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列选项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耻笑 胸膛 拳头 半夜三更
B.酥软 拳头 湍气 自有妙用
C.围园 跳跃 楷书 拖男挈女
D.洽似 风筝 悔气 七手八脚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名字叫做)
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指官府的图章)
C.他是一名郎中,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古代一种官职)
D.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3)下列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的一项是( )。
A.煮酒论英雄
B.智取生辰纲
C.火烧赤壁
D.千里走单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泰州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乱扔废纸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C.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D.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5)“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比不上诸葛亮的地方很多,下列其中有一项不是的( )。
A. 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B. 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C. 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D.周瑜不会利用鲁肃,诸葛亮会利用鲁肃。
2.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 )
(2)《景阳冈》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一路走来的所作所为,刻画出一个性格豪放、无所畏惧的梁山英雄形象。 ( )
(3)《猴王出世》中的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
(4)《红楼春趣》一课紧扣“春”字,描写了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春闹趣事。( )
(5)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
3.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ǐn jí tàn tīnɡ sī zì bù zhì diào dù
nà hǎn xún si xiōnɡ tánɡ wǔ yì dū du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寅时(yín yínɡ) 诡诈(zhà zà) 绾在肋下(wǎn ɡuān)
晦气(huī huì) 芝兰(zhī zī) 抓耳挠腮(láo náo)
5.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1)店家( )说( )摇著头,走进店里去了。
(2)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 )知道,我的计划 ( )完了。
(3)我们( )饮酒作乐,天亮了( )回去。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写比喻句)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有 的诸葛亮, 的鲁肃, 的周瑜, 的曹操, 的石猴, 的贾宝玉, 的武松。
阅读与欣赏。(23分)
课内阅读。(10分)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便拿那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说时迟,那时快”是形容 ,此处说明武松 。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段话中运用 和 的手法。这句话将大虫的 表现得活灵活现,可以让我们想到的四字词语有 、 等。
3.老虎主要用 等动作来抓人,描写了老虎的 。而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 的动作,表现了武松 。
(二)课外阅读。(13分)
武松醉打蒋门神
①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白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②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往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③话说当时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依我三件事,便罢!”蒋门神便道:“好汉但说。蒋忠都依。”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蒋门神听了,要挣扎性命,连声应道:“依得!依得!蒋忠都依!”
1.从上文看武松痛打蒋门神的原因是 ;蒋门神是个 的人。(2分)
2.武松为何“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2分)
.
.
3.请简要分析“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一句中“飞”的表达作用。(2分)
.
.
4.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 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 ;其内容与上文 丝丝入扣,从而突出 。(2分)
5.第③段中蒋门神连说五六个“依得”,表明什么?(2分)
.
.
6.武松战胜蒋门神的原因是什么?(3分)
.
.
三、表达与习作。(35分)
(一)口语交际。(5分)
你看过“四大名著”吗 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用简短的文字,讲给同学们听。(100字左右)
.
.
.
.
.
习作展示。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很多,你可能读得不少吧。请选择你读过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列选项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耻笑 胸膛 拳头 半夜三更
B.酥软 拳头 湍气 自有妙用
C.围园 跳跃 楷书 拖男挈女
D.洽似 风筝 悔气 七手八脚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名字叫做)
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指官府的图章)
C.他是一名郎中,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古代一种官职)
D.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3)下列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的一项是( B )。
A.煮酒论英雄
B.智取生辰纲
C.火烧赤壁
D.千里走单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泰州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乱扔废纸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C.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D.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5)“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比不上诸葛亮的地方很多,下列其中有一项不是的( D )。
A. 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B. 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C. 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D.周瑜不会利用鲁肃,诸葛亮会利用鲁肃。
2.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
(2)《景阳冈》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一路走来的所作所为,刻画出一个性格豪放、无所畏惧的梁山英雄形象。 (√)
(3)《猴王出世》中的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4)《红楼春趣》一课紧扣“春”字,描写了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春闹趣事。(×)
(5)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3.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ǐn jí tàn tīnɡ sī zì bù zhì diào dù
紧急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nà hǎn xún si xiōnɡ tánɡ wǔ yì dū du
呐喊 寻思 胸膛 武艺 都督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寅时(yín√yínɡ) 诡诈(zhà√ zà) 绾在肋下(wǎn√ɡuān)
晦气(huī huì√) 芝兰(zhī√ zī) 抓耳挠腮(láo náo√)
5.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1)店家(一面)说(一面)摇著头,走进店里去了。
(2)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我的计划 (就)完了。
(3)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写比喻句)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就像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老实的鲁肃,妒才忌能的周瑜,谨慎多疑的曹操,天真活泼的石猴,纯真直率的贾宝玉,机智勇敢的武松。
阅读与欣赏。(23分)
课内阅读。(10分)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便拿那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说时迟,那时快”是形容速度快,此处说明武松动作迅速,反应敏捷。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段话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这句话将大虫的吼声表现得活灵活现,可以让我们想到的四字词语有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
3.老虎主要用扑、掀、剪等动作来抓人,描写了老虎的凶猛。而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闪、躲、闪的动作,表现了武松机敏和勇武。
(二)课外阅读。(13分)
武松醉打蒋门神
①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白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②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往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③话说当时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依我三件事,便罢!”蒋门神便道:“好汉但说。蒋忠都依。”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蒋门神听了,要挣扎性命,连声应道:“依得!依得!蒋忠都依!”
1.从上文看武松痛打蒋门神的原因是强抢霸占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蒋门神是个蛮横无理,强抢豪夺的人。(2分)
2.武松为何“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2分)
激怒蒋门神,诱其上当。
3.请简要分析“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一句中“飞”的表达作用。(2分)
形象地写出了武松这一脚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准确度之高,突出了武松武艺之高超。
4.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介绍“玉环步,鸳鸯脚”的过程;其内容与上文武松打败蒋门神的过程丝丝入扣,从而突出武松出神入化的武艺。(2分)
5.第③段中蒋门神连说五六个“依得”,表明什么?(2分)
①武松的神威。②蒋门神的欺软怕硬。
6.武松战胜蒋门神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①武松高强的武艺。②武松虎一般矫健。③蒋门神被酒色淘虚了身子。
三、表达与习作。(35分)
(一)口语交际。(5分)
你看过“四大名著”吗 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用简短的文字,讲给同学们听。(100字左右)
我讲的故事是《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林冲被高太尉陷害,发配到沧州。 陆虞侯受高太尉指使,与管营与差拔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企图趁夜色放火烧死林冲。恰巧林冲外出打酒,屋子被雪压塌了,便去山神庙过夜。林冲看到草料场着火了,便要去救火,无意中听陆虞侯等人的话,明白真相。大怒,杀了陆虞侯等三人,远走他乡。
习作展示。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很多,你可能读得不少吧。请选择你读过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感想。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