,①③为湿润的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石蕊试纸。将高、矮蜡烛点燃。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C图所示实验能说明发生了中和反应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19.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查阅资料】NaOH的水溶液跟石灰水相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水()。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蜡烛火焰_________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______
【反思与拓展】
(1)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重要用途_______。
(2)由实验二的结论分析得出:实验室中保存氢氧化钠要注意_______。
(3)在设计上述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_______的方法。
20.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①小丽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于是该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NaOH
猜想三:______
②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
③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小明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______ 猜想三正确
(2)小亮同学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同时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由______为止,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计算题
21.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量分数,同学们向20g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该稀硫酸,他们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表所示,请计算:
加入的稀硫酸质量/g 10 20 30
混合溶液的pH 12 7 4
(1)加入稀硫酸30g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2.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B 6.A 7.D 8.B 9.A 10.D 11.B 12.A
13.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CaCO3+2HCl=CaCl2+CO2↑+H2O 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亚铁而导致铁罐被腐蚀Fe+2HCl=FeCl2+H2↑ 盐酸能使土壤酸化,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改良
14.(1)B
(2)CO2+2NaOH=Na2CO3+H2O
(3)③
(4)CO2+H2O=H2CO3
15.(1) 生成白色沉淀
(2)
(3)可溶性碳酸盐或硝酸银
16.(1) H2O2 O2
(2)
(3)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17.(1)H2O2
(2)医疗急救等
(3)CaCO3+2HCl=CaCl2+CO2↑+ H2O
18.(1) 将氧气充分耗尽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 CO2+H2O=H2CO3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 棉球由红色变为无色 节约药品、环保等
19. 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乙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灭火 密封保存 控制变量(单一变量)
20.(1) 和 二 锌粒周围产生气泡
(2) 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21.(1)硫酸钠、硫酸
(2)设20g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
x=1.96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22.(1)Na2SO4、NaOH
(2)当pH值为7时,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则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8g×10%=0.8g,
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4.9%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